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哈尔滨公共交通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哈尔滨公共交通问题调查报告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调查报告题目:哈尔滨市公共交通问题调查报告指导教师:李乡乡专业:行政管理年级2011春学号:1123101400865 姓名:李树宇毕业调查报告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毕业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评定成绩: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年月日目录一、内容摘要....................... ........ (1)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一)、调查的时间 (1)(三)、调查的地点、方式 (1)(四)、调查内容、过程 (1)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1)城市发展滞后 (1)2) 时间长工资收入低 (1)3)工作强度高 (2)4)精神压力大 (2)四、哈尔滨公交发展解决方案及规划 (3)解决方案一:设立公交专用道 (3)解决方案二:更换大容量公交车 (3)解决方案三:提高驾驶员薪酬待遇 (4)解决方案四:规划未来创造良好环境 (4)五、结语 (5)哈尔滨城市公共交通问题调查报告一.内容摘要:智能公交是一个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硬件,也是快速带动城市经济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哈尔滨市经济发展和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哈尔滨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居住郊区化等带来的交通需求量的剧增,使得哈尔滨市的公共交通量和道路交通设施供应、管理、技术、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公交智能化成为哈尔滨市公共交通需求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

哈尔滨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哈尔滨市城市交通问题。

哈尔滨市的城市公共交通已经极大地影响到了哈尔滨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成为最为深刻的城市问题。

所以,大力发展哈尔滨市的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解决哈尔滨市城市交通拥挤问题迫在眉睫。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一)调查时间:本人于2012年10月16日至11月1日,历时半个月,进行相关调查。

(二)调查地点:哈尔滨公共汽车总公司。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访谈法和亲身体会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1)城市发展滞后哈尔滨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城区。

位于我国东北的最北部,也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最高寒的地带,再加上城市发展滞后,车辆增加迅猛,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哈尔滨汽车保有量是41万辆,而到了2012年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哈尔滨的汽车保有量达到了96万辆,短短五年时间里哈尔滨就以发展成拥有百万辆汽车的大都市,所以城市堵车现象时有发生。

再加之冬季车辆打滑难行,尤其是冬季上班的早晚高峰几百人在路上等车现象屡见不鲜。

在车站牌前,看到的是潮水一般的人流,涌进一辆辆的公交车,直到挤得水泄不通,无法动弹。

乘车难以是城市危机的第一大难题。

2)时间长工资收入低数据显示,公交车司机薪水大约在2000多元,不等,他们的工资计算方式是“每天跑规定的圈数*每圈的固定钱数*工作的天数”工作的天数一般是上两天休一天、每天跑的圈数根据线路不同也有不同的规定、每圈的钱数也因为线路的不同而不同。

实地调查中在115路车的招聘广告说“每天跑五圈,每圈25元,上两天休一天”这样计算的话115路车司机都达到了要求之后,每个月基本收入应该是5*25*20=2500元,估计还会有满勤奖等1.等一些奖金!!据了解,尽管哈尔滨公交司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但加班加时约占到了40%。

在哈尔滨开了近10年多公交车的李师傅透露,从当上公交司机第一天起,他就开始了“起早摸黑”的生活。

如果是头班的话,经常凌晨三四点就要离家,如果是晚班的话,下班后还要驾车回场、加油、检修,经常要到深夜24时才能回家,一天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

遇到节假日或其他司机请假,临时顶班或开双班也是家常便饭。

劳动强度大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我在调查中发现,哈尔滨很多公交司机每月实际工作时间都超过了250个小时以上,远高于劳动法的规定,也远比周边城市公交司机工作时间长。

3)工作强度高调查中发现,公交司机选择离开,除收入低、时间长外,直接原因是工作强度高。

我随机登上了几辆公交车进行全程考察,一些公交线路超长,有的达到20多公里以上,跑一圈需要1个半小时多,而一天需要至少跑5至6圈,远远超过建设部的规定。

除长时间精神集中外,公交司机还要开关车门、监督乘客投币刷卡、回答乘客问讯、为车上老年人服务等,这些都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劳动强度。

此外,工作环境也比较艰苦。

哈尔滨公交车型档次高低不等,部分老旧车辆缺少助力装置即使有助力装置在维修上也不及时,使司机在拐弯打方向盘时需用很大力气,尤其是一些女司机一天工作下来胳膊酸痛,体力透支严重。

据了解,近几年哈尔滨公交车车况虽然在不断改善,主要城市街路的公交车都采用大容量公交车,但空调车比例偏低,大多数司机要经受高温、严寒的考验,特别是夏季车厢闷热难耐,三伏天车内温度更高达30-40度以上。

