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温州中考科学复习卷(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g 取10 N/kg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农历十二月初一)金环日食出现,我国不同地区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发生。
当天的月相为( )A .新月B .上弦月C .满月D .下弦月2.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变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A .③→①→②→④B .③→④→②→①C .③→①→④→②D .④→③→②→①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3. 已知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Mg 、Zn 、Cu 、Ag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 3)2、Cu(NO 3)2、AgNO 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滤渣中含有Ag 、Cu 、Zn 的单质 B .滤液中含有Zn 2+、Mg 2+C .滤渣中可能含有Mg 的单质D .滤液中不含有Cu 2+、Ag+ 4. 如果用图示表示各种概念间包含的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5. 血液循环系统,则药液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图中的( )A .1B .2C .3D .46.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
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
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碳原子的数目C.氢元素的化合价D.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的现象与相应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B.要观察的细胞在视野左下方的边缘——将装片往右上方移动C.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圈圈――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D.视野中有细胞,但结构不大清楚——滴加亚甲基蓝溶液染色8.GPS电子锁是共享单车科技含量较高的部分(如图所示)。
骑行时,后轮中一台微型发电机能为电子锁内的电池充电。
下列示意图中与微型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对应的是()A B C D9.加热一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溶剂,直至恰好析出晶体前。
整个过程中,下列量不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硝酸钾的溶解度D.溶质的质量10.随着“一带一路”进入世界各国,核电和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响亮的名片。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铁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B.核废料具有放射性,必须要合理处理C.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D.在安全线外候车,是因为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11.如图所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①表示二氧化碳,则图示为呼吸作用示意图B.若②表示二氧化碳,则图示为光合作用示意图C.若③表示水,则它主要用于叶的蒸腾作用D.若④表示有机物,它应该在导管中运输12.某烟花定时自动点火装置的原理如图,可减少点燃烟花时对人员的伤害。
装置中的定时器可控制点火时间,当点火器有电流通过时,就会自动点燃烟花。
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①为完善设计方案,需要在“a”处安装一个开关S;②为完善设计方案,需要在“b”处安装一个开关S;③在这个设计中,定时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④在这个设计中,定时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2019年1月11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D”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中星2D”卫星是我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可为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发射台和有线电视网等机构提供广播电视及宽带多媒体等传输任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星2D卫星环绕着地球运动时受平衡力的作用B.中星2D卫星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中星2D卫星在远地点的动能大于近地点的动能D.中星2D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质量逐渐变小14.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组合是()A.①④B.①③C.③④D.②④15.一根金属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B缓慢拉起直至虚线位置,下图能表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与B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的关系的是()A B C D卷Ⅱ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2022年龙舟比赛基地定于温州瓯海区进行,温州地区有划龙舟的风俗。
(1)运动员的划桨频率由鼓手指挥,听到鼓声后整齐划水,这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2020年的端午节(6月25日)这一天地球公转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填序号)。
17.截至2月26日,温州市确诊504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病例,专家提醒市民:保持清洁卫生,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有效的做好科学防控。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2)从预防措施角度分析,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
(3)健康人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免疫。
18.“对比实验”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法。
某科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发现火柴头燃烧了,火柴梗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
(3)实验C盛装NaOH溶液的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盛水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要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甘蔗中含丰富的糖分和水分,是人们喜爱的冬令水果之一。
(1)甘蔗中的糖类消化后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2)如图是市场上使用的甘蔗铡刀,切甘蔗时,将甘蔗放在A处比B处更省力,主要原因是通过减小从而达到省力目的。
20.水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试剂。
(1)把150 g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则需要加水g。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
下列对水分子变成水合氢离子的过程描述不合理...的一项是。
A.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B.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1.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
(1)图1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雁荡三绝”之——大龙湫,该照片的成像原理与图2中的图相同。
(2)雁荡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是运动的表现形式。
第21题图第22题图2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重300 N的物体,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匀速拉动物体时,水平拉力F为60 N,则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N,若物体前进1米所用的时间为10秒,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瓦。
2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后,滑片从a移到b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1)R1的阻值为Ω。
(2)当P位于中点时,1 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为J。
第23题图第24题图24.“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请回答问题:(1)如图为密闭试验舱存在的一个碳氧循环过程,图中“?”处是指研究员的作用。
(2)用学科观念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多选)。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种类不变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25.某研究小组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方案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20 ml 5%的H2O2溶液,分别取等量的K2Cr2O7、CuO和Fe2O3三种催化剂,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从实验曲线看,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氧气收集的催化剂是。
(2)若用p1、p2、p3表示分别以K2Cr2O7、CuO、Fe2O3作为催化剂时锥形瓶内的最终压强大小,请写出p1、p2、p3的大小关系:。
(3)实验前小明观察到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橙黄色,但实验过程中,加入H2O2溶液后有颜色迅速变成棕绿色的现象,查阅资料发现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橙黄色,由此小明判定K2Cr2O7不是催化剂。
但小红坚持认为K2Cr2O7是催化剂,她需要收集的证据有。
26.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设计了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
甲乙(1)图甲中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主要目的是 。
(2)将图甲中b 装置放在某环境中培养一昼夜,测得这一昼夜中该玻璃钟罩内CO 2浓度下降。
试分析b 装置中CO 2浓度下降的原因: 。
(3)该科学兴趣小组按以下实验步骤继续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①选用盆栽天竺葵的多片叶子,均切断中间的叶脉(如图乙);②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48小时;③摘下叶子,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④光照4小时左右;⑤用水清洗叶片;⑥滴加碘液;⑦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该小组实验的步骤不合理,请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 (填序号,操作可重复)27.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按如图甲正确连接电路,电源电压为6伏,逐次将不同阻值的电阻R 接在a 、b 间。
且每次闭合开关前,都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端。
实验步骤如下:甲 乙 丙①接入5 Ω电阻,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②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 0时,记录电流表示数;③分别接入10 Ω、15 Ω电阻,闭合开关,重复步骤②;④当接入电阻R 为R x 时,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大于U 0,记录电流表示数; ⑤将步骤②、③、④中测得的4组数据,按描点法绘制出如图丙所示曲线。
(1)步骤①中,电流表示数为 安。
(2)在描点法绘制曲线时,D 1、D 2、D 3、D 4中哪个点不应连入曲线,并说明理由: 。
(3)仍使用原有器材,要让5 Ω,10 Ω,15 Ω及R x 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应控制a 、b 之间的电压至少为 伏。
28.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将弹簧用力拉伸,然后释放,弹簧会发生振动,拉伸程度不同,振动程度似乎不同,能否利用弹簧的振动快慢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某科技小组利用两根轻质弹簧a 、b和若干个钩码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将其实验步骤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