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李彦军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李彦军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李彦军
摘要:电力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
技术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逐步渗透和应用到电网领域,促进电力调度向智能
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随之带来许多网络安全隐患,而
电力调度自动化影响着我国电网数据的收集及监测,因此提高对电力调度自动化
的安全防护工作十分必要。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功率因数和电压波动的影响,电气设备无法充
分利用,电力传输能力不足、损耗增加。

为了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确保电
压水平的全面提高,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要对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进
行合理优化以及及时补偿。

无功补偿的装置能够确保有功网损和无功网损,保证
整个电力系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

1、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应用架构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
之中。

智能电网对电力调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历史数据的不断累积,原有系
统的关联性变得越来越强[1]。

因此,迫切需要大数据技术将实时数据集成到智能
电网中。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的智能电力调度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调度应用架构
电力调度系统架构以需求为导向,简单便携。

通过调度管理子系统对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生成相应报表,为电网运行和智能决策提供最直接的参考,从而有
效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大数据技术,可全方位地检测电网负荷信息,甚至实现大规模资源配置调度,有效提高电网全局感知效果,实现统一决策控制,让电网运行可以更加安全与稳定,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可
再生资源需求。

2、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防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专业素养。

管理人员作为建设和运行电力调度自动
化系统的主体,其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将直接体现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效果。

目前,不少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专业能力上参差不齐,加上信息化技术的
更新周期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对管理人员的知识素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因此,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增强专业知识认
知的深度和广度。

实际上,不少管理人员在操作现代化设备时,由于欠缺醇熟的
技术以及迅速的应变能力,发生安全问题时,难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导致
电网的安全风险加剧。

此外,有些人员缺乏良好的责任意识,对于安全管理职责
的认知较为模糊。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繁琐性,若相关
人员不重视安全防护,特别是各个流程之间的衔接,将对其他环节带来不良影响,导致电网安全故障。

2.2、用户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体系的问题。

电网调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自动
化拨号的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就会使电力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中。

如果用户安全
意识不足,出现违规操作,运维人员在维护过程中出现程序错误,就会影响自动
化系统的运行。

如果系统口令没有得到及时调整,设置过于简单,安全制度和安
全防护体系、安全管理措施等执行不到位,都会使整个系统陷入不安全的状态中,
严重的会出现安全事故[2]。

3、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防护措施
3.1、备份与恢复技术的运用。

备份及恢复技术能够有效地对电力调度自动化
系统中的核心数据进行定时备份,发生运行信息遗失、电网操作系统崩溃等状况时,可以及时、精准地恢复相关的核心运行信息,充分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性和可靠性。

若工作人员掌握良好的备份及恢复技术,可以针对电力系统中重要
的运行服务器、电力信息化设施等实施科学整合及规划,防止其中某个设备或是
在配电流程中临时出现故障,以致整个电力体系发生瘫痪。

此外,配备信息化安
全设备也是一个有效的安全防护对策。

不开通网络边界路由器中的OSPF功能,
而是应用SNMPv2及更高版本的、安全保障更显著的网管协议,并且制定八位数
起的系统密码,充分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系数。

实际操作过程中,工
作人员应当定时更新密码,并且关闭暂时不用的网络端口,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
的安全防护功能[3]。

3.2、接口技术。

接口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规格实现标准化、统一化。

一体化
技术的技术人员在系统接口高串行以及低成本研发的过程中,促进光耦器、光导
纤维实现标准化、小型化、大容量化。

传感技术可以确保整个电力设备的精度、
灵敏度及可靠性得到显著增强,避免外界对系统运行产生干扰,而外部的信息传
感器主要是非接触检测技术。

软件技术包括程序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软件工程。

软件技术可以减少系统研发的成本,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维护的质量。

机电自动化
技术能够直接将各种电气设备与电子设备进行紧密联系,促进整个电力生产系统
得到全面的优化,保证生产更加安全。

电力调度自动化实用技术并不是单纯地将
多种技术进行叠加,而是利用有机结合的方式对各种自动化技术的优点进行充分
合理地运用,确保整个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增强。

3.3、静止类调度自动化。

静止类调度自动化缺乏旋转部分,整个设备的运行
也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静止类调度自动化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能够利用
集成化的控制,且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静止类调度自动化包括固定电容晶闸
管控制电抗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其中,固定电容能够实现负载侧无功补偿,
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具有经济实用的优点。

但是实际应用中,固定电容的缺点也
比较明显。

例如,电容通电时,瞬间电压会超过额定电压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易导致电容击穿,造成设备损坏。

此外,固定电容只能够实现分级补偿,导致无
功补偿的效果并不明显,无法确保无功补偿和电力系统调控的实效性。

电力系统
运行中,晶闸管控制电抗器能够根据晶闸管内部电压的变化,对整个电抗器进行
无级调节。

通常电力系统的负荷电压变化可以根据用电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例如,夏季电力需求高峰时期,晶闸管控制电抗器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输电流量及时
进行调节,避免局部电压过高造成电网瘫痪的问题。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能够利用
电抗性补偿措施,在用电高峰时提高电网电压上限,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
行[4]。

3.4、入侵检测技术及安全拨号技术。

将入侵检测技术融入到电力调度自动化
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检测和排查电力系统网络中的威胁因素。

实际
使用过程中,该技术能够帮助操作人员实现计算机系统核心要素、关键点的采集、监测及分析,顺利取得不良分子入侵及破坏系统的方法。

同时,该技术还能够测
试和检验网络数据通信的防护性,并及时对危险漏洞进行检测和修补。

此外,将
安全拨号技术引入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能够获取拨号操作的科学评定,进
一步加强拨号的安全防护。

安全拨号技术主要分为两个内容:安全拨号客户端和
安全拨号服务端。

安全拨号客户端能够实现信息网内部数据的身份审核。

当通过
审核后,将针对安全标号运行系统,完成和拨号服务端之间的数据拨号评定及交换。

通常,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管理中,会配备对应的加密片,有利于加
强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电力网络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首先要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安全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健全和完
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技术和软件管理。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必须从人员、
技术、设备和制度等方面做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维护工作,推动电力
企业可持续发展[5]。

参考文献
[1]郭聪.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
程,2019(17):230-231.
[2]凌飞.电力调度无功补偿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8): 261-262.
[3]叶丹.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
2019,36(08):285-286.
[4]高文文,王灿伟,吴绪蒿.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通信电源
技术,2019,36(08):119-120.
[5]于跃.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及电能质量控制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
术,2019,36(08):161-16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