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1. 平板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 (2)1.1 我国当前平板显示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3)1.2平板显示技术特点及应用 (5)1.3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6)2.行业演进过程清晰:高世代及AMOLED平板显示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7)2.1传统小尺寸平板显示需求下跌,新型及大尺寸平板显示需求上升 (7)2.2高世代平板显示需求强劲,竞争加剧 (9)2.3 AMOLED将成为新的争夺高地 (11)1. 平板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有别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平板显示器本身是一块面板,没有电子枪等部件,作为显示器件使用时,不存在投射距离的问题,因此是大屏幕显示的理想器件。
同时,它具有轻、薄和省电等特点,也使其成为要求能耗较低的电子器件的自然选择。
平板显示所控制的显示材料有:场致发光材料、发光二极管、等离子、液晶等。
其中,液晶和发光二极管又是当今主流显示材料,并且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平板显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行业之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是诸如下一代通信网络终端设备的必备部件,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总体规划项目数上来看,以新型平板显示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资料来源:《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1.1 我国当前平板显示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毫无疑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1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GDP比例为2.5%,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约占GDP的1.5%。
预计到今年底(2015年),信息技术产业占GDP比例将达到7.4%左右。
而我国的与平板显示相关的行业的产量与产值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信息产业年度报告》统计,我国彩色电视,PC及笔记本电脑,手机,显示器的产量分别占全球的53.7%,90.6%,66.0%,67.8%。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年度报告然而,我国的平板显示产业在全球的占有率还不高,国际竞争力依然相对薄弱,产业链仍不完整,包括玻璃基板在内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专用设备国产化程度较低甚至缺乏。
从产能的角度来看,虽然我国现在处于世界第三的位置,并且所占市场份额一直在持续增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14年,中国的面板进口额超过400亿美元,贸易逆差超过100亿美元。
其主要原因是高世代的面板产能依然有限。
资料来源:display search资料来源:群智咨询与此同时,面板的上游产业的国产化率依然非常低。
关键材料的生产,研发和供应主要集中在国外大公司中。
我国在面板下游产业的话语权也很微弱,诸如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生产还是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
但是,几大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产也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配套的发展,形成高产值的集群,并且随着国内外技术合作的加强,有望逐渐填补国内相关核心技术的空白。
1.2平板显示技术特点及应用近些年来,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以视频,移动和无线为核心的三大热点。
能够随时随地的接收并且显示信息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
同时,人们对于大尺寸,高清晰度显示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一个以平板显示为核心并且融合众多其他产业的消费电子产业链逐渐形成。
平板显示本身具有以下特点:(1)技术先进且更新速度快。
平板显示涉及到光学,电学,集成电路,化学,材料学,封装技术,机械以及装备制造等众多先进技术行业。
类似于处理器等其他核心电子设备,平板显示的技术几乎每年都会出现重大进步。
(2)技术多样化。
目前主要的平板显示器包括: 等离子体显示(PDP, Plasma display panel)、液晶显示(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场发射显示(FED, Field emission displays)、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以及量子点(QLED, Quantum-dot light emitting diode diplay)等。
(3)技术综合性强。
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长期性,深度关联性等特点。
平板显示的发展必然涉及到其他行业技术进步,其本身的发展也将极大的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应用广泛。
平板显示广泛的应用于电视,PC,手机,桌面显示器,车载显示,数码相机等众多领域。
1.3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当前,全国上下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
在未来的5-10年中,以平板显示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平板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积极有序发展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等离子显示(PDP)面板产业,完善产业链。
