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土工程勘察论文

岩土工程勘察论文

我看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是一门包括岩体工程和土体工程的学科,就工程学科而言,要处理好各种条件下的低级,确认工程建筑地基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就必须具有地质学、材料学、实验及力学、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包含有关土木工程学科的分支称为岩土工程。

在我国,因不同的历史沿革形成了以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为学科的传统岩土工程和包括土力学、基工程、岩石力学和地下工程、工程地质三个领域的广义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作用。

作为建筑物地基时起着其上结构和各种荷载的支撑于传力的作用;作为地下工程,其周围岩土体通过围岩对建筑物起着施力的作用等。

就岩土工程本身而言,由于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看,因此,要获得准确分析资料和设计参数往往难度很大,其复杂性也反映了岩土工程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的技术与任务包括岩体和土体的工程性质及评价、岩土工程勘察、土地基和岩石地基工程、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岩土边坡工程、滑坡治理、地下洞室、岩土工程爆破、岩土工程防护技术、原位测试技术、土工聚合物等。

由于对此的认识与了解不够,这里只能粗略地介绍一些关于岩土勘察的知识。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是运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技术方法有效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从而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或改造其不利因素,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

岩土工程的基本任务是:1、场地稳定性的评价。

即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质量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2、查明工程范围内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的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治理所需的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3、分析研究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得岩土工程问题,并依此提出对应的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建议。

4、对建筑地基做出评价,并对基础方案、岩土加固与改良方案及其他地基设计方案。

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6、为现有工程安全性评价,拟建工程为现有工程的影响和事故工程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

7、指导岩土工程自爱营运过程和使用工程的长期预测,如建筑物的沉降与变形等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有: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检测、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等。

其中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初期阶段进行。

在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和初步勘察阶段,工程测绘和调查发挥重要作用。

为体现岩土工程勘察为设计服务的宗旨,勘察阶段划分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

由于岩土工程设计划分为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又称“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施工勘察阶段。

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正是在第一第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在详细勘察阶段可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对某些地质问题做补充调查。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实际是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地面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根据野外调查和测绘的结果,绘制工程地质图,以此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地下地质情况。

此法是率先进行的勘察工作,具有指导勘探、测试等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但单靠此法无论在认识的深度和定量评价的要求上都是不够的,还必须实施其他勘察方法,特别是需要通过勘探工作验证而是认识深化。

勘探与取样。

勘探工作包括了物探、钻探和坑探等方法,其目的是查明地下岩土的性质、分布及地下水等条件,并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及监测。

勘察工作中具体勘察手段应符合勘察的目的,要求岩土体特点,力求以合理的工作量达到应有的技术效果。

物探是一种间接地勘探手段,其优点在于较为轻便、经济而迅速。

同时物探又可以为钻探和坑探布置提供有效指导,作为其先行或辅助阶段。

但考虑到物探的使用受地形条件等限制及其成果的不唯一性,因此物探需以测绘为指导,并用勘探工程加以验证。

勘探工程是钻探和坑探的别称,是查明地下情况最直接最可靠的勘察手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必不可少。

钻探工作使用范围广泛,可根据勘察条件不同而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

当钻探无法达到目的时,可采取勘探方法。

勘探工作种类繁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

勘探工程的布置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指导,以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但勘探工作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周期长且易受条件限制,因此勘探工程应做到目的明确、经济合理,加强观测编录工作,尽可能以较少工作量取得较多的成果。

工程地质测绘、物探和钻探关系密切配合须得当。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此法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工程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等。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优点互补相辅相成,配合使用,以轻便经济有效地取得所需技术参数。

原位测试一般都借助于勘探工作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采用的勘察方法。

试验工作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为基础,在设计提供指标时,更需考虑测绘和勘探的成果。

现场检验与监测,这是构成岩土工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项工作一般需在高级勘察阶段开始实施,因此被列为一种勘察方法。

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这项工作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及一些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应在建筑竣工后继续进行。

勘察资料室内整理包括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整理、图片的编制反演、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及编写报告书等。

只有通过整理资料对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才能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资料和地质依据。