目前很多公交司机的休息场所还存在休息难、吃饭难、上厕所难等问题,很多女司机更是不敢多喝水,多年的辛劳,不少人落下了肠胃病、腰肌劳损等职业病。

4)精神压力大作为窗口服务行业,公交行业受到各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司机的一言一行都在乘客的监督之下,司机的心理压力特别大。

目前有关哈尔滨公交司机的投诉平均每天在20起左右,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

而随着私家车和电动车的快速增长,中心城区公交车辆的行驶速度和准点率逐年下降,公交司机面对公司考核和乘客的期待,心里一直处于焦灼状态。

部分乘客对公交司机工作不理解,有时出现辱骂甚至殴打。

今年5月份哈尔滨10路一公交女司机就无辜被一辆奥迪车主殴打昏倒在方向盘上。

目前,哈尔滨市区每天有280万人次乘公交出行,公交卡日均刷卡70万人次。

自哈尔滨实施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以来,高龄卡的办卡量和刷卡量逐年上升,老人车厢事故也逐年上升,高龄老人公交出行的增多给司机也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甚至导致有些司机不愿意拉乘高龄老人乘车,怕刹车导致老人摔伤而引起纠纷和经济损失。

这些都是造成公交司机纷纷离职的原因之一。

哈尔滨交通局有关负责人2.在某媒体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讲,哈尔滨一些工作条件相对较好、收入丰厚的企业,“吸”走了很多公交驾驶员。

公交企业已经成为了培养驾驶员的“摇篮”。

据了解,公交行业是一个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特殊行业,每一名驾驶员要想独立开上公交车,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这当中至少需要2至3个月的培训,考核合格后需要2到3个月的实习跟车,所以如今的尴尬就是,培训速度跟不上需求速度和流失速度。

早在去年初,哈尔滨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的《关于加快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议案》被列为大会议案,并经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交市政府组织实施。

但是,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哈尔滨市公交优先战略虽然有了很大改观,但有些区域依然不容乐观。

哈尔滨市运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公交优先战略包括四个优先:规划建设优先、政策优先、路权优先和政府财政投入优先。

路权优先是基础,城市道路设施必须向公共交通倾斜,同时对非公共交通给予限制;财政投入是保证,公交是公益性事业,必须由政府来为公交兜底。

四.哈尔滨公交发展解决方案及规划解决方案一:设立公交专用道公交路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将开辟更多公交专用道据市交巡警支队秩序管理科科长介绍,国内一些城市发展公交优先,很多都是通过施工建设,开辟专用公交车道来实现的。

作为一个发展滞后的省会城市,哈尔滨不可能完全照搬这样的做法。

在现有的条件下,要实现公交优先,除了引导市民的出行方式外,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寄希望通过发展公交专用车道、限制私家车路权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公交优先战略。

●据介绍,目前我市已在中山路、新阳路部分路段、先锋路等路段开辟了公交专用车道,将来设想在市区开辟更多的公交专用车道,以保证公交路权●私家车限制性通行。

交管部门将通过在中心城区设有公交专用道的路段设置禁行信号灯优化配置、增加可变车道、私家车禁左禁右等交通管理方式,限制私家车在中心城区占用公交车道通行,有力的促进了公交行驶的速度,初步体现了公交优先。

解决方案二:更换大容量公交车●更换新环保型大容量公交车,哈尔滨市政府自2012年起对部分线路3.更换600台环保型大容量公交车,以往老车型是每台定员70人将近11.3米长的公交车更换为每台定员80人12米长的大容量公交车。

另据媒体报道,交通运输部在深圳召开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确定哈尔滨市为国家首批“公交都市”创建试点城市。

据悉,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还将新增大容量公交车2200辆,确立公共交通为城市交通出行主导方式,并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实现市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城市交通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的目标。

解决方案三:提高驾驶员薪酬待遇提高驾驶员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是保证公共交通出行的重中之重,据介绍,目前我市有公交车辆5000余台,在岗驾驶员6287名。

按照该比例应在1:15左右。

按照该比例,我市应配备公交车驾驶员7000余人。

针对公交驾驶员“招工难”,特别是冬季因劳动作业条件差,导致公交车驾驶员流失问题,行管部门不断推出改善公交驾驶员生产活动待遇,激励和稳定公交驾驶员队伍的措施。

今年我市实施了公交驾驶员星级评定制度,对6287名在岗驾驶员进行了星级评定,分为一至五级,行管部门将对五星级驾驶员给予重奖。

同时,在公交枢纽站开发中,配套建设“星级公交驾驶员宿舍”,优先租给三星级以上驾驶员。

在市政府的努力下,今年还扩大了对公交驾驶员的招聘范围和提高驾驶员的工作待遇。

招聘对象从原有的市区内扩大到哈市周边的一些地区,如:通河、宾县、木兰、方正、延寿、依兰、尚志、双城、五常等地。

而且在工作待遇上给每个驾驶员都缴纳“五险”