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检测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几点建议

关于检测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几点建议

关于检测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几点建议
一、硬件条件
1、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按项目特点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防止相邻工作区交叉影响,同时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用水用电、采光、通风的要求。

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2、分析区域(包括样品制备和存放区域)应与办公场所分离,仪器间应与样品前处理间分离。

互相有干扰的仪器设备不要放在同一室,检测无机物质仪器要有排气斗;检测有机物质仪器有可调排风罩
各前处理之间若有相互干扰,予以分离。

样品前处理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不得存放对样品可能造成污染的挥发性化学试剂。

在试样处理、制备过程中尤其应注意不使样品污染和损失。

3、实验室环境条件必须能满足分析及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的要求,天平室、仪器室、分析室应安装窗帘、对仪器室均应配备稳压器对部分(分光光度计)仪器配备不间断连续电源(UPS),确保仪器用电正常,使用正常。

4、化学试剂的管理应指定专人保管,并有帐目。

在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及化学性质不同或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化学试剂应分柜存放。

受光照易变质、易燃、易爆、易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试剂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易燃易爆物应远离火源。

易挥发试剂应贮放在有通风设备的房间内。

剧毒试剂应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

5、实验室仪器应设专人管理,采用“一机一档”方式,其内容包括:仪器名称、编号、型号、投入使用日期、放置地点、收货时状况、使
用说明书、计量检定记录、维护和故障维修记录、仪器保管人等。

6、明确授权签字人、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内审员(至少2名,需培训合格)、仪器管理员、药品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关键职位。

二、软件要求
1、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汇总》)及管理制度。

2、合理挑选检测项目,择优选择相关标准,结合现有条件对检测人员合理分配检测项目。

3、认真学习检测标准,严格按标准要求执行。

4、制定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计划及方案。

年度管理评审计划、年度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年度期间核查计划、年度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年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计划等。

三、具体实施细则
为了使实验室有效运转,各检测人员具备检测能力,尽快通过计量认证,必须实行人员培养和体系建设同时进行,硬件条件和软件要求两手抓。

第一,质量负责部门负责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管理要求编写体系文件及实验室运转的各项计划,认真挑选检测项目因子,合理选择检测标准,尽可能的优先采用国标及行业标准,仪器法与化学法兼顾,检测中心根据现有检测人员的专业特长,对检测
人员进行合理、针对性的分配项目,大型仪器实验最好设有2名(1名专门负责,另一名紧急替补)操作人员;特别注意,各实验仪器及计量器具必须经过计量院检定(校准)合格后发可使用
第二,制定培训学习计划,组织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对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学习最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管理要求,尤其是质量负责部门,认真落实执行准则所要求的每一条。

做好每一次的培训均记录。

第三,当检测人员对分配项目能独立且正确的完成后,对其进行标准样品(盲样)考核,考核合格后发放检测人员上岗证,保证所有检测人员均持证上岗,检测人员的检测范围不能超出上岗证所规定的范围。

所有的实验操作一定要填写原始记录。

第四,在整个练习期间,质量管理部门认真监督检测中心对每项计划的完成情况,每项计划实施的同时检测人员做好相应的记录。

体系文件的编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操作性与实用性强。

尽可能在检测中心具备检测能力前完成,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提出,及时更正。

第五,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汇总》)已具备并能有效运行、各项计划均已实施完成、检测人员能力已过关,硬件及软件均已达到认证要求。

根据国家认监委及自治区质监局对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所下发的配套要求,准备认证所需材料,材料齐全后提交到自治区质监局,等待专家现场评审。

备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认监委关于印
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资质认定申请书》均可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上搜索下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