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99503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99503

长春新区—中科大街道路与排水工程(规划路—长德乙五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2017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21.3沥青混合料 5第二章编制依据 7第三章施工准备、总体规划和作业段划分 8 3.1施工准备工作 83.2作业段划分 8第四章施工方案 10 4.1施工顺序 10 4.2主要施工工艺 104.2.1混合料的拌和 104.2.2混合料的运输 114.2.3混合料的摊铺 124.2.4混合料的压实 134.2.5接缝的处理 14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6 5.1施工进度安排 16 5.2确保工期的措施 17第六章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19 6.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96.2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19 6.3确保环境保护的措施 20第七章雨季施工措施 217.1雨季施工措施 21 第八章劳动力、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22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长春新区,规划为南北走向的城市快速路。

本工程施工起点为规划路以北桩号为ZX6+240,终点为长德乙五路(德旺路)终点桩号为ZX6+580.251,施工总长度340.251m ,红线宽度114m ,新建机动车道22830.8㎡。

道路标准横断面为以下二种:第一种,8m 人行道+12m 辅道+16m 主辅分隔带+19m 主线+4m 中央分隔带+19m 主线+16m 主辅分隔带+12m 辅道+8m 人行道=114m (适用于ZX6+240—ZX6+340);中央分隔带主线主线东主辅分隔带辅路路侧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侧绿化带主辅分隔带辅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西道路标准断面图(一)(适用于ZX 6+240-ZX 6+340)1:1.51:1.51:12.0%2.0%2.0%2.0%2.0%2.0%2.0%2.0%1.5% 1.5% 1.5% 1.5%1.5%1.5%路肩雨水1.0%32.52.532.5新建污水管XF 中心线道路中心线DF 中心线1.51:.5雨水1.0%第二种,8m 人行道+15m 辅道+17m 主辅分隔带+15m 主线+4m 中央分隔带+19m 主线+13m 主辅分隔带+15m 辅道+8m 人行道=114m (适用于ZX6+340—ZX6+580.251)。

中央分隔带主线主线东主辅分隔带辅路路侧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侧绿化带主辅分隔带辅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西道路标准断面图(二)(适用于ZX 6+340-ZX 6+580.251)1:1.51:1.51:1.51:1.52.0%2.0%2.0%2.0%2.0%2.0%2.0%2.0%1.5% 1.5% 1.5% 1.5%1.5%1.5%路肩雨水雨水1.0%1.0%32.52.532.5新建污管XF 中心线道路中心线DF 中心线道路结构(车行道新建结构):5cm 中粒式4%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AC —16C (上面层) AL (M )—5液体石油沥青粘层油0.4L/㎡ 6cm 中粒式4%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AC —20C AL (M )—5液体石油沥青粘层油0.4L/㎡ 7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 —25C (下面层) 下封层(沥青同步碎石)AL (M )—2液体石油沥青透层油1.0L/㎡ 20cm 水泥稳定碎石(5.5%水泥) 20cm 水泥稳定碎石(5%水泥) 15cm 石灰土(12:88) 15cm 石灰土(12:88) 总厚度:88cm1.2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沥青路面不仅要考虑耐久性,而且要考虑抗车辙、抗裂、抗滑和防水渗等要求,路面用沥青、碎石、砂、矿粉等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

(1)沥青上、中面层沥青采用4%SBS改性石油沥青,沥青标号为A级90号,其各项指标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表8.1.7-1“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I—C)粗集料的粒径规格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表8.1.7-7中的要求。

上面层选用玄武岩,软石含量不大于3%,中、下面层选用石灰岩,软石含量不大于5%,其各项指标符合城市主干路粗集料的要求。

粗集料技术要求沥青面层用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表8.1.7-8中城市主干路要求并应满足表8.1.7-9的要求。

细集料技术要求(4)填料填料采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表8.1.7-11的技术要求,回收粉尘不得再使用。

1.3沥青混合料(1)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5cm中粒式4%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上面层应具有平整、坚实、抗滑、密水的功能,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开裂,抗水损害的技术品质。

中面层采用6cm中粒式4%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层应具有坚实、密水的功能,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开裂,抗水损害的技术品质。

下面层采用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下面层应同时应具有耐疲劳开裂的性能。

(2)沥青面层下面设置沥青下封层,透层油选用AL(M)—2石油沥青, 用量采用1L/m²。

(3)沥青层之间施工时设粘层,粘层沥青采用AL(M)—5液体石油沥青粘层油,用量为0.4L /m²。

(4)沥青面层压实度应大于96%。

第二章编制依据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5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环境。

