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谱制定
生化分析
采用实验室的方法检测血液中营养 素水平
24
由于血液中的营养水平与组织的营 养水平可能是不同的,组织中的营养物 养水平可能是不同的, 质比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得快, 质比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得快,因此 测量红细胞和白细胞中的营养水平比测 定血浆或血清的营养水平更能代表组织 的营养状况。 的营养状况。
7
有吸引力
注意饭菜口味, 注意饭菜口味,色、香、味、型俱 烹调方法要多种多样而不单调, 佳,烹调方法要多种多样而不单调,使 用餐者通过视觉、 用餐者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面促进消 化液的分泌,从而乐于进食。 化液的分泌,从而乐于进食。 同时要考虑饮食习惯
8
易消化
使每餐食物既有饱腹 感,又能促进消化;油腻 又能促进消化; 厚味难消化食物不要集中 于一餐,浓厚味的食物与 于一餐, 清淡食物相配合。 清淡食物相配合。
13
二、营养食谱的制定方法
计算法 食物交换份法
14
计算法
营养评价 确定用餐对象全日能量 计算宏量营养素所占比例 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每日需要数量 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每餐需要量 主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 食谱的评价与调整
15
1、营养评价
膳食史 人体测量 生化检查
16
膳食史
详细了解病人近日的饮食习惯及每 天的营养素摄入量,来判断各类营养素 天的营养素摄入量, 是否缺乏。在选定调查对象之后, 是否缺乏。在选定调查对象之后,可通 过列出过去24小时内所食用的食品种类 过列出过去24小时内所食用的食品种类 和数量,计算出食物消耗量,并由此计 和数量,计算出食物消耗量, 算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算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22
BMI=实际体重 BMI=实际体重(kg)/身高2(m2)” 实际体重(kg)/身高 评价标准(东方成年人): 评价标准(东方成年人): 18.5~22.9为正常 18.5~22.9为正常, 为正常, >22.9为超重, 22.9为超重 为超重, >24.9为肥胖。 24.9为肥胖 为肥胖。
23
6
平衡膳食
各种营养素在膳食中要配比合理
热能摄入要与热能消耗保持平衡。 热能摄入要与热能消耗保持平衡。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 蛋白质、 在膳食中所占总热能的百分比要合理。 在膳食中所占总热能的百分比要合理。 营养素之间要配比合理。 营养素之间要配比合理。 成酸性食物与成碱性食物要维持平衡。 成酸性食物与成碱性食物要维持平衡。
17
参照膳食推荐摄入量(RNIs),来 ),来 参照膳食推荐摄入量(RNIs), 评定每人每天的各种营养素实际摄入能 否满足机体的需要。但是,只凭一个人 否满足机体的需要。但是, 的饮食消耗量没有达到 RNIs 水平就下 结论是营养缺乏是不全面的。 结论是营养缺乏是不全面的。
18
具体有三种方法: 具体有三种方法:
营养食谱的制定
武警总医院 刘庆春
1
民以食为天 营养----谋求养生之道 营养----谋求养生之道 合理的营养能够促进健康,减少疾 合理的营养能够促进健康, 病,增强成人体质和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 率。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反之, 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反之, 可引起营养不良和或营养过剩。 可引起营养不良和或营养过剩。
38
计算举例计算举例-主副食确定
小米粥量=122g 20% 290g 小米粥量=122g × 20% ÷ 8.4%=290g 馒头量=122g 80% 44. 220g 馒头量=122g × 80% ÷ 44.2%=220g
39
计算举例-副食品种、 计算举例-副食品种、数量
以午餐为例 计算主食中已含蛋白质的量
称重法:群体、 称重法:群体、个体 生重—生熟比例—食入量— 生重—生熟比例—食入量—摄入 营养量 时间:3 时间:3—7天
19
记帐法:回顾调查过去一段时间各种食物的消耗量 记帐法: (群体) 群体) 调查前库存量——期间购入量(分类)——剩余量— 调查前库存量——期间购入量(分类)——剩余量— —平均每人每日入量——每人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平均每人每日入量——每人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人日数的计算:各餐人数不等、且食物量又不等时, 计算平均值。 时限:1 时限:1月
5
平衡膳食
