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化学品(制浆)
三、造纸化学品的种类和作用
P63
1、功能型化学品 ① 施胶剂 ② 填料或颜料 ③ 染料或有色颜料 ④ 增强剂 ⑤ 分散剂或柔软剂 ⑥ 光学改性剂 ② 消泡剂 ③ 防腐杀菌剂 ④ 树脂控制剂 ⑤ 絮凝剂等
第二节 内 部 施 胶
P64
一、施胶的目的、方法及发展情况 (一)施胶的目的 使纸或纸板具有抗拒液体扩散和渗透的能力,以适宜于书写 或防潮抗湿。 (二)施胶的方法 内部施胶、表面施胶 和 双重施胶 (三)施胶剂种类及选用原则 1、种类: 分为 松香型和非松香型两大类
三、填料的种类和特性
P86
(一)填料的种类和性质
种类:天然填料:如滑石粉、白土、钛白粉、石膏等 人造填料:如沉淀碳酸钙、硫酸钡、硅铝、硅钙等
性质:反射率、白度、颗粒形态、粒径及分布、比表面积、 颗粒电荷、pH值、溶解性、磨蚀性和表面能等。 反射率越大,纸张不透明度越高; 白度高,有利于纸张白度提高; 颗粒形态影响光散射方式,不同形状的光散射最佳值不同; 各填料有最佳光散射粒径范围,以最佳粒径为中心的粒径分 布范围越窄时,越有利于增加纸张不透明度; 高比表面积会增加纸页适印性,但会削弱纸页强度,增加施 胶难度; 高磨蚀性会对网部和印刷版造成过多的磨损。
P80
(三)合成施胶剂 合成胶存在反应基,与纤维直接形成共价键,不需沉淀 剂,但反应缓慢,需要一段熟化时间。 主要有:AKD、ASA等,其结构特点是由能与纤维素反 应的活性基团和疏水基团构成。
1、烷基烯酮二聚体(AKD) (1)AKD结构特点 R、R′-14 和 16烷基(疏水基团) 内酯环 -活性基团 (2)AKD的施胶机理 与纤维素形成共价键而固着在纤维上
P74
为什么沉淀剂先与松香胶料粒子作用? 原因:① 胶料是颗粒很小的分散体,活动性很强,易与水合铝 离子结合,而纤维粒度大,不易与水合铝离子结合; ② 胶料的负电性比纤维低,容易由负电变为正电,而纤 维的负电性较强,要变成带正电需更多的硫酸铝。
P74 近代理论“配位学说”: 提出了松香胶料是通过水合铝离子的络合作用而与纤维结合 在一起的理论。既提出共沉淀物现象又解释了共沉淀物是如何定 着在纤维上的过程。 带正电荷的水合松香酸铝络合物被带负电荷的纤维所吸附, 与纤维表面的羟基阴离子起络合作用,使松香胶料定着在纤维上, 或先被两个松香酸离子所取代再与纤维络合。
三、松香胶施胶 (一)松香胶种类及制备方法 COOH 1、松香
P68 松香酸分子式: C19H29COOH
2、松香胶的制备方法 将固体松香变成全部或部分能溶于水的皂化物 或 悬浮乳液。 皂化反应: 2 C19H29COOH + Na2CO3 → 2 C19H29COONa + H2O + CO2↑ C19H29COOH + NaOH → C19H29COONa + H2O
P69
5、石蜡松香胶 ——由松香与石蜡(为松香用量的10%~15%)混合熬胶 并经乳化而成。 6、强化松香胶 ——一种改性松香胶,常用马来松香胶。
O COOH C COOH O O C O 松香酸 马来酸 酐 马 来松 香 C O O C HC HC
P70
+
7、高分散松香胶 ——100%游离松香的高游离松香分散体。 施胶效果比皂型胶强得多。 关键是乳化剂: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RO(CH2O)nSO3Na
第二章 造纸化学品及其应用
第一节 概 述
P62
一、应用化学品的意义 纤维本身的性能是有限的,由纤维及纤维交织集合体的功能 性质所体现的纸张性质也是有限的。 二、造纸化学品的发展趋势 1、造纸化学品企业向大型化、集约化转变; 2、造纸化学品数量和品种随纸种用途的广泛性增加而越来 越多,其性能也将越来越特殊; 3、安全环保的造纸化学品; 4、多功能和特殊功能化学品。
2、施胶剂的选用原则:(4点) (四)施胶程度及检测方法 重施胶 中等施胶 程度 检测方法 轻施胶 不施胶
墨水划线法 表面吸收重量法 表面吸收速度法 浸没法 液体渗透法等
P65
(五)施胶及施胶剂的发展情况 1807年 发明松香胶浆内施胶 20世纪30年代 出现高游离松香胶 20世纪40年代 出现强化松香胶 20世纪50年代 出现中性施胶概念——反应性合成胶料 20世纪60年代 采用阳离子聚合物替代硫酸铝沉淀剂 20世纪70年代 出现高分散体松香胶 目前 迅速发展合成胶料中性施胶
P81
酮-酯
酮基酯衍生物
AKD的施胶过程
P81
AKD粒子在纤维表面 吸附; AKD粒子在加热时固 化并转向伸展; 经过一段时效, AKD 粒子定向排列,形成 疏水表面。
(3)AKD的施胶特点
AKD既能作为内部施胶,又能表面施胶; 高效施胶剂; AKD施胶作用在纸页干燥后尚未完成,卷取后存放24小 时仅完成80%; 最适宜的 pH值:8.2 ; AKD水中不稳定,易水解失效,所以加入点应靠近纸机 上网处; AKD不溶于水,需要乳化,一般阳离子淀粉作为乳化稳 定剂; 重施胶时,纸页打滑; 一般用量:0.1%~0.3%。
