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

最新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

二十里铺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课本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会用算珠表示数;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用数学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

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难点: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千数时,下一个整千数应是多少;二是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老师也很喜欢体育比赛。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篮球比赛片断。

你们想看吗?播放有篮球比赛的片断,停止在观众席上。

师:这么精彩的比赛吸引了很多人,把体育馆里都坐满了,那么你能不能估计估计体育馆有多少人呢?生:3000人/2000人师:大家估计的数都是比我们已经学过的一百多得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百多得多的数,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

(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引导发现。

出示10个小方块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学具,请同学们快速地数出10个小方块。

生:数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生:一个一个地数。

师:你能到前面来给同学们数一数吗?生:实物展台数。

(板书:一个一个数,10个一是十)师:我们一起来看屏幕的演示过程。

出示: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师: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数出100个小方块,你们还一个一个数吗?怎么数能更快一些呢?生:10个10个数。

师:为了让同学们数得方便,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学具带,你们可以前后桌为一组,快速的数出100个小方块。

开始。

师:谁来上前面给同学们数一数?生:实物展台数。

(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师:让我们一起看屏幕的演示过程。

生:小声跟数。

师:老师现在想让同学们数出1000个小方块,你们打算怎么数呢?出示:一百一百地数。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100个小方块组成的图形,谁愿意上前面来给同学们数出1000个小方块?师:一起看一下屏幕的演示。

生:1000个小方块。

(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师:我们拼成了一个什么形状?生:正方体。

师: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么数的?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和提示总结数数方法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同学们学得这么好,小博士都想考考大家了!1、从198数到2062、从270数到3203、从600数到1000汇报数数情况。

一题同桌汇报数,二题老师同学合作数,三题小组轮流数。

师:看到同学们数到1000时都很高兴,那么1000究竟是多少呢?生:老师我们背的千字文就是1000个字、田字格一页大约100格,10页大约有1000个格……师: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演示:松花江公路大桥、泰山小学学生、大米、鱼的种类、世博会展馆)师:现在同学们已经会数一千以内的数了,也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其实数学就是取之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要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数学。

师:接下来就要考验同学们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了。

小博士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起劲也坐不住了,他要在计数器上拨珠子。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这个学具就是计数器。

谁来说说计数器上有哪些数位?生: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小博士拨珠子。

师:这个数你会写吗?谁来说说怎么写呢?生:在百位上写1,在十位上写2,在个位上写6。

师:对了,在写数时,数位上是几就写几。

师:谁能读出这个数呢?生:读作:一百二十六师:对了,读数时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呢?生:126是由一个百,二个十,六个一组成的。

师:说对了。

我们顺利的解决了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老师这里有个更难的数,看看同学们会不会写和读呢?生写本上,指名板演。

说数的组成。

生说怎么写和读。

师:一个数数位上没有数时,用0占位。

读数时,一个数中间有0要读0。

师:老师这里有个更大的数,看你们会不会读写。

生写本上,指名板演。

说数的组成。

师:一个数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师:最后一个有点难度的挑战。

(1000)生写。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拨珠子呢?生:想。

师:我拨你读,百位上拨2颗珠子,十位上拨3颗珠子,个位上拨4颗珠子。

谁来读这个数。

生:234二百三十四。

师:像我和这位同学这样,同桌之间我拨你读,你拨我读,开始。

生:汇报。

师:老师又要拨珠子了,看看这次谁会写?百位上拨3颗珠子,十位上拨1颗珠子,谁来写?生写字板写。

师:像我们这样,同桌之间我拨你写,你拨我写,开始。

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都会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了,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了,那让我们总结一下读写1000以内的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生汇报: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零要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时,数位上是几就写几,数位上没有数要用0来占位。

师:总结得很好,总结也是学习数学时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老师现在想考察同学们能不能学以致用。

看看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怎么样?4幅图的练习。

读数直接读,写数对照屏幕自批自改。

(三)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师:小博士看到同学们把数学知识应用得这么好,也想和同学们比一比呢!小博士数学游戏。

1、判断对错,用手势。

指名改错。

2、指名填空。

3、猜价格。

4、组数练习,读零不读零的,让学生说。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动口我们学会了数数,动手我们学会了写数,动脑筋思考我们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多动脑思考,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下课。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与教学材料、教师等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学习过程,融情感态度的培养于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成为我执教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的首要任务。

课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具体做法是:出示画有100块方块的学习计数卡,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10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习的欲望,“数100个方块到底有什么作用?”学习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

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

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

10个百地活动开了。

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

简单的计数卡,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而得到的。

与一年级建立的10的概念,100的概念的方法一样,只是今天学的数要比以前的多得多。

而后,我邀请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平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平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

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

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对1000这个概念的构建是合理的,有效的。

“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习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

教材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读法与写法为一节课,而我将两课时进行整合。

改造、重组后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课中,从概念的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但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数时没有更深的挖掘教材,课堂上的练习容量不大。

如何更好地利用学具让学生体会进率?等等。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1、医院感染(狭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4、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 ℃超过2 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5、输血相关感染中,艾滋病潜伏期长,《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受血者在受血后6月内出现HIV抗体阳性,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但需进一步进行确证实验。

6、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7、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8、院内急性盆腔炎患者仅限于入院48小时后,或有宫腔侵袭性操作、自然分娩24小时后出院一周内发生者。

9、与脐部插管有关的脐动静脉感染应归于心血管系统感染。

10、移植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并伴有感染临床证据(炎症或脓液)视为医院感染。

1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