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金属及其化合物[主干知识·数码记忆]钠及其化合物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2) 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3)( 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的原因是2Na+O2===Na2O2(×)(4)(2013·大纲全国卷)确定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的操作是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5)(2012·福建高考)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钠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1)Na2O、Na2O2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
(2)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不是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而是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碱再与盐溶液反应。
(3)1 mol Na2O2与足量的CO2(或H2O)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生成0.5 mol O2。
(4)一定量的Na2O2与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与CO2的反应。
(5)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HCO-3,HCO-3+H+===H2O+CO2↑。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典例]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最佳方法是()A.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溶解速率B.分别取少量加入到石灰水中,观察有无沉淀生成C.分别取少量溶于水后,滴入HCl溶液观察有无气体生成D.分别取少量溶于水后,滴入CaCl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解析]A项,Na2CO3、NaHCO3均易溶于水,因此通过观察溶解速率不能鉴别Na2CO3、NaHCO3;B项,Na2CO3、NaHCO3均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项,Na2CO3、NaHCO3均与盐酸反应生成CO2;D项,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NaHCO3与CaCl2不反应。
[答案] D————————[探规寻律]———————————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方法1.CaCl2或BaCl2溶液法分别向两种待检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或BaCl2)的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是NaHCO3溶液。
2.滴加盐酸法分别向两种待检溶液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开始即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溶液。
3.指示剂法分别向少量同浓度两种待检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成深红色的是Na2CO3溶液,而变成浅红色的是NaHCO3溶液,或测量同浓度Na2CO3和NaHCO3溶液的pH,pH大者为Na2CO3溶液。
注意: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原因是二者均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
[演练1](2013·南昌高三调研测试)将绿豆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相应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解析:选A方形钠变成小球是固体熔化的原因,A项错误。
[演练2](2012·北京高考)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2-3+2H2O解析:选B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的原因是钠被氧化生成Na2O,4Na+O2===2Na2O,A项错误;由于Ag2S溶解度比AgCl的溶解度小,故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能实现沉淀的转化,白色沉淀变成黑色,B项正确;Na2O2放臵在潮湿的空气中反应有2Na2O2+2CO2===2Na2CO3+O2和2Na2O2+2H2O===4NaOH+O2↑,C项错误;由于澄清石灰水过量,其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D项错误。
铝及其化合物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2013·海南高考)明矾的化学式为Al2(SO4)3·12H2O(×)(2)(2013·大纲全国卷)明矾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2-4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2-4===2BaSO4↓+Al(OH)3↓(×)(3)(2013·重庆高考)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4)(2013·江苏高考)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5)(2012·山东高考)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2.“铝”的转化关系的应用(1)判断离子共存:Al3+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不能与显碱性的物质大量共存,AlO-2只能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不能与显酸性的物质大量共存,所以Al3+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
(2)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①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②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现象为:开始生成沉淀立即溶解,后产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
(3)分离提纯:①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②利用Al2O3能与强碱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典例](2012·安徽高考)已知室温下,Al(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
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滴入NaOH溶液,起始时生成Fe(OH)3沉淀,因此起始时不会生成Al(OH)3沉淀,A、B项错误;当滴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后才能生成Al(OH)3沉淀,当Al3+全部沉淀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OH)3沉淀全部溶解,故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探规寻律]———————————————铝盐与强碱溶液反应图像题解题流程——————————————————————————————————————[演练1](2013·开封模拟)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
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C.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解析:选D双羟基铝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属于纯净物而不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4 mol H+;该物质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而膨胀,因此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演练2]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不正确的是( )A.向1 L浓度均为0.1 mol/L的Ba(OH)2、NaAlO2混合液加入0.1 mol/L稀硫酸B.向1 L含有0.1 mol/L AlCl3和0.3 mol/L NH4Cl的混合液中加入0.1 mol/L NaOH溶液C.向烧碱溶液滴加明矾溶液D.向AlCl3溶液滴加过量氨水解析:选C A项1 L浓度均为0.1 mol/L的Ba(OH)2、NaAlO2混合液中含Ba2+:0.1 mol,OH-:0.2 mol,AlO-2:0.1 mol。
当加入1 L 0.1 mol/L H2SO4时,H+与OH-的物质的量相等,只产生BaSO4沉淀;当加入 1.5 L 0.1 mol/L H2SO4时,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当加入3 L 0.1 mol/L H2SO4时,发生反应:Al(OH)3+3H+===Al3++3H 2O ,A 正确。
B 项铝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的能力比铵根离子强,先进行反应,生成1摩尔氢氧化铝需要3摩尔氢氧根离子,溶解1摩尔氢氧化铝只需要1摩尔氢氧根离子,正确。
C 项生成1摩尔偏铝酸根离子需要1摩尔铝离子,消耗1摩尔偏铝酸根离子却只需要1/3摩尔铝离子,C 错。
D 项Al(OH)3沉淀不能溶解于氨水,D 正确。
铁、铜及其化合物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2013·江苏高考)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 2+(√)(2)(2013·海南高考)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 4·7H 2O 。
(√)(3)(2013·课标全国卷Ⅱ)浓盐酸与铁屑的反应:2Fe +6H +===2Fe 3++3H 2↑(×)(4)(2013·大纲全国卷)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 2++4H ++NO -3===3Fe 3++NO ↑+3H 2O(×)(5)(2013·广东高考)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成红色,说明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二、必备知识掌握牢 1.“铁三角”转化关系2.“铁三角”的应用 (1)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①Fe 3+不共存S 2-、I -、SO 2-3 ②Fe 2+不共存NO -3(H +)、ClO -、MnO -4(H +) ③Fe 3+、Fe 2+不共存HCO -3、CO 2-3 (2)除杂。
3.铜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三、常考题型要明了[典例] (2013·青岛模拟)铜、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与过量氯气反应得固体A ,用稀盐酸溶解A ,然后加试剂调节溶液的pH 后得溶液B ,溶液B 经系列操作可得氯化铜晶体,请回答:(1)固体A 用稀盐酸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溶液B 中是否存在Fe 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元素在高价态时常表现氧化性,若在酸性CuS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 2SO 3和NaCl 溶液,加热,生成CuCl 沉淀,则生成CuCl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