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第3章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第3章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单选题38
1.以下哪一类食物中毒在餐饮业最常见?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真菌性食物中毒。

答:B 页32
2.可能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有:
A.生熟食品容器混用。

B.食物原料烹调前未彻底解冻。

C.以上都是。

答:C页34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是:
A.1~3月
B.5~10月
C.10~12月
答:B 页32
4.本省餐饮业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交叉污染
B、熟食贮存不当。

C.以上都是
答:C 页33
5.烧熟煮透烹调加过程,可达到()的目的。

A.杀灭病原菌
B.破坏细菌毒素
C.防止细菌污染
答:A 页36
6.从业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化脓,伤口处最可能携带()。

A.沙门氏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内毒杆菌。

答:B 页34 / 20
7.以下哪种方法不能进行有效的消毒?
A.热水冲洗
B.蒸汽或煮沸
C.消毒液浸泡
答:A 页36
8.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最大限度杀灭食品中或容器表面的致病菌?A.彻底加热
B.严格消毒。

C.充分清洗。

答:C 页36
9.餐饮单位在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采取下列哪些撒旦施是正确的?A.做好厨房的安全清洁工作,等政府监管部门前来检查。

B.保存造成事故或可能导致事故的食品、原料、工具、现场等C.照常营业。

答:B 页37
多选题页39
1.以下哪些情形可能导致交叉污染?
A.切配原料的厨师洗手后到食堂窗品打菜。

B.盛装食品的容器使用统一的不锈钢盆。

C.消毒后水果和熟制冷菜在一个专间内切配。

D.厨房内装有2个食品清洗、餐具消毒水池。

答:ABD 页
2.餐饮单位超负荷供应可能会造成:
A.食品贮存温度控制不当。

B.食品贮存时间控制不当。

C.交叉污染
D.餐具清洗消毒不彻底。

答:ABCD 页36
3.控制细菌繁殖的措施包括。

A.熟食快速冷却
B.饭菜加工后2小时内食用。

C.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冷冻冷藏保存
D.冷冻原料在冷藏条件下解冻。

答:ABCD 页35
4.餐饮业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包括:
A.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

B.控制细菌生长繁殖。

C.杀灭病原菌
D.保证原料新鲜。

答:ABC 页34/35/36
是非题页40
1.消毒能够杀死所有的细菌。

答:错页
2.被致病菌污染的食品感官状况一定会发生变化。

答:错页
3.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在进餐后3到6小时内发病。

答:对页
4.冷冻原料应在室温下化冻。

答:对页35
5.餐饮业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最常控制的影响细菌繁殖的因素是温度和时间。

答:对页35
6、餐饮业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答:对页32-33
7.化学性食物中毒季节性特点不明显,潜伏期短。

答:对页33
8.避免食品污染的措施包括保持清洁、生熟分开、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答:对页
9.生熟食品容器应有明显标志,并要定点存放。

答:对页
10.低温能彻底杀灭微生物,所以冰箱可用来保鲜食品。

答:错页
11.冷冻食品原料宜彻底解冻后加热,避免产生外熟内生的现象。

答:对页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