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标准。
2、范围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
临时动火作业。
临时用电供电作业。
登高作业。
3、职责
安全监督部负责有限空间危险作业、临时用电供电作业、登高作业监督管
理。
工程部负责临时动火作业监督管理。
各部门责任人、作业人员负责执行相关的管理标准。
4、内容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
4.1.1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
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
4.1.2 有限空间分类
4.1.2.1 封闭、半封闭设备
4.1.2.2 有限空间
地下室、暗沟、地坑、下水道、沟、池、污水处理池等。
安全管理
4.2.1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由所在的部门负责建立安全操作规程,指定作业
负责人以及作业监护人员。
操作人员服从指挥,遵章守纪,执行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操作 规程。
完善作业条件和配备检测检验设备,包括氧气、有害气体检测设备。
作业要求与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 明确的联络信号。
4.3.12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 志。
4.3.13 发现有缺氧症时,作业人员应立即组织急救和通知保健室处理。
作业管理
4.4.1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应办理申报审批手续,所在的部门负责人和安 全监督部负责审
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4.2.2
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4.2.3
4.2.4
配备足够的救援设施,包括救援设备和呼吸装置等。
4.2.4
4.3.1
作业前应遵循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4.3.2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 %以下。
4.3.3 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 求。
4.3.4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可采用动物(如白鸽、白鼠、兔子等) 试验方法作辅助检测。
4.3.5
对各种检测结果要进行记录,并记录所采取的措施要点及效果。
4.3.6
在每次作业前,必须确认其符合安全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3.7 在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必 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3.8 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使用安电压或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4.3.9
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4.3.10 4.3.11
4.4.2 由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人员负责填写“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 全审批表”。
患有深度近视、癫痫、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 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者。
4.4.6.4 有外伤疤口尚未愈合者。
443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人员职责。
4.4.3.1
严格按照“安全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4.4.3.2
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4.3.3
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4.4.3.4
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4.4.4
作业监护人的职责 4.4.4.1 监护人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 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4.4.4.2 监护人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 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4.4.4.3 监护人应和作业人员拟定联络信号。
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 的联系,发现异常,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4.4.4.4 监护人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 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444.5
监护人应携带“安全审批表”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4.4.5
禁止以下作业 4.4.5.1
无办理“安全审批表”的作业。
4.4.5.2
与“安全审批表”内容不符的作业。
4.4.5.3
无监护人员的作业。
4.4.5.4
超时作业。
4.4.5.5
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4.4.6
禁止以下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
4.4.6.1
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女性。
4.4.6.2
有聋、哑、呆、傻等严重生理缺陷者。
4.4.6.3
外来施工单位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由工程项目负责部门申报,行政部负责审批。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由安全监督部负责解释。
临时动火作业执行临时动作业管理标准。
临时用电供电作业执行临时用电供电线路管理标准。
登高作业执行登高作业管理标准。
5.附则:本规定由工程部负责解释
湖南金牛酒店有限公司二0—七年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