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信息内容概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提供银行间外汇交易、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交易系统并组织市场交易;办理外汇交易的资金清算、交割,提供人民币同业拆借及债券交易的清算提示服务;提供网上票据报价系统;提供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信息服务;开展经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交易中心总部设在上海,备份中心建在北京。
到2005年底,“交易中心”外汇市场的会员均为银行类机构,共计384家,其中46%是国内商业银行总行及部分分行,50%为外资银行;人民币市场会员共计1193家,其中59%为各类银行机构,其余的是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票据市场会员共计1136家。
(详见附表)信息是市场最宝贵的财富。
交易过程的绝大部分是交易员发布本方信息,搜集、提炼、分析市场信息,从而寻找有利的交易机会和规避各种风险的过程,确认交易的成交只是一瞬间。
银行间市场也不例外。
交易员向市场发布的本方信息主要包括:一是本方报价信息,通过发送报价向市场全体或是特定对象公布自己的交易意向,从而启动交易过程。
市场由此产生报价行情及相应指数。
二是本方询价信息,进入与对手“讨价还价”过程;三是确认成交信息,表明达成具体一笔交易,市场由此产生成交行情及相应指数;四是发布本方机构及交易员等与市场交易有关的基本背景信息,如通讯地址、清算账户、交易员变更、债权债务重大事项、财务报表和其他资信信息更新等,以便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自己,由此创造更多达成交易的机会,提高交易效率。
交易员可从市场搜集的信息主要包括:一是市场公告、通知和市场成员重大事项公告,以便了解市场最新动态;二是财经新闻、专题分析、历史行情和相应指数,以便把握市场交易趋势、确定日常交易的操作目标,规避流动性风险和价格风险;三是政策法规,以便规避政策制度风险;四是他方机构及交易员等与市场交易有关的基本背景信息,如通讯地址变动、清算账户变动、交易员变动、债权债务重大事项、财务报表和其他资信信息更新等,以便充分了解交易对手,争取有利交易机会,防范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五是市场即时报价行情、成交行情、市场指数和对手方询价,从而寻找交易机会、促进交易达成。
报价与行情,是市场参与者从事交易所必需的最基本的信息,是交易员对拟交易产品定价、发现和捕捉交易机会、规避流动性风险和价格风险的基础。
一、人民币拆借(同业拆借)同业拆借市场亦称“同业拆放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头寸调剂的市场。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人民币拆借信用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以彼此信誉为保障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人民银行规定参与银行间市场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拆借最长期限、最大融资规模(限额或比例)。
各类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交易系统在规定的期限、规模内自主报价、询价和达成交易,自行办理交易后资金清算。
人民币拆借共有16个期限品种为:IBO001,IBO007,IBO0014,IBO021,IBO1M, IBO2M, IBO3M, IBO4M, IBO5M, IBO6M, IBO7M, IBO8M, IBO9M, IBO10M, IBO11M, IBO1Y。
二、人民币现券(债券远期)债券买卖是指已发行债券的流通转让,为了区别发行市场(也即一级市场)又称流通市场或二级市场交易。
债券远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和数量买卖标的债券的行为。
人民币现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企业债,短期融资券,金融债。
凭证,承诺在一定的时期内按约定的条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
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
其种类有凭证式、记账式两种。
凭证式国债利率比同期存款利率高,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有“储蓄式国债”之称。
记账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目前主要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可以像股票一样买卖。
与凭证式国债相比,收益率和变现能力又是都较为明显:记账式国债的利率比凭证式国债高;由于记账式国债可以上市流通,不仅可以获得固定的利息,同时还可以有差价收入。
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一年)。
但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既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
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发行主体是股份公司,但也可以是非股份公司的企业发行债券,所以,一般归类时,公司债券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合在一起,可直接成为公司(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代表着发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是企业的债券人,债券持有人有权按期收回本息。
企业债券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
企业债券风险与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直接相关。
如果企业发行债券后,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可能无力支付投资者本息,投资者就面临着受损失的风险。
所以,在企业发行债券时,一般要对发债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或要求发行企业有财产抵押,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另一方面,在一定限期内,证券市场上的风险与收益成正相关关系,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
