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及练习题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
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
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每个面包多少钱?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
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师:想一想,要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怎么办呢?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学生尝试解答。
展示交流:为什么要先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读了哪些信息,你就想到可以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如果学生只列出分步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我们是用分步来做的,你们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解答的过程吗?对比不同的综合算式,引导学生辨析:你同意那个算式?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会出现什么情况?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
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
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每个面包多少钱?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
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师:想一想,要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怎么办呢?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学生尝试解答。
展示交流:为什么要先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读了哪些信息,你就想到可以求出剩下的面包个数?如果学生只列出分步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我们是用分步来做的,你们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解答的过程吗?对比不同的综合算式,引导学生辨析:你同意那个算式?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会出现什么情况?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一1、王爷爷家养了400只鸡,李爷爷家养了524只鸡,王爷爷家再养多少只鸡就和李爷爷家一样多?2、王爷爷家养了400只鸡,李爷爷家养了420只鸡,李爷爷家送多少只鸡给王李爷爷家两家鸡的只数就一样多了?3、小丽上午做了123道计算题,下午比上午多做了18道,这一天她一共做了多少道计算题?4、小丽上午做了123道计算题,下午比上午少做了8道,这一天她一共做了多少道计算题?5、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一共有10个头,数一数一共有24只脚,你知道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吗?6、、停车场上停放了三轮车和小轿车一共9辆车,数一数一共有33个轮子,你知道三轮车和小轿车各有多少辆吗7、储蓄罐里有5分硬币和2分硬币共12枚,数一数一共有54分,你知道5分硬币有多少枚吗?8、小丽一天一共做了18算题,上午比下午少做了2道,她上午做了多少道计算题?9、王爷爷和李爷爷家一共养了25只鸡,王爷爷比李爷爷家多养了5只鸡,李爷爷家养了多少只鸡?10、王爷爷家一共养了125只鸡,王爷爷比李爷爷家多养了5只鸡,李爷爷家养了多少只鸡?11、王爷爷家一共养了25只鸡,如果送2只给李爷爷家,就和李爷爷家一样多,李爷爷家养了多少只鸡?12、哥哥和弟弟拿出同样多的钱买金丝猴奶糖,结果哥哥比弟弟多拿了10块,所以付给弟弟1元5角,每块奶糖多少角?13、哥哥和弟弟拿出同样多的钱买金丝猴奶糖,结果哥哥拿了14块,弟弟拿了6块,所以哥哥要付给弟弟2元,每块奶糖多少元?哥哥和弟弟原来各带了多少元?14、在路的两边每隔10米栽一棵树,(首尾都栽),一共栽了16棵树,这条路长多少米?15、在一条48米的路一边,每隔8米栽一棵树,(一头栽一头不栽),可以栽多少棵树?2、一台电扇120元,比一台电磁炉便宜189元,一台电磁炉要()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