要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有足够的热能供维持生理活动和体温的 需要。 需要。 有适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 有适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体组织修 补更新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补更新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有充足的无机盐、 有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供生长发育和 调节生理机能。 调节生理机能。 有适量的膳食纤维以助于肠道蠕动和正 常排泄,减少肠内有害物质的存留。 常排泄,减少肠内有害物质的存留。 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 的正常进行
9
并考虑季节变化,如夏季炎热 并考虑季节变化, 出汗多,食谱内容应清淡凉爽, 出汗多,食谱内容应清淡凉爽,菜 味可稍咸;冬季食谱可稍浓厚,并 味可稍咸;冬季食谱可稍浓厚, 应尽量保持温热。 应尽量保持温热。
10
合理的膳食制度
合理安排一日餐次和每两餐之间的间隔, 合理安排一日餐次和每两餐之间的间隔, 每餐的数量和质量, 每餐的数量和质量,应与日常生活制度和生理 状况相适应。 状况相适应。 一般混合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为4 一般混合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为4—5小 因此两餐之间间隔以5 小时较为适宜。 时,因此两餐之间间隔以5-6小时较为适宜。 早餐7 00,午餐12:00,晚餐18:00。 早餐7:00,午餐12:00,晚餐18:00。定 时用餐,形成条件条件反射,利于保持食欲, 时用餐,形成条件条件反射,利于保持食欲, 利于消化吸收。 利于消化吸收。
蛋白质40克 碳水化合物162克 蛋白质40克,碳水化合物162克 假设以馒头、米饭各占50%碳水化 假设以馒头、米饭各占50%碳水化 合物的量(各占81克) 合物的量(各占81克
40
由食物成分表:100克馒头含 由食物成分表:100克馒头含 44.2gCHO,米饭含25.9g 44.2gCHO,米饭含25.9g CHO 馒头162 馒头162 × 50%÷ 44.2%=184g 米饭162 米饭162 × 50% ÷ 25.9%=313g
11
三餐分配(占全日热能的比例) 占全日热能的比例)
早餐:25%-30%; 早餐:25%-30%; 午餐40%; 午餐40%; 晚餐30%-35%; 晚餐30%-35%;
12
早餐除主食外, 早餐除主食外,应搭配一定量的蛋 白质的食品如鸡蛋、牛奶、豆浆或豆制 白质的食品如鸡蛋、牛奶、 品等;晚餐应营养平衡而又比较清淡, 品等;晚餐应营养平衡而又比较清淡, 滑厚味不宜过多,以免增加肠胃功能负 滑厚味不宜过多, 担,影响睡眠。 影响睡眠。
2
营养不良
地方性甲状腺肿——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碘 坏血病——维生素 坏血病——维生素C 维生素C 贫血——铁 贫血——铁 干眼病、夜盲症——维生素A 维生素A 干眼病、夜盲症——维生素
3
食 谱 编 制 营 养 配 餐 良 好 的 营 养
4
一、营养食谱的编制原则
营养平衡 有吸引力 易消化 合理的膳食制度 考虑经济条件和市场供应情况
植物性蛋白1 植物性蛋白1/3=1/3 × 20≈7g 20≈
43
计算举例计算举例-优质蛋白比例
查表计算各类动物性及豆制品的供给量
若选择的动物食物和豆制品分别为猪肉 (脊背)和豆腐干(熏), 脊背)和豆腐干( 由 食 物 成 分 表 : 100 克 猪 肉 含 蛋 白 20.2g;100克豆干15.8g 20. 100克豆干 . 克豆干15 则:猪肉重量=13 ÷ 20.2% = 64g 20. 64g 猪肉重量= 豆干重量=7 ÷ 15.8% = 44g 豆干重量=
31
计算举例计算举例-三大营养素量
蛋白质 405 ÷ 4=101克 101克 脂肪 675 ÷ 9=75克 75克 碳水化合物 1620 ÷ 4=405克 405克
32
5、三种能量营养素每餐需要量
早餐: 早餐:30% 午餐: 午餐:40% 晚餐:30% 晚餐:
33
计算举例计算举例-每餐需要量
早餐
25
测定尿中营养素水平意义不大, 测定尿中营养素水平意义不大, 但如果测定尿中的某些标准物质如肌 酸,则可能有意义;因为当饮食不发 则可能有意义; 生变化时,尿中肌酸每人的含量基本 生变化时, 上是稳定的。 上是稳定的。
26
2、确定用餐对象全日能量需要
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
年龄 性别 劳动强度
27
热能需要量
卧床 轻体力 中体力 重体力消瘦Leabharlann 2020-2535
40
4040-45
正常
1515-20
30
35
40
肥胖
15
2020-25
30
35
28
三大营养素需要
已知某人能量需要2700kcal/d 已知某人能量需要2700kcal/d 蛋白质
2700 × 15%=405kcal
脂肪
2700% × 25%=675kcal
41
计算举例- 副食品种、 计算举例- 副食品种、数量
主食中蛋白含量: 主食中蛋白含量:
查成分表-蛋白质:100克馒头 查成分表-蛋白质:100克馒头6.2g,100g米饭2.6g 克馒头6 100g米饭2 184克馒头= 184克馒头=184 × 6.2%=11.4g 11. 克馒头 313克米饭= 313克米饭=313 × 2.6%=8.1g 克米饭 总量=11.4+8.1=19.5 ≈ 20g 19. 20g 总量=11.
碳水化合物
2700 × 60%=1620kcal
29
3、计算宏量营养素所占比例
每日所需能量主要来源
蛋白质 10%~15% 脂肪 25% 碳水化合物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