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约哈里窗与自我暴露

约哈里窗与自我暴露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约哈里窗的理论模型
约哈里窗理论根据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相互了解程度, 将人的全部自我信息区分为:开放区域、盲目区域、隐密区域和 未知区域。
开放区(公开):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盲点):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 信息。例如自己的处事方式,别人对自己的感受、看法等。 隐秘区(隐私):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 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例 如自己的秘密、希望、心愿,以及自己的个人好恶等。 未知区(潜能):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 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 知识。未知区是尚待挖掘的黑洞,它对其它区域有潜在影响。
心理学家奥特曼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中逐渐增加的过程 中发展和亲密起来的。随着我们跟他人的交往逐步增多,信任感和亲密感程 度提高,交往双方就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 ,成了测量人际关系深浅的“尺度”。
自我暴露的增加并不是只停留在数量上,而是跟哲学上所说的量变引起 质变。因而,研究人员将自我暴露分为四个层次。人际交往由低水平的信任 和自我暴露开始,随着双方的程度越深,感情越好越亲密,自我暴露的层次 也就越高。这就是自我暴露的“贴近通中的作用
约哈里窗的定义
约哈里之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它是对如何提 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而提出,用来解释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 的动态变化;是一个介绍自我和相互了解的模型;
约哈里之窗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 或“信息交流过程管理工具”。
可编辑版
6
可编辑版
11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自我暴露的原则
自我暴露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分寸。恰 如其分地自我暴露能够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过早、太少和太多的 自我暴露反而让双方更加疏远。
过早的自我暴露容易引起对方的慌乱和怀疑,进而产生自我防卫 的措施,反而拉大了双方的心理距离;
可编辑版
7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约哈里窗的理论模型
可编辑版
8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自我暴露的四个层次(由来)
一般情况下,自我开放区域的扩大程度与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呈正比关 系。因此,我们如果适当且不失时机地暴露自己,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向 他人传递自己的信息,就可以很快地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心理距离,增加彼此 的踏实感。
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自己对别人开放的区 域越大,往往容易获得对方相一致的开放区域。一般而言 ,尽量扩大“开放区域”,缩小“秘密区域”,多向对方 袒露心扉,自然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在人际交往中,若能够敞开心扉,适当暴露自己,将 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往往较易赢得对方的信任。大多情 况下,人们总是喜欢和一些坦诚、真实的人交往。如果对 方勇于坦言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我们反而觉得他很坦率, 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心里会感觉更加踏实。如果每个 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隐秘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总有一些隔阂 和戒备,而自我暴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融化这层隔阂,使 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与接纳,相处更加融洽、和谐。
可编辑版
14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约哈里窗与自我认知
运用“约哈里窗”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 第一步是,请5个或10个非常了解你的朋友,要他们列出你的优 点和缺点。可以先从好朋友做起,看到底怎么样看你。如果想进一步 客观地评价自己,再请那些你最不喜欢的人列出你的优缺点,也就是 让别人做你的镜子,利用别人给你的回馈,帮助你认识自己,评价自 己。 第二步,你自己也拿出一张纸来,自己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然后将自己列出的与别人列出的一一比较。由“约哈里窗”你也许会 发现自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也可能出现别人认为你的优点 ,你自己反而不觉得,这样你可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你的缺点也 可能有类似的情形。 “约哈里窗”了解和评价自己,要比从自我观察的材料中分析、 评价自己更客观、准确、可靠。
可编辑版
9
自我暴露的四个层次
情趣喜好方面,如 兴趣爱好,生活习 惯等等
自我意识和个 人的人际关系 状况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态度方面,对某 人、某机构的态 度或看法等等
隐私方面,比 如自己的不为 人知的秘密
可编辑版
10
自我暴露的技巧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展示自己的长处,隐蔽自 己的劣势和不足。有时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适当向对方暴 露自己的短处,反而能够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敬重。
约哈里窗在自我 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可编辑版
1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小组成员:
王云辉 张文波 李亚运 洪建 王云涛 王飞 高淼林 李静远
可编辑版
2
学习模块
约哈里窗理论
约哈里窗与 沟通
1 约哈里窗 2
3
约哈里窗与自我 认知
可编辑版
3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目录
一、约哈里窗的形成
二、约哈里窗的理论模型
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和认知。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除了身高、体重、血压等可以用 仪器迅速而简便地测出外,其他诸如对品质、能力、品性、 性格等等的了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人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往往采取一些间接的方法。
可编辑版
13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自我认知的方法
一、通过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 二、通过和别人比较认识自己 三、约哈里窗——利用回馈客观认识自己 四、通过和自己比较认识自己 五、通过内省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
太少的暴露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过多的暴露又容易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正确的做法是,彼此自我暴露的程度要趋于一致,暴露的过程一 定要循序渐进。对比较亲密的朋友可以做较多的暴露,对泛泛之交可 以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可编辑版
12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约哈里窗与自我认知
1、自我认知的定义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
三、自我暴露的四个层次
四、约哈里窗与自我认知
五、约哈里窗与沟通
六、约哈里窗的启示
可编辑版
4
约哈里窗在自我认知和沟通中的作用
约哈里窗的形成
约哈里之窗(Johari Window)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Joseph Luft) 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们从理论上揭示了诚 恳待人,心胸坦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人际交流的一个介绍自 我和相互了解的模型。在此模型中,约瑟夫和哈里两人将人的自我表露比喻 为一扇大的窗,即所谓的约哈里之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