企业债券由于具有较大风险、它们的利率通常也高于国债。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2号)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融资权应采用实名记账方式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登记托管。
中央结算公司负责提供二级市场交易结算、代理对付及相关信息发布服务。
短期融资券不对社会公众发行,只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人发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
短期融资券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65天,发行融资券的企业可在上述最长期限内自主确定内其融资券的期限。
三、人民币回购(质押和买断)质押式回购是指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返还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
买断式回购是指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卖给购买方(逆回购方)的同时,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正回购方再以约定价格从逆回购方买回相等数量同种债券的交易行为。
四、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询价和竞价)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汇率并轨和结售汇制度,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采用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根据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的需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1994年初于上海成立并于同年4月4日正式推出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
五、人民币外汇掉期(远期)交易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指交易双方约定一前一后两个不同的交割日、方向相反的两笔本外币交易,在前一次交易中,一方用外汇按照约定汇率从另一方换入人民币,在后一次交易中,该方再用人民币按照另一约定汇率从另一方换回外汇。
其中交割日在前的交易称为近端交易,交割日在后的交易称为远端交易。
(以下简称“掉期交易”。
)掉期点:美元、日元和欧元以绝对价格的万分之一为1个基点,即小数点后第四位。
港币以绝对价格的十万分之一为1个基点,即小数点后第五位。
系统允许美元、日元和欧元的掉期点保留两位小数,港币保留一位小数。
带正号的掉期点指外币升水,带负号的掉期点指外币贴水。
近端(或远端)绝对成交价格为双方商定的即期价格加上近端(或远端)的掉期点。
比如:双方商定的人民币/美元的即期价格为8.0100,近端掉期点为-30点,则近端成交价格为8.0100-0.0030=7.9970。
掉期行情显示当前市场掉期最优报价行情和最新报价行情。
掉期交易公开报价只显示近端为即期的掉期交易的远端报价。
成交行情显示当前市场最新成交行情,每个币种显示五个不同期限的最新成交。
掉期公开报价交易员可以根据报价来录入成交单。
买(卖)报价指的掉期点数;即期价格是系统提供的参考价,为该时点做市商最优买价和卖价的平均数。
交易员可以修改为双方商定的即期成交价格。
近端成交价格=近端掉期点+即期价格。
远端成交价格=远端掉期点+即期价格。
掉期点:美元、日元和欧元以绝对价格的万分之一为1个基点,即小数点后第四位。
港币以绝对价格的十万分之一为1个基点,即小数点后第五位。
系统允许美元、日元和欧元的掉期点保留两位小数,港币保留一位小数。
带正号的掉期点指外币升水,带负号的掉期点指外币贴水。
近端(或远端)绝对成交价格为双方商定的即期价格加上近端(或远端)的掉期点。
比如:双方商定的人民币/美元的即期价格为8.0100,近端掉期点为-30点,则近端成交价格为8.0100-0.0030=7.9970。
交易员只需要输入掉期点即可,系统会根据掉期点自动推算成交价格。
六.外币买卖七、利率互换利率互换交易,是指市场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
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进行转换。
通过利率互换交易可以将浮动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转换为固定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从而达到规避利率风险,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
名词解释:1、交易日期:签订互换交易合同的日期。
2、固定利息支付方:交易双方中按固定利率支付利息,按浮动利率收取利息的一方。
3、浮动利息支付方:交易双方中按浮动利率支付利息,按固定利率收取利息的一方。
4、名义本金:互换交易中双方约定用于计算利息的本金总额。
5、合约期限:互换交易合同约定的期限,从交易日期始至到期日止。
6、起息日:互换交易开始计息的日期。
7、到期日:互换交易合同终止的日期。
8、参考利率:互换交易合同中双方约定的,用于计算浮动利率的基准利率。
9、固定利率:互换交易合同约定的固定利率。
10、浮动利率:互换交易合同约定的浮动利率,采用参考利率+利率差(如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90BP)的表达形式。
11、支付频率:互换交易合同中约定的利息支付频率。
12、利息支付(互换)日:交易双方约定的支付(互换)利息的日期。
13、日计数基准:互换交易中计算利息时采用的日计数基准,如实际天数/实际天数、实际天数/365等。
八、指标体系债券指数债券指数系列初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指数家族。
本指数家族的主要成员包括以下六类指数。
(1)国债指数(01):以国债为样本(2)金融债指数(02):以金融债为样本(3)短年期指数(03):以七年期(含)以下国债品种为样本(4)长年期指数(04):以七年期以上国债品种为样本(5)综合指数(05):以全体国债、金融债、企业债为样本(6)新债指数(06):以近两年新发行的国债品种为样本利率期限结构(国债和金融债期限结构)全部债券品种计算当时的利率期限结构,并帮助用户利用该期限结构进行债券的合理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