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指导

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指导


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
④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
A.①②③
C.①②④ 解析:
B.②③④
D.①③④
从材料中“17世纪中后期”的时间可以看出。①项说法
不准确。逐一排除带①的选项。 答案:B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9.《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
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4)理论引导法。根据相关的历史理论指导对因果型选择题的解答。 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1.历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 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因为(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强大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C.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
D.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 解析:1832年,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在议会选举中取得更多的席位,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确保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 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故选B。
答案:B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A.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被迫开放
B.特区是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 C.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两者性质不同
解析:“租界”的设立是列强为了更好的侵略中国,是列强侵华 的一种方式和工具,并不是要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答案: C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12.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二、因果型选择题]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是从因果角度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内 在的本质联系的选择题。此类试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 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主要是为了”等。而在考 查原因时又进行了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 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 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 等。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4 . 19 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
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
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的含义是( 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解析:根据时间“19世纪上半期பைடு நூலகம்可知,此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 革命,因此“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 ”。“只会为贵族而生产 ”,批 评的是法国工业水平较低,没有体现D项内容。A、B项与题目主要含 义不符。 答案:C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8.(2013年山西师大附中月考)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马
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
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②导
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
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
于追求(
)
B.发展资本主义 D.实现民主政治
A.实业救国 C.民族富强
解析: 甲午战争后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许多中国人主张
“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B项是经济目的;C、 D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A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10.著名作家周立波 1957年在《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 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 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B.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村的基层行政组织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1957年”“满意的工分” )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在艺术问题上 “百花齐放”和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目的是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 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B、C三项说法刚 好与之相反。 答案:D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2.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
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1688年“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 血的政变、是新旧贵族相互妥协的结果,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其他三项所说都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影响。 答案:C
[ 解析 ]
这里的 “第三世界 ”是 1952年法国学者提出的概念,不
是七十年代毛泽东对世界局势的划分,答案选A。 [答案] A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1)史论结合法。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相应理论与观点对题干 与题肢进行指导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
合题意的选项。
(2)逻辑推理法。将题干与题肢提供的四个备选项逐一对照,对两 者逻辑关系进行推理,选取最深刻、最本质、最广泛的选项。
解析:注意抓住关键词“商周”,商周两朝代为奴隶社会,商周 时期的 “封建臸度”指的就是分封臸,是“分邦建国臸度”的简称,
宗法臸虽然是商周时期的臸度,但不称为 “封建臸度 ”,排除 C;郡
县臸和中央集权臸度是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臸度,秦朝开创,并被后 世封建社会长期沿用,不符合题意,排除B、D。
答案:A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下表记录的是《新青年》在1915~1918年发行量的变化情况,表 中1917年后发行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文学革命的开展 [ 解析 ]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五四运动的影响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 1915 年《新青年》创刊,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以“科学”和 “民主”为旗臶宣传反封建思想; 1917年进行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 并陆续刊登了许多新文化作品,被广大知识分子接受,所以发行量增 加。 [答案] C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7 .“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从根本上改变了东西半球相 对隔绝的格局,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东西半球的会合与全球一体化
的新进程,因此我们将其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结论反映的
史观是( ) B.革命史观
A.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解析:从题干的表述可以明显的体会出,其阐述的是全球史观。 答案:C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6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 http : /,网址设
置“1905”的寓意是(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1905年中国 人自己摄臸的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 步。 答案:B
选项就是答案。
(3)逻辑推理法。比较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比如题干要求选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我们就可以比较四个选项。如 果四个选项是并列关系,就找最主要的选项;如果四个选项之间为递 进关系,就找最深刻方面的选项;如果四个选项之间互相交叉,则选 一个能包含其他选项的选项。
菜 单 隐 藏
是关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综合判断材料中的 “农业社”应该是
人民公社。 答案:C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11 .(2013 年丹东测试 ) 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
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
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 和“特区”的理解,错误 的是( )
(3)定性分析法。分析题目的要求,再对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
行有目的的分析,进而分析选项,凡与题干中的概念性质不同或不符 合题干中的概念范围的选项都要排除。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1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一书中曾提到:“中 国的封建制度只有古代商周间的一段”,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 ) A.分封制 C.宗法制 B.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度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3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指(
)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巴黎公社的成立是当时法 国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故 A项 错误。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 “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是指 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并非巴黎条件成熟,故 B项错误。 D项不符合题干的意思。故选C项。 答案: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