二、液体在纸页的扩散和渗透机理 (一)纸页的组成及结构与液体在纸页上的扩散和渗透的关系 纸张具有吸液性能 原因:纤维的微细管、纸张的多孔性→ 液滴扩散、渗透 所以,未施胶的纸张既不适宜书写,吸湿后强度下降又会影 响纸张的使用。
P66
(二)表面润湿
纸面对液滴的附着力
γSV = γSL + γLVcosθ
第三节 加 填
P84
一、加填的目的和作用 ⑴ 改善纸页的光学性质和印刷适性 ⑵ 满足纸张某些特殊性能的要求 ⑶ 节省纤维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⑷ 能吸附树脂,有助于克服树脂障碍 ⑸ 不利影响:会降低纸页的强度和施胶度,掉粉掉毛现象
二、填料质量评价及选择 (一)填料质量评价(性质优良的造纸填料特点) P84 六点 (二)填料的选择 控制物理强度较高或重施胶的纸种:不加填 原纸或某些特殊纸张:不加填 一般纸张:加填 一般纸种:添加较廉价的滑石粉、碳酸钙等 低定量纸张:添加二氧化钛
2、烯基琥珀酸酐(ASA)
P83
① ASA加乳化剂用量较多(约为AKD的两倍); ② ASA一般在弱碱性条件下使用; ③ ASA更易水解,最好现场乳化使用; ④ ASA对抗酸碱的侵蚀不如AKD; ⑤ ASA熟化速度比AKD快; ⑥ 用量:约0.12%。 近年来,国内采用ASA施胶的纸厂、纸机台数和纸品 产量快速增长。
四、中性施胶与合成施胶剂
P79
(一)中性施胶与中-碱性造纸 中性施胶——在pH值大于6的弱酸性,接近于中性或弱碱性 条件下进行的施胶。 中-碱性造纸——在接近于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所抄造的纸张。 中-碱性造纸的优缺点: (P80)
(二)中性施胶的类型 1、仍用松香胶,尽量少用硫酸铝或用其他沉淀剂 2、反应型的合成施胶剂
液滴的内聚力
附着力>内聚力:液滴扩散 内聚力>附着力:液滴呈珠状
SV - SL cosθ= —————— LV 理想润湿,浸透性极强
P67
易润湿和扩散,浸透性减弱
有限润湿和扩散,无浸透趋势
无浸透趋势,有收缩倾向
为使表面不润湿,则应使 SV - SL < 0, 其方法有二: 1、降低纸面对液滴的附着力√ 2、增加液滴本身的内聚力 × 可行方法即降低纸面的 SV 。
(四)影响施胶效果的因素
P77
1、浆料性质:纤维表面暴露的-OH数目多,利于施胶; 浆料中的化学组分(如半纤维素、木素含量)。 2、胶料性质:根本问题是胶料颗粒的大小和稳定性。 3、pH 值:4~5,保证硫酸铝以 [Al(H2O)6]3+ 形式存在。 4、温度:20~25℃,注意夏季施胶困难问题。 5、阳、阴离子:影响施胶效果 钙、镁等阳离子会松香酸结合构成不溶性的盐; 盐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会优先与水合铝离子络合。 6、加填:随填料量的增加,施胶效果有明显下降。 7、纸页抄造过程: 适当回收白水有利,过多回收不利; 网部脱水过快不利; 干燥初期温度不易过高,升温不易过快。
P73 (二)松香胶施胶机理
松香胶是阴离子性的,因此必须借助沉淀剂将松香胶沉淀 定着在纤维表面。
成功施胶的表面化学条件: ① 必须能够形成松香酸铝胶状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有可能 表现出较低的表面自由能和较高的斥水性; ② 这种胶状沉淀物必须尽可能均匀地留着或定着于纤维表 面; ③ 沉淀物必须在纤维表面正确定向; ④ 纤维表面的松香酸铝等沉淀物必须转变为稳定的低自由 能膜,即使液体与这种膜接触时也保持不变。
(二)常用填料及主要性质
1、滑石粉(3MgO • 4SiO2 • H2O) 密度2.6~2.8 g/cm3 ,折射率1.57, 粒度0.5~5μm,白度90%~96.8%
2、碳酸钙(CaCO3) GCC:密度2.2~2.7 g/cm3 ,白度98%, 粒度0.1~3μm,折射率1.58 PCC:密度2.2~3.0 g/cm3 ,折射率1.56, 粒度0.1~0.4μm,白度98% PCC与GCC性能比较:表2-5 3、高岭土(白土或瓷土 ,Al2O3 • 2SiO2 • 2H2O) 密度2.6~2.8 g/cm3 ,折射率1.56, 粒度0.5~10μm,白度80%~86% 4、二氧化钛(TiO2) 密度3.9~4.2 g/cm3 ,折射率2.55 ~ 2.71, 粒度0.15~0.3μm, 白度86%~98%
4、施胶效应的最后完成 施胶效应的最后是在纸页干燥过程中完成的。
P75
(三)松香胶施胶过程和加入方法
P75
一般程序:先加胶料到浆中,再加溶解好的硫酸铝 逆向施胶程序:硫酸铝→胶料 条件:生产用水硬度很高或使用高分散松香胶时 施胶时的浆浓:一般 3%~6% 施胶地点:一般胶料加入打浆后的浆池,沉淀剂加入调浆池或 成浆池 胶料加入量:一般0.5%~2.0% 沉淀剂加入量:一般为松香胶用量的2.5~3.5倍 施胶控制条件:松香胶施胶主要控制 pH值 4~5(酸性施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