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

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

卷首语文明春风长拂,校园风尚日新。

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校园文明之花处处开放,“讲文明,懂礼仪,做文明学生”之风尚蔚为大观,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一句句亲切的话语,一声声友好的问候,一次次真诚的帮助,无不洋溢着文明的芬芳;每一个躬身捡起纸屑的动作,每一句真诚的“您好!谢谢!,每一次遵纪守则的自觉,每一份助人后的喜悦,每一次拾金不昧的坚守,每一次对不良诱惑的抵御,无不烙刻着文明的足印。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美好的心灵铸造校园灿烂、文明的星空吧!目录学生礼仪-------------------------------------------------------------------------4 教师礼仪-------------------------------------------------------------------------5 礼仪分类-------------------------------------------------------------------------6 礼仪诗歌、名言----------------------------------------------------------------7 关于文明的名言----------------------------------------------------------------8 注意我们的文明----------------------------------------------------------------9 讲文明话,做文明人---------------------------------------------------------10 孔子尊师------------------------------------------------------------------------11 文明在我心中图片欣赏------------------------------------------------------12 创建文明学校倡议书---------------------------------------------------------13 燕昭君求贤---------------------------------------------------------------------14 陆逊忍辱负重------------------------------------------------------------------15 孔融让梨千里送鹅毛---------------------------------------------------------16 丰子恺教子知礼---------------------------------------------------------------17 卖衣求师------------------------------------------------------------------------18 孟浩然求官---------------------------------------------------------------------19 程门立雪-------------------------------------------------------------------------20 汉明帝敬师----------------------------------------------------------------------21 文明礼仪伴我行---------------------------------------------------------------22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莎士比亚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

——爱默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文明文明小故事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燕昭君求贤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闵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

他一心想兼并其他国家而统一天下,实现自己的霸业。

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

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

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

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

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

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

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

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

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

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不知道谁更好,但是有个故事或许对您有所帮助: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

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

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

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

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

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

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

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

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

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

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闵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

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

”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

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

齐闵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

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闵王逃回临淄去了。

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

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

齐闵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

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

陆逊忍辱负重陆逊,字伯言,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他最初在孙权的将军衙署做东西曹令史,后来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兼管县中政事。

县中连年亢旱,他开仓赈济贫民。

劝农督桑,政绩优异。

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山贼骚扰,侵害百姓。

陆逊获得准许自行招兵,深入险隘征讨,一一荡平,被升为定威校尉,屯驻利浦。

镇守陆口的都督吕蒙,计划夺取荆州,扬言有病回到吴国的京城建业(今南京市)。

陆逊去见他,对他说:“你的防地和关羽相连,怎么能远远地离开?没有适当的人接替实在令人担心。

”吕蒙说:“你说的完全对,可是我病重了。

”陆逊说:“关羽恃着勇气惯于欺凌别人。

如今建立了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的大功,意气骄横思想松懈,只专心北伐进军,不留意我们,听到你病了,一定更加不会作防备。

我们出其不意地进攻,定然可以成功。

你见了主上,要好好商定主意。

”吕蒙见了孙权,就推荐陆逊接替自己,并说:“陆逊计谋深远,才能足以担当重任。

他还没有名声,关羽不会顾忌他。

若任用他,叫他不动声色暗中行事,一定可以成功。

”孙权就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镇守陆口。

陆逊到了陆口,写信给关羽,称颂功德,表示庆幸自己能得到盟军强有力的庇护,措辞极为谦恭。

关羽本来就轻视陆逊,认为他只是个书生,后生小子;看了来信非常高兴,不再有什么防范。

陆逊奏报孙权,提出偷袭荆州的方略。

孙权就暗中调动军队行动,派陆逊和吕蒙为前锋部队,一出兵就攻战了公安、南郡,跟着又攻下宜都、房陵、南乡。

关羽在樊城前线得到急报赶紧回师,却已进退失据,部下士兵逐渐溃散,终于败走麦城,被吴将潘璋所截杀。

荆州全部落入东吴手中。

陆逊以功劳升为右将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刘备为报杀关羽、夺荆州之仇,亲自统率七十万大军讨伐东吴。

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五万人马前往抵御。

刘备从巫峡、建平直至夷陵连营七百里,先派吴班带领数千人在平地立营,显示老弱,进行挑战。

吴军将领都纷纷要求出战。

陆逊说:“这里头一定有阴谋诡计,我军只许坚守,静待局势的变化。

”果然刘备在山谷中埋伏了重兵,因诱敌不成,只好作罢。

陆逊认为刘备军队初来,锐气正盛,应当避免交锋。

敌方求战不得,相持日久,自然松懈,然后再捕捉战机。

可是部下的将领体会不到他的意图,以为他害怕强敌,懦怯畏战,都心怀愤恨不满。

这些将领,有的是孙策时的旧将,有的是公室贵戚,就各恃身份,不想听从号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