加快推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三维立体(3D)、激光显示等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新型平板显示面板满足国内彩电整机需求量的80%以上,新一代显示技术取得突破;关键电子元器件自主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实现下一代显示器件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
——重点支持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面板发展。
发展上游原材料、元器件及专用设备等配套生产,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提高到20%以上。
——到2016年,产能利用保持合理水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行业环境资源显著提高,按面积计算,出货量达到世界第二,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0%,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000亿元。
——2014年4月1日起,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板的税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5%。
2.行业演进过程清晰:高世代及AMOLED平板显示进入快速发展通道2.1传统小尺寸平板显示需求下跌,新型及大尺寸平板显示需求上升手机是中小尺寸平板显示的主要下游产业。
受累于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对于小尺寸屏幕手机的需求的减弱,未来传统中小尺寸面板(α-Si TFT-LCD)的需求会出现一定幅度的降低。
根据德国权威机构GfK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手机行业的出货量虽然增加了8%,但是相比于2014年第四季度20%的增长率,依然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增长速度的下滑主要来自于中国对于小尺寸3G手机的需求的明显减弱。
受此影响,传统中小尺寸平板显示(α-Si TFT-LCD)的需求同时降低。
同时,GfK的统计数据显示,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手机的出货量在2014年出现了180%的增长。
并且,在2015年第一季度,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手机的需求依然强劲,相比于上一季度,出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亿6千万部。
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从上季度的32%猛增到47%。
资料来源:IHS由于大尺寸手机屏幕,特别是高端手机屏幕多采用诸如LTPS TFT-LCD,Oxide TFT-LCD或者AMOLED新型显示面板,新型显示面板的出货量出现较大的增长。
根据IHS预测, α-Si TFT-LCD的出货量在2015年将出现7%的下滑。
但是,其总出货量依然会维持在16亿块以上。
与此同时,LTPS TFT-LCD,Oxide TFT-LCD以及AMOLED 的出货量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
据IHS预测LTPS TFT-LCD和Oxide TFT-LCD的总出货量将出现33%的增长,达到6亿7千万块;而AMOLED更是会增长44%,达到2亿6千万块。
该机构同时预测,这样一种趋势会在2016年继续下去,甚至于更加明显。
因此,传统的α-Si TFT-LCD面板将受到极大的冲击。
智能手表的大热,更加推动了中小尺寸AMOLED面板需求的强劲增长。
由于Apple Watch和Samsung Gear均采用有AMOLED面板,所以出货的大部分智能手表面板(58%)采用的都是这种技术。
根据IHS预测,2015年智能手表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将比去年增长250%,达到创纪录的3400万片。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对于市场需求后劲的预期不明朗,主要厂商依然在评估AMOLED的产能设定。
2.2高世代平板显示需求强劲,竞争加剧根据IHS预测,平板显示面板将在2015年出现平稳增长。
总的出货量将微增3%,达到2.6亿块;总的出货面积则增加8%,将超过1亿2千万平方米。
其中,大尺寸的4K电视将会继续强劲增长,总的出货量将达到4千万块,占总液晶电视出货量的比例也将达到15%。
由于大尺寸高清晰度电视需求的强劲,用于电视(40’以上)的大屏幕高清晰显示的面板则会成为另外一个主要增长点,各大厂商也在积极布局。
友达、群创在产能限制之下,将更加专注于大尺寸面板。
友达计划减产39英寸面板,增加50、55英寸面板产能。
与此同时,夏普也扩增60英寸面板产能,甚至发展超大尺寸120英寸面板。
得益于长期的投入,大陆的平板显示厂商产能不断扩大,因此,在竞争策略上也有不同选择。
京东方产能估年增24%,华星光电的产能也会稳步增长,中电熊猫明年主要产能更是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
因此,三家厂商在增加大尺寸平板的出货量的同时,也增加32英寸平板的出货量。
资料来源:Display Search 各大平板显示厂商,尤其是大陆厂商依然没有停止产能扩张。
根据IHS资料显示,2015年,用于平板显示生产的设备产值将会连续第三年增长,达到91亿美元。
而其中,用于生产新型液晶面板(LTPS TFT-LCD和Oxide TFT-LCD)和AMOLED的设备又是主要增长点,而这两种面板主要用于生产大尺寸平板电视和智能手机、手表类产品。
主要设备的购买方为台湾友达光电,大陆的京东方,天马和华星。
其中,京东方的扩张尤为激进。
近期,京东方宣布在福州新建一条8代线生产线,同时在合肥建设世界第一条10.5代生产线。
合肥第10.5代产线项目主要生产60英寸以上超大尺寸及超高分辨率的高端智能电视与数字信息显示屏等产品,设计产能为每月9万片玻璃基板,总投资400亿元,项目拟于2016年一季度前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年底前投产。
如此激进的策略也是受到对未来需求,特别是大尺寸电视需求的长期看好。
据IHS和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60英寸及以上产品需求面积将达2000万平方米。
资料来源:IHS 2.3 AMOLED将成为新的争夺高地液晶显示(LCD)依然是当今主流显示材料,但是,最近几年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迅猛发展。
大约有50%的三星手机上采用了AMOLED平板显示面板,LGD的AMOLED电视面板已经占据其总出货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