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6个微专题13 地质作用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6个微专题13 地质作用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A ) A.④—⑦—③ B.②—③—④ C.⑥—①—③ D.③—④—⑤ 解析 象鼻山是沉积物形成沉积岩后,经过地壳隆起, 在地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B ) A.自A向B由老到新B.自B向C由老到新 C.自B向A向C由老到新D.自A向C由老到新 解析 结合图示,根据岩层的形成先后知自B向C由老到新。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侵蚀前为 谷地

,侵蚀
3.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
强 度 , 岩 体 就 会 破 裂 , 并 沿明显断位移裂 面 发

,陡崖形 成 断 层 。 断 层 处 往 往 形 成
和断块山地。
内力作用
4.“背斜成内山力、作向用斜成谷”是 外力作用 的结果,
“ 背地斜形 倒 置 ” 是 在
4.图中长腰山是( D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解析 根据岩层形态,长腰山为向斜;根据地势起伏, 长腰山为山地。据此推知长腰山是向斜因槽部坚实抗侵 蚀而成的向斜山。
向斜
的基础上,由
而形成。
断层
考前押题 图1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图2为“地1中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C )
A.甲
B.乙
C.丙
D、

解析 桂林象鼻山是由石灰岩受溶蚀作用而成的喀斯特
地貌。结合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知,丙是由沉积物通过
固结成岩作用而成的石灰岩。
专题一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6个微专题
微专题13 地质作用
回扣导图
基础自查
1.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为_____ 岩浆
岩 ; 有 两 个 箭 头 指 向沉积的岩方或变框质岩为 一 般

岩浆
;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


山地
2谷.背地斜岩层向上拱起,侵蚀前形成
,侵蚀后形成
后形山成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