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为什么爆胎》
教学目标
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通过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爆裂”的图片。
2.提出问题:炎热的夏天,充足了气的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
(解题,板书: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二)探究研讨、合作交流
1.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可能是因为气体受热膨胀的原因。
到底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要想知道答案可以怎么办?
2.设计方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设计实验。
3.汇报: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本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学生交流实验设想,器材,方法,注意事项)
教师多媒体展示注意事项:实验中需要把气球套在瓶
口,一定要封紧,不要让气体跑掉了。
4、实施探究。
让学生根据以上方案,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交流。
(1)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是怎样做的?观察到
了什么现象?
(2)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法及看到的现象。
放入热水——气球鼓放入冷水-——气球瘪
(3)通过归纳学生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空气受
热体积膨胀,空气受冷体积收缩。
气体具有热胀冷缩
的性质。
板书设计:
受热体积膨胀
空
气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受冷体积缩小
6.师:空气是气体的代表,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
质,水是液体的代表,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
固体呢?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怎么研
究?
师:好!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套材料,钢球、酒精
灯、火柴、一杯冷水,还有一个正好通过钢球的铁环
圈。
请大家动眼,动脑、动口来设计实验,验证作出
的假设。
(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并课件演
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概
括、归纳,得出结论,然后请各小组填表、汇报。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是探索了气体、液体、
固体三种典型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热胀冷缩现象无
处不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运用,只要你仔细看,认真想,大胆做,就能揭开它们的奥妙。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热胀冷缩现象的资料、图片。
)例如,路旁架设的电线,为啥总是松松地垂悬着,不绷紧?
(指名让学生说。
)
四、课后查询,拓展延伸:
师:热胀冷缩的现象还有许许多多,只要大家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找课外资料,会有很多发现。
课后,请同学们自己上网查资料,下一节课向老师、同学们汇报,好吗?
(三)课堂检测
一.知识展示台
1.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在实验时,铜球受热体积会(),不能通过铁环。
加热后的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会
()。
3.夏天自行车胎里的空气受热会(),体积(),车胎就容易爆裂。
夏天大人们不会把车胎的气充得很足,这种做法是很有道理的。
4.我们常常会把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球就重新鼓起来了,这是因为()。
二.选择大乐园
1. 一般情况下,( )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2. 在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大,()较大,()最下。
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夏天,自行车胎应多充些气体。
B. 冬天,自行车胎应多充些气体。
三.对错审判厅
1.各种材料制成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一样。
()
2.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大。
()
3.空气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4.铁轨之间留有缝隙是为了节约钢材。
()
5.电线杆上的电线冬天绷得紧、夏天比较松弛是热胀冷缩的缘故。
()
6.踩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恢复原状,这是气体受热膨胀的缘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