6本公司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第三章施工准备、总体规划和作业段划分3.1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指导意见,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了管理组织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

(2)机械准备:对所有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清洁、保养、调试、检查和维修。

并配齐了生产施工过程中部分机械的易损备件,保证各类机械运转处于良好状态。

(3)材料准备:摊铺前7天对沥青混凝土供应单位现场备料数量进行现场核实确认,原材料的采用需经项目部自检及监理组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把好材料的源头关。

(4)运输车辆:我部已落实运输车辆30辆,车辆外观整齐,性能良好,车厢清洁。

同时制定十不准以加强驾驶人员的督导,按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装料、运输、卸料,为提高摊铺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5)现场准备①在铺筑下面层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以前应清洁沥青混凝土基层表面,浇洒下封层后再施工。

对于沥青面层各层如果施工时间间隔较长,下层受到污染,摊铺上一层前应清洁表面后浇洒粘层油后再铺筑。

②确保做好路面原地面测量,宽度放样。

摊铺点的松铺系数按试铺段确定的数值进行控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沥青混凝土松铺系数一般控制在1.1-1.14之间,现场技术人员结合自己现场情况加以调整。

3.2作业段划分:根据现有状况拟采用分段分层铺筑,将划分为4个段落如下:1、ZX6+240—ZX6+580.251主线西侧段(简称第一段);2、ZX6+240—ZX6+580.251主线东侧段(简称第二段);3、ZX6+240—ZX6+580.251东侧辅路段(简称第三段);4、ZX6+240—ZX6+580.251西侧辅路段(简称第四段)。

第四章施工方案4.1施工顺序由ZX6+240—ZX6+580.251主线东侧段,小桩号向大桩号(由南向北)开始摊铺,2台摊铺机梯次施工;完成后移到ZX6+240—ZX6+580.251主线西侧段摊铺,小桩号向大桩号(由南向北)开始摊铺,摊铺至ZX6+340调整摊铺机宽度;完成后移到ZX6+240—ZX6+580.251东侧辅路段摊铺;完成后移到ZX6+240—ZX6+580.251西侧辅路段摊铺(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均按本顺序摊铺)。

摊铺宽度19m路段分两幅摊铺,摊铺机宽度调节到9.25m;15m 路段也分两幅施工摊铺机宽度7.25m,中心线定钢筋桩,挂线标定摊铺宽度,根据已经砌好的路缘石控制高程,现场施工摊铺机每摊铺3m横断面用探尺检查6处,厚度如有变化随时调整,零星部位人工摊铺,用平板夯夯实。

4.2主要施工工艺:4.2.1沥青混凝土来源(1)摊铺的沥青混凝土采用就近购买商品沥青混凝土。

4.2.2混合料的运输(1)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

(2)当运输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或气温低于10℃时,运料车用篷布覆盖。

(3)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推动前进。

(4)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不得用于本工程。

(5)现场管理人员要及时和料场联系保证现场摊铺沥青混凝土供应,避免出现断料或材料当天的摊铺能力。

4.2.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施工沥青透层油及下封层准备工作(1)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达到7d养生期后,基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喷洒透层油。

喷洒透层油时,基层表面要求稍干,不能有积水,气温低于10摄氏度、有大风天气、降雨时不以喷洒沥青透层油,透层油一定要喷漆洒均匀。

(2)街透层油渗透入基层大于5mm后,进行沥青碎石下封层施工。

向喷洒过透层油的基层表面均匀洒布沥青,为保证雾状喷洒形成均匀、等厚度的沥青膜,必须保证沥青在165℃~175℃的温度进行喷洒;在喷洒沥青的同时,应立即均匀撒布碎石,局部采用人工辅助的方法用扫把排除碎石上下重叠。

同步碎石封层车应以适宜的作业速度均匀行驶,在此条件下碎石与沥青的撒(洒)布量必须匹配;碎石撒布一段之后,待沥青温度降至100℃左右,再进行碾压。

用20t或以下的轮胎压路机紧跟碾压2~4遍,压路机不得洒水、随意刹车或掉头,每次碾压重叠1/3轮宽,碾压要求两侧到边,确保有效压实宽度,碾压顺序由路肩侧到中分带侧依次碾压;碾压完毕后,应立即封闭交通,禁止行人和车辆进入,以防止快速行车造成下封层破坏。

4.2.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层进行检查,特别应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处理,否则不准铺筑沥青砼。

(2)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35~150℃。

摊铺前要对每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发现超温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绝摊铺,退回废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