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的形成》同步习题※典题例析规律总结※【例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有哪些主要特征( )。
A.癌细胞的分裂常有多极分裂的现象B.癌细胞对不良的环境,一般都有较强的抵抗力C.能够无限分裂增殖D.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解析】癌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的细胞。
【答案】C点睛:规律方法:癌细胞的形成原因癌细胞的形成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成其他基因,而不是由其他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例2】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1)________。
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性。
(2)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
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解析】(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易扩散的特点,由题中图示可知a曲线代表的细胞增殖代数增多,因此a曲线为癌细胞的增殖曲线。
由于癌细胞易扩散,因此它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
(2)进行实验验证某结论的正确性时,必须要有相关的对照。
要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就应将癌细胞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另一组不加,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记录并比较两组细胞的增殖代数,来确定端粒酶的作用。
(3)对癌症的治疗,也就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杀死癌细胞的过程。
【答案】(1)a扩(分)散转移(2)实验步骤:①将癌细胞分成A、B两组②A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B组不加,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③记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结果预测及分析:若A组比B组增殖代数减少,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有关;若A组仍然无限增殖,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无关(3)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细胞分裂)点睛: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小试高考※1.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B.检测图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C.完成分化的肌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形成肌纤维D.肌肉前体细胞比肌肉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时更容易发生癌变【解析】将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A错误;核糖体蛋白是构成核糖体的结构蛋白,无论是否分化的细胞都具有,B错误;完成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的能力,C错误;未分化的肌肉前体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受到电离辐射时比不能分裂的肌肉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D正确。
【答案】D2.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解析】分化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没有改变遗传信息,A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属于细胞的正常活动,为细胞的编程性死亡,B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基因突变是在体细胞中发生的,因此不遗传给后代,C错误;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机体代谢旺盛,可以延缓衰老,D正确。
【答案】D3.(2012课标全国卷,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解析】细胞癌变是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中抑癌基因能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项错误。
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这是癌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A项正确。
癌变前后,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癌细胞可由正常的形态变为球形,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等,B项正确。
诱发癌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病毒癌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可诱发癌变,其属于生物因素,C项正确。
【答案】D4.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故D项正确;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人在胚胎时期尾的消失,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故A项错误;神经元有多个突起,可与多个靶细胞建立连接,故B项错误;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还受环境影响,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凋亡,故C项错误。
【答案】D※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患有原发性胃癌的病人,体检时发现肝部也有癌细胞,这是因为 ( )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B.胃部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C.癌细胞能够分散和转移D.癌细胞膜表面产生新的膜抗原2.大剂量电离辐射使动物产生放射病,其原因是( )①细胞膜被破坏②破坏催化基本代谢过程的酶③杀死了消化道中的共生细菌,从而导致一些种类的维生素供应不足④破坏DNA,干扰细胞增殖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癌症是癌细胞在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恶性肿瘤及其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是由体内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受致癌因子刺激发生突变所致B.由于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所以手术摘除肿瘤的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C.对手术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患者体内残余的癌细胞D.从媒体广告上看,有的治癌药物的药效在95%以上,因而癌症的治疗并不困难4.肿瘤是21世纪人类最主要的杀手,它是一种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复杂性疾病。
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癌变的内在因素是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C.所有癌细胞中DNA的含量都相同D.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使其停留在间期5.2013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第二十六个世界无烟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下列有关肺癌和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B.细胞的形态结构显著变化与细胞癌变无直接关系C.致癌病毒感染人细胞后,病毒基因能够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D.致癌因子会使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6.研究表明在化疗(主要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的同时给实验鼠服用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的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惟一手段B.二甲双胍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D.一只被切除胸腺的鼠与一只正常鼠患乳腺癌的几率相同二.非选择题7.(12分)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其突变后表达的产物是G蛋白。
当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G蛋白将信号经图中的过程①形成转录激活剂,激活剂激活、启动过程②③,形成大量物质D,导致细胞周期启动并过度分裂(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癌细胞的两个重要特点是。
(2)G蛋白与GTP作用后获取能量,变为转录激活剂。
GTP与ATP都是能源物质,参照A TP的命名方法,请写出GTP的中文名称: 。
(3)原癌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
(4)根据图中的信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提出一种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 。
参考答案与解析1.C【解析】癌细胞具有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能够分散和转移,产生新的膜抗原等特征。
题干中的实例说明癌细胞能够分散和转移。
2.D【解析】电离辐射是导致生物细胞癌变的物理致癌因子之一。
大剂量的电离辐射施于供试动物,首先对动物细胞产生伤害,细胞膜遭到破坏,继而对催化基本代谢过程的酶及控制遗传的DNA产生不良影响,致使其结构改变,严重干扰了新陈代谢过程和细胞增殖的进行。
同时也会杀死对动物有利的共生菌,而影响到动物对其共生菌制造的维生素的吸收,出现代谢障碍。
可见,大剂量的电离辐射因以上不良变化而使动物产生放射病。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癌症的形成、特征及治疗。
就癌细胞的形成和特征来看,A、B、C都是正确的,由于癌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手术摘除肿瘤的患者,其原来肿瘤周围的淋巴液中也存在残余癌细胞,并且癌细胞不受机体的调控,易于恶性增殖。
目前对癌症的治疗有一定进展,但无特效药。
4.C5.C【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细胞癌变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
6.B【解析】治疗癌症除了化疗外,还有放疗、手术切除等;癌变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易扩散转移,而二甲双胍能抑制癌细胞扩散,可见,它不可能使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同样都会促使细胞癌变;胸腺与细胞免疫有关,切除了胸腺则会使鼠的免疫力下降,使之易于患癌症。
7.【解析】(1)癌细胞的特点是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无限增殖。
(2)ATP为三磷酸腺苷,其中A为腺苷,参照ATP的命名方法,GTP的中文名称为三磷酸鸟苷。
(3)原癌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根据题干信息,癌细胞产生的诱导因素为“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可以从“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和“生长因子”两方面考虑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
答案:(1)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无限增殖(2)三磷酸鸟苷(3)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4)破坏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或服用结构与生长因子类似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