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 24水圈和水循环(学案)一、水循环指例1、仔细阅读教材P59-60,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直线上画出箭头,表示水循环路径。
(2)补画图中缺少的两个水循环重要环节,并注明名称。
(3)水循环的原动力是,在每个箭头旁标注能量形式的转化。
(4)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5)人类可以可以、、影响水循环。
例2、读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水循环的类型,按其发生的领域,属于循环,图中A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
(2)甲河主要靠水补给乙河流主要靠补给。
(3)乙处地质构造为,乙处发育成河流,主要是因为该处岩石,易受作用。
(4)甲乙两河中,含沙量较大的是河,径流量变化较大的是河。
(5)如果此地区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和。
3、阅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和“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曲线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①是城市化_____水文过程曲线;②是城市化______水文过程曲线。
(2)若城市化前后的降水量相同,则蒸发量在城市化后______(大于或小于)城市化前;径流量城市化后_______(大于或小于)城市化前;渗入地下水量城市化后______(大于或小于)城市化前。
(3)城市水循环过程中,人工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____4、在右面图中,①是地表径流,②、③是地下径流,(1)三类径流流速的比较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①>③D.①<②;①>③(2)若沿P垂线三类径流同时受到相同程度的一次性镉污染。
10天内,在R地进行检测A.②最先检测到水体被污染B.①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C.任何时候以②、③污染程度都比①严重D.③中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3)三类径流受到污染后A.治理难度最大的是①B.最容易治理的是③C.②的污染持续时间最长D.②、③污染持续时间比①长2018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
5.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6.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7.(江苏卷)图5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8.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海港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0分)资料一:见图23。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1km的湖泊有5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
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2个,严冬也不结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
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
(3分)(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
(2分)(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
(5分二、洋流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世界洋流分布,并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1.洋流的概念:3、洋流的分布什么规律:(1)图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区分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异同)(2)图示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3)图示围绕南极大陆的大洋环流。
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大陆东岸)是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是流;例中高纬海区,大洋西岸(大陆东岸)是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是流例4、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1)影响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的作用;例如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的作用。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有(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上升流(3)对航运的影响举例:(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举例:巩固练习:1.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完成下列三道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2)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3)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处都可能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B.使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降水量增加C.在帆船时代,对海洋运输有重要影响;在目前以大型轮船为主的海运时代,对海洋运输没有影响D.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因此相应海区海底石油资源也很丰富(2018·湘潭模拟)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3月B.6月C.10月D.12月7.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如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
读图回答15-16题。
15.a、b、c、d、e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A.a、b B.c、d C.e、d D.b、c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点到N点方向与F点到E点方向相反 B.M点到N点方向与E点到F点方向相同C.从F点到E点方向是向西南D.从M点到N点方向是向东北10.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1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A. 冰雪融水增加B. 冻土面积扩大C. 青藏高原抬升D. 湖面蒸发增加11. 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1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图1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表3水稻玉米杂粮其它合计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O 12.O 74.2 5.8 l00占总产量比例(%) 5.O 4.9 88.8 1.3100(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8分)图6(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1O 分)18.(36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0中①河流与图11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 ,②河流 。
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 。
(8分)(2)图10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10分)(3)分析图10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8分)(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11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
(6分)(5)请在图12模式图中选择两条路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11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4分)16、(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135°°50°50图10 65°75°5050°60°65°75°图11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17、差异:①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2分),②河流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分)。
优势:光照充足(或太阳辐射强)(2分),气温日较差大(2分)。
(2)(10分)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2分),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2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2分)。
等温线弯曲的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增温(2分)。
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2分),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3)(8分)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2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2分)。
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
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保护生态系统)(2分)。
(4)(6分)平原广阔,地形坦荡(2分);河流纵横,沼泽广布(2分);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或狐、熊穿行)(2分)。
(5)(4分)所画箭头与环节名称注记如下图所示,每画正确一个箭头给1分,注记正确一个给1分。
画两个以上箭头者,该题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