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文章的引用情况的检索方法的研究和思考
目的研究SCI文章的相应引证文献的检索、查全和查准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途径通过分析在SCIE数据库中的代表性检索案例,阐明了SCI文章相关的引证文献和总被引频次的检索、确认方法和注意事项。
结论使用SCIE数据库的”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平台来检索SCI文章的引证文献和相应的被引频次是最佳途径。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orresponding SCI documents retrieval, recall and check the best approach. Methods By analyzing the representative in the SCIE database retrieval case, the SCI related articles and documents cited frequency search, confirmation method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ConclusionThe use of SCIE database “cited reference retrieval” platform to retrieve SCI docume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itation frequency is the best way.
Key words:SCI; SICE; Citied reference; Citing article; Time cited court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文章的引证文献和被引频次是体现该SCI被引文献著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已成为学术评价的主要依据[1];因此,SCI文章的引证文献的完整检索和被引频次的准确检索逐渐成为了图书馆业界同仁查收查引工作的重点。
如何准确、全面的检索并获取完整的相关信息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SCIE数据库中的引证文献和被引频次的检索、查全和查准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阐明了SCI文章的引证文献和被引频次的最佳检索方法和注意事项。
1被引文献、引证文献和被引频次的定义
被引文献和引证文献是相互对应又相互作用的共生体系。
当两篇文章形成引用和被引用关系时,被引用的这篇文章称为”被引文献”,而引证该”被引文献”的文章称为”施引文献”或”引证文献”。
”被引频次”计数表示已发表的文献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2],实际上是指引证文献的总篇数。
Institute of Science Information(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ISI)于1963年出版了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是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和分析评估工具。
2001年,汤森路透集团发布了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研究平台,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就是该平台的数据库之一,被称为SCI网络版或SCI扩展版[3]。
SCIE共收录期刊6000余种,每周新增17750条记录,记录包括论文与引文(参考文献),其引文记录所涉及的文献类型广泛,包括图书、期刊文章、会议文章、专利等;其所涵盖的学科有150个,主要有: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3]。
SCIE提供引证文献、被引频次等统计和分析,是常用的检索英文文献被引和引证情况的首选途径。
2SCIE引证文献和被引频次的检索途径
在SCIE数据库中检索某篇英文文章的引证文献和被引频次时,有以下两种途径:”收录检索”页面或”被引参考文献”页面[2]。
这俩种途径各具优势,可满足不同检索目标和检索需求。
但是,笔者经过长期大量的相关检索工作之后,发现最佳检索渠道是通过SCIE数据库的”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平台来处理。
通过这个检索平台上提供的单一或组合检索条件的选择和设定,可以发现并获取完整的引证文献信息以及相关的总被引频次。
该检索平台提供的检索条件有:著者姓名、署名单位、出版年、来源期刊名以及文章题名等。
通过合理使用以上检索点,可及时发现针对同一被引文献可能会出现的多种不同形式的参考文献著录情况,然后进行确认、勾选并去重显示,最终获得完整的SCI引证文献信息和被引频次。
最大的难点就是引证文献信息的完整性确认,以及在”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平台检索时,对多个检索结果的确认和勾选,这将直接影响到最终总被引频次的确认。
3案例分析
笔者在从事查收查引工作中遇到以下案例:委托人委托笔者检索他于2006年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文章”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urban dusts of Xi’an, Central China”的引用情況。
首先,在SCIE数据库里检索到这篇文章,SCIE数据库里查到的完整题录信息如下所示:
标题: Multivariate analys i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urban dusts of Xi’an, Central China
作者: Han YM (Han, YM); Du PX (Du, PX); Cao JJ (Cao, JJ); Posmentier ES (Posmentier, ES)
来源出版物: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卷: 355期: 1-3页: 176-186
出版年: FEB 15 2006
然后,SCIE”收录检索页面”显示该文章的SCI被引频次为107次。
这次检索体现的引证文献和被引频次实际上只是一部分施引了”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urban dusts of Xi’an, Central China”的SCI引证文献,该检索方法和结果并未全面揭示该文章的实际SCI被引频次。
而在SCIE数据库的”被引参考文献检索”页面检索会发现如表1所示。
从实际研究这两组引证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著录信息来看,笔者发现被引文献”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urban dusts of Xi’an, Central China”在各篇引证文献中出现的格式不尽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著者姓名和期刊刊名,从而导致该篇文章的引证文献和被引频次被分组归纳和统计。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情况一:SCIE和MEDLINE对同一篇文献的著录形式不一样,导致参考这两个二次文献库的读者引证该文献时的写法不同。
情况二:投稿期刊对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不同。
情况三:引证文献作者对参考文献的撰写、著录习惯不同。
情况四:以上三环节中可能会发生著录错误或著录形式不一致。
因此,被引文献”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urban dusts of Xi’an, Central China”实际的SCI被引频次应为182次;SCIE数据库通过对以上两组引证文献相加并去重,得到最终的、完整的182篇SCI引证文献题录信息。
4结论
因此,笔者向从事文献检索的同仁们推荐使用SCIE数据库中的”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平台,这是检索引证文献和相应被引频次的最佳途径;另外,在被引文献和引证文献的信息确认方面需要慎之又慎,这是查收查引工作顺利开展的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王善平,熊利红.科技期刊SCI引用信息的意义及检索举例[C]. 第二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科技期刊发展. 2005:98-99.
[2]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帮助[EB/OL]. /WOKRS513R8.1/help/zh_CN/WOS/hp_results.h tml#day526-TRS_times_ cited_link_results.[2014-01-12].
[3]Historical highlights from across Thomson Reuters [EB/OL]. /about-us/company-history/[201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