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机房环境和动力检测系统
测试方案
方案编号:
版本号:
作者:
日期: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项目介绍 (5)
1、项目背景 (5)
1.1、测试范围 (5)
1.2、适用范围 (5)
1.3、术语和缩写词 (5)
2、测试文档 (6)
2.1、参考资料 (6)
2.2、测试输出文档 (7)
3、测试进度计划 (7)
3.1、计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测试资源 (8)
4.1、人力资源 (8)
4.2、测试环境资源 (8)
4.2.1、部署架构 (8)
4.2.2、运行架构 (10)
5、测试约定 (10)
5.1、测试目标 (10)
5.2、测试准入与结束标准 (11)
5.2.1、测试准入标准 (11)
5.2.2、结束标准 (11)
5.2.3、测试中止标准 (11)
6、测试项目 (12)
6.1、测试内容 (12)
6.2、功能测试项目 (13)
6.3、性能测试项目 (13)
6.4、测试用例 (14)
7、测试沟通 (30)
7.1、测试进度沟通 (30)
7.2、缺陷管理 (30)
8、需求跟踪表 (30)
9、风险管控 (30)
9.1、测试风险 (30)
9.2、回退方案 (30)
项目介绍
1、项目背景
通过对本软件平台的测试,尽可能的发现软件中的不足,借以减少系统内部各模块的逻辑,功能上的不足,保证每个单元能正确地实现其预期的功能。
检测和排除子系统(或系统)结构或相应程序结构上的不足,使所有系统单元配合合适,整体的性能和功能完整。
并且使组装好的软件的功能与用户要求保持一致。
1.1、测试范围
制定本次项目测试范围的依据为:
✧《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平台(DCOM)4.0 用户操作手册 v2.0.doc》
✧《CentraLink产品系统操作手册V4.2_发布版.doc》
监控系统所包含的功能模块如下:
1.2、适用范围
✧阅读对象:测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开发经理、项目组人员。
1.3、术语和缩写词
监控文档涉及的专有词汇、术语、缩写等说明。
如下
2、测试文档
2.1、参考资料
建议监控项目测试过程中参考的各类文档,包括项目需求文档、项目技术文档、通用标准及企业标准等。
如下:
2.2、测试输出文档
如下:
✧《监控测试方案》
✧《监控测试计划v1.0.doc》
✧《监控系统测试用例_V1.0.xlsx》
✧《监控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doc》✧《监控系统测试报告V1.0.doc》
3、测试进度计划
3.1 测试计划表
4、测试资源4.1、人力资源
如下:
4.2、测试环境资源4.2.1、部署架构
4.2.2、运行架构
5、测试约定
5.1、测试目标
✧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100%;
✧非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100%时。
✧本规程所有文档已经完成。
5.2、测试准入与结束标准
5.2.1、测试准入标准
✧开发完成阶段开发目标(含缺陷修复内容),通过测试,并提交对应的内部测试报告;
✧测试申请通过《系统测试规程》的要求;
✧通过阶段需求实现验证(业务测试)。
5.2.2、结束标准
1)测试结束条件,满足如下2个条件之一:
✧系统满足项目需求规格书的所有要求,且测试用例执行率100%;
✧缺陷处于收敛状态且系统经过一段稳定期的测试,未发现新的严重级别以上缺陷;
✧系统遗留缺陷经项目组评审可接受,所有的缺陷均得到有效处理。
2)完成以下交付物的整理、审核、归档:
✧《监控系统测试方案》
✧《监控系统测试计划v1.0.doc》
✧《监控系统测试用例_V1.0.xlsx》
✧《监控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doc》
✧《监控系统测试报告V1.0.doc》
5.2.3、测试中止标准
监控系统确定义项目中止测试标准。
如下:
✧项目阶段主要需求未实现;
✧上阶段已修复的严重级别以上缺陷重新出现;
✧经项目组会议决定中止测试(如提交新版本,项目计划变更等)。
6、测试项目
监控系统应约定测试过程的阶段划分,并将各阶段的测试要点及关键阶段进行明确。
6.1、测试内容
6.2、功能测试项目
6.3、性能测试项目
6.4、测试用例
7、测试沟通
7.1、测试进度沟通
✧确定测试状态汇报的时间间隔和测试状态总结:每周汇报一次,每一轮测试
完毕总结一次;
✧测试状态汇报方式: Email、会议等。
7.2、缺陷管理
✧通过每天的项目沟通会与开发人员进行缺陷状态及缺陷修复计划确认。
8、需求跟踪表
如下:
9、风险管控
9.1、测试风险
✧切换新采集器,监控设备连接不上,数据无法上传平台;
✧切换过程中,采集器死机,数据无法上传平台;
✧切换后,采集器与服务器网络不通,数据无法上传平台。
9.2、回退方案
9.2.1应急和回退
1.切换设备失效应急
用新嵌入式服务器替换原有监控的串口服务器、通讯新嵌入式卡时都采用预配置的方式,即连接前完成对设备的测试、并配置好IP、新嵌入式属性设置,保证设备切换前工作正常。
如果现场切换出现有设备失效的情况,则采用备件的方式直接替换掉。
2.切换现场线路异常应急
切换现场如果出现线路异常的情况,首先检查是新嵌入式服务器的问题还是物理线路连接的问题。
如果是新嵌入式服务器的问题,则对新新嵌入式服务器进行现场测试,测试成功再进行切换,测试不成功则推迟或取消切换;如果是物理线路连接的问题,则需要测试线路通断,否则需要重新布线。
3.切换完成后恢复异常的回退方案
切换时需要将原监控设备串口服务器、新嵌入式通讯卡的设备信号线连接到新嵌入式服务器上,通过新嵌入式服务器上传至服务器,如果完成切换后新嵌入式务器运行不稳定,则将信号线退还至原监控设备串口服务器或新嵌入式通讯卡上,之后诊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问题解决后再择时进行切换。
(1)切换前准备工作:核对原有串口服务器、新嵌入式通讯卡连接线,整理对应表对原有串口服务器、新嵌入式通讯卡配置进行备份对原有信号线打标签。
(2)回退步骤:将新嵌入式服务器配置保存并推出,关机下电、将连接到新嵌入式服务器上的设备信号线拆除,保证无损坏按照之前做好的对应表将设备信号线接回恢复原监控系统数据采集根据新嵌入式服务器的故障原因,诊断问题所在,找到并解决该问题解决问题后再择时进行切换。
(3)应急回退决策时间点:建议为切换操作预留3-5小时,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时前2小时如果不能修复和解决切换中遇到的问题,则应对切换做应急回退。
9.2.2风险分析和管控
1.硬件施工阶段:
设备端接:因现场设备运行时间较长、设备老旧、线路老化,在设备接线前需要用万用表检测线路是否短路,并查看线路标签与实际位置是否一致,防止导致配电柜输出开关跳闸事件发生。
2.软件调试阶段:
(1)设备库测试:设备库需要连接现场设备测试数据正确与否,是根据厂家提供协议制作,如果协议提供错误或不准确,会影响调试的进度。
(2)本地服务器提供:因监控设备接入前需要搭建好监控系统,需要安装Mssql数据库等必要软件及运行环境,否则会影响调试的进度。
(3)网络配置:现场分布有网络设备,网络接入点、路由、配置需要提前安排好,会影响各机房设备监控数据的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