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说课稿《喜欢幽默》
一、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非常受宠,所以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就会乱发脾气,不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也不会照顾他人的情绪,更不懂得如何让自己快乐,并带给他人快乐。
因此,我设计了这次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目的的活动:《喜欢幽默》。
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题,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等积极应答的条件,从而使幼儿知道幽默能给人带来快乐。
形成幽默、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实现活动的目标。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要点里指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根据这一指导要点,结合大班幼儿发展特点(观察能力增强,交流欲望增加)和幼儿实际情况。
预设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1、会积极参与收集和汇报身边发生的笑话。
2、知道幽默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喜欢与有幽默感的朋友相处。
3、养成幼儿幽默、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
三、说活动准备
丰富的物质经验是完成目标的前提。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邀请家长课前给幼儿讲一些生动有趣的幽默故事,同时注意收集一些搞笑图片。
(可上网搜索) 2、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故事材料及幽默视频,幼儿准备彩纸、彩笔等用品。
故事材料有:《猪大妈请客》《小和尚上楼》两个主故事和部分次故事。
视频材料有:《幽默萝卜--滑倒》情境材料有:《猪大妈请客》和《小和尚上楼》的情境图片。
四、说教法幼儿的思维及行为是以具体的现象的实物为主,而幽默本身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让幼儿明白幽默,并理解幽默的好处,显然非易事。
所以我根据这一情况,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和讲述法,把这一抽象的事物进行直观化、明晰化。
从而培养幼儿幽默的好性格。
1、直观教学法: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幼儿大胆尝试说说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笑话,引出主题。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感受并理解故事的内容,帮助幼儿体会幽默能给人们带来快乐。
并能较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教学重点:关注笑过后的思考。
体会幽默能给人们带来快乐。
五、说学法
教师生动的讲述,幼儿亲身体验,并结合生动有趣的视频,遵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把幼儿带入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提高,让幼儿体验幽默带给朋友的好印象,并丰富幼儿的人际关系。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并用的思想。
从“自述笑话”的说--“幽默视频”的看--“幽默故事”的想--“幼儿讨论”的思--“教师总结”的用,五大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从感知到体验,再到总结使用,从而建立有机的联系。
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从中发展幼儿的感知力,想象力。
各环节的具体设计如下:
1、谈话导入出示一幅幅搞笑的图片,让幼儿说说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笑话(已经和孩子们的父母亲沟通,要求课前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
意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也能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听所想的表达出来。
2、出示幽默视频,感受幽默乐趣。
结合课件中的幽默视频让幼儿将视频中的一段段精彩片段,组合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便于幼儿学习和理解幽默。
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
3、讲幽默故事,升华课堂。
讲故事的目的是让幼儿发挥想象,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深入体会幽默。
并再次推动课堂气氛,使之达到高潮。
在教学时教师先出示《猪大妈请客》《小和尚上楼》的情境图片,让幼儿带着好奇心进入老师的故事内容。
使故事和图片情境有机结合,再次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
4、教师设疑,幼儿讨论。
设疑的教学目标:要达到笑话与反思的结合。
让幼儿明白幽默的含义,幽默的作用。
并理解嘲笑不是幽默。
问题设计如下:①猪大妈准备哪些食物招待客人?猪大妈逢人便得意地说什么? 为什么客人都笑的前仰后合? ②塔有多高?最上面一层有什么?小和尚爬到塔顶后为什么惊呆了? 讨论问题如下:大家听到这两个故事为什么都笑了?它们与我们听过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七、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听另外几则幽默故事,并讨论这几则故事的共同点。
2、组织幼儿观看几段相声、小品,再次帮助幼儿理解幽默。
3、有意识让学生家长参与培养幼儿的幽默感。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