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经济制度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6,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7,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这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影响。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表现为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表现为为经济活动再生产劳动者和再生产科学知识。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的。
2,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
(教育是文化传递和保存最为基础和最为有效的手段)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改造文化是指在原有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取舍、调整和再组合。
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主要是通过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来实现的。
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
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核心。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要做到依法执教,严谨执教。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弘扬正气,摒弃陋习。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要高度自觉,自我监控;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神的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这是科学知识日益融合和渗透的要求;是青少年多方面发展的要求;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其中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
此外,教师还要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热爱学生的要求(教师如何热爱学生)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不迁就、放纵或溺爱学生。
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
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
3,要全面关怀学生。
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4,要关爱全体学生。
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偏爱某些或个别学生。
5,理解或宽容学生。
了解学生的特点,理解学生的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给他们反思和纠正不良行为的机会。
6,解放学生。
给学生时间、空间和权利,使他们能够在指引下创造性地学习、自由地生活。
7,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驾驭自己的情绪,积极地面对学生,不能将个人的消极情绪带到教育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