工作的布置和工作量的大小需根据建筑物类型、岩土工程勘察及勘察阶段来确定。

岩土勘察工程的基本程序。

1、通过搜集资料、实际调查初步了解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其他主要问题。

2、针对工程特点,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明确工程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以及所需岩土技术参数。

3、制定有针对性的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有效选择勘探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和综合测试方法,计算合理的工作量,获得所需技术参数。

4、对设计和施工的主要的技术要求提出建议,并提出改良和防治措施的方案。

6、对重要工程进行岩土施工的监测和监理检查和监督施工质量,使其符合设计意图,或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7、岩土工程运营使用期限内进行长期观测,用工程实践检验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积累地区性经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水平。

于此可见,岩土工程勘察贯穿的设计、施工、甚至延续到工程竣工后的长期观测。

把勘察设计、施工截然分开的想法是有缺陷的。

这里也对岩土工程师提出了拓宽专业理论,丰富实践经验的要求。

只有懂得该工程的功能和工作特点,熟悉施工工艺,才能出色完成岩土勘察工程的全程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登记。

不同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不同规模和特征的建筑队工程地质的要求也不同,期间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所以岩土工程勘察所采用的方法和所投入的勘察工作量的大小也可能不同。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对确定勘察工作内容、选择勘察方法及确定勘察工作量投入多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突出重点。

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综合考虑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的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地形地貌条件及地下水条件。

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性和地基复杂程度有一项或多项为甲级岩土工程勘察;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均为三级的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出甲级、丙级以外的岩土工程勘察为乙级岩土工程勘察。

通常,可以通过已有的资料确定勘察工作的等级,但随着工作的进行及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勘察等级也可能改变。

同时,岩质地基,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是控制因素。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是勘察成果整理的核心内容。

它是岩土工程勘察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拟建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场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及对拟建工程的适宜性;2、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地层结构的几何参数及岩体工程性状的参数设计;3、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及有关参数;4、预测拟建工程对现有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变化及环境变化对工程的影响;5、提出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各项地下岩土工程方案设计的建议;6、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案。

岩土工程从开始承受作用直至破坏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各阶段岩土工程处于不同的状态。

这些不同阶段的状态从安全角度出发可以分为有效状态和失效状态。

此二者的分解成为极限状态,超过这一界限就不能有效地工作。

岩土上的作用分为静态作用和静态作用,有固定作用和自由作用,按时间又可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法:1、定向分析的应用范围;2、定量分析的应用范围;3、岩土工程定量分析方法还有定值法、概率分析法、反分析法等。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工程地质图件。

包括工程地质图的类型、综合性工程地质图及综合工程地质分析图。

工程地质图按其所示内容的精度、比例尺可分为一览图、区域图、略图和详图。

二、工程地质图的编制原则、内容和方法。

工程地质图的编制原则就是根据不同类型工程地质图的具体编制图、目的和要求,尽可能地把工程地质条件个要素都应反映在图面上。

工程地质图的内容有: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结构、不良地质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绪论、通论、转轮、结论。

各类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

一、不良地质作用的岩土工程勘察。

不良地质作用是影响岩土岩土工程建设场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因此,对岩土工程建设场地及其周围进行不良地质作用的勘察与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内容。

岩溶是地壳中可溶性岩石在具有侵蚀性和腐蚀性的水体作用下,以化学溶蚀为特征的综合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现象的统称。

各种岩溶形态及其图东、地面塌陷会危及地面建筑的稳定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岩溶地区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如溶蚀岩石的强度大为降低,造成地面不均匀起伏、漏斗对地面稳定性的影响。

因此,对岩溶场地的强度勘察的内容除了相关规定外还应有岩溶洞隙的分布、状态和发育规律、颜面起伏、形态和覆盖层厚度、地下水赋存条件、水位变化和运动规律,岩溶发育与地貌、构造、岩性、地下水的关系,土洞和塌陷的分布、形态和发育规律、土洞和塌陷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当地治理岩溶的经验。

因而岩溶地区的防治措施中1、重要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应考虑溶蚀继续作用的的不利影响;2、不稳定应以地基处理为主,采取消爆换填、浅层填塞、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等处理方法;3岩溶水处理宜以输导为主,但有时采用填塞的方法;4、在未经处理的隐伏状土洞或地表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基;对土洞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堵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