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
卷(道法部分)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8八上·汨罗期中) 2018年1月,期末考试一结束,汨罗第一中学高一年级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2. (2分) (2019九下·萧山开学考) 据团杭州市委、杭州市志愿者协会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杭州共有2000余名“小甜橙”志愿者参与各类服务。
“小甜橙”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A . 勤俭节约的美德
B . 民主法治的理念
C . 奉献友爱的思想
D . 爱岗敬业的精神
3. (2分) (2019八上·新化期末) 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
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术;开会时,不要交谈喧哗;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
这表明()
A . 过多的规则会让找们无所适从
B . 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C . 纪律约束我们的自由
D .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4. (2分) (2019八上·大连期末) 对图片解读最正确的一项是()
A .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B .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C .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D . 网络促进经济发展
5. (2分) (2019八上·滨州期中) 对图所示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司机的行为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②作为路人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司机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不去理睬
③司机的表现能反映出他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
④司机没有做到尊重他人,不明白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A . ①②
B . ②③
6. (2分) (2018八上·南平期中)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平等对待他人。
因为我们每个人在____和____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①人格②道德③法律④权利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③④
7. (2分) (2019九上·宜宾期末)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诚信,在中国特殊的“土壤”里,契约精神的种子要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首先就得吸收传统道德的营养。
这启示我们坚守契约精神要做到()
A . 尊老爱幼,无私奉献
B . 轻诺寡言,唯我独尊
C . 言行一致,表里不一
D . 信守承诺,履行约定
8. (2分) (2019八上·新化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凡是违法行为都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②凡是违法行为都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③凡是违法行为都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④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9. (2分) (2018九上·盐都期末) 2018年10月,镇江市30岁朱某在登上公交车后让驾驶员带物品至下一站公交站台,遭拒绝后抢夺方向盘。
最终,朱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有期徒刑两年。
该女子行为()
①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②不遵守社会公德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缺乏规则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0. (2分) (2019八上·滨州期中)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A . 法律
B . 诉讼
C . 道德
D . 非诉讼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 (共2题;共22分)
11. (12分) (2019八上·安徽月考) 实践探究
◆2019年7月9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19(第十八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来自政府主管部门中外互联网业界的代表及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2000余人参加了开幕论坛。
大会以“创新求变再出发,优质发展谱新篇”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举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任志武,北京市
委常委、副市长殷勇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国际电信联盟(ITU)秘书长赵厚麟为大会发来视频致辞。
◆2019年6月22日,长春男子王菜在限速100km/h的高速路段上飙车到22km/h,并发在网上炫耀车技,被处1800元罚款、扣除20分。
◆十年前,安徽姑娘月月因家庭贫困随父母到苏州收废品。
十年来,她练就出一眼分辩垃圾和再利用价值的本领。
她将垃圾分类知识拍成视频,在网上走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互联网?请与同学分享你的理由。
(2)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3)请你从网络的角度分析王某被处罚和月月走红的原因。
(4)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12. (10.0分) (2018八上·东源期中) 材料一:16岁的小强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他极其喜欢上网,自从在微信加了一个群,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沉迷于网络,经常在网上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
后来在微信群通过“抢红包,,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经常盗窃他人财物等,被公安机关拘留。
最后,他伙同群里的“高手”,实施网络诈骗,因为涉及数额巨大,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五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人民币。
材料二:据调查,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持续上升,而且14—16岁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占了很大比重。
令人震惊的是,许多少年犯竟然是由于对法律的无知,贪图一时“好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1)材料一中小强的哪些行为是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何预防犯罪?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共10题;共20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 (共2题;共22分)
11、答案:略
12、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