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那么AC段的平均速度是
(4)[5]由于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从而得到小车在BC段的运动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对于小车在B点是有速度的,速度不是零,所以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使斜面坡度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目的是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误差;
【详解】
(1)由图得到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cm,里面有5个小格,分度值是2mm;
(2)该实验的原理是 ;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AB段的距离是sAB=9.00cm,AB所用时间为tAB=3s,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
(5)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 得到平均速度会偏小;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mm.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5)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6)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7)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2 小0.03小同一位置变速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
(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小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5
时间t/s
2.5
2.0
平均速度v/(cm•s﹣1)
(实验分析)
(1)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cm/s,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cm/s,小车全程是做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5]上半程的时间
tAB=3s,
下半程的时间
tBC=2s,
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相等,
tAB>tBC,
由v= 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6]上半程的速度小于下半程的速度,即小车做加速运动,故图象C符合题意,故选C。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c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 刻度尺秒表1822.2变速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所以,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和秒表;
(6)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变速直线运动.
4.以下是某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_____.
(3)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
(4)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来源】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
(2)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4)从图中得到AB的距离和时间,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平均速度;
(5)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平均速度的变化;
(6)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
(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越来越快.
(1)[4]由表格数据知道,小车在AB段的路程是:
sAB=45cm,tAB=2.5s,
所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
【答案】 小40.00.32不可以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下落速度较小。
(3)[3]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AB段的路程是
=80.0cm 40.0cm=40.0cm
[4]AC段的路程是
=80.0cm=0.8m
【答案】v= 较小延长12小于C
【解析】
【详解】
(1)[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 ;
(2)[2][3]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3)[4]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
s1=60cm,
所用时间
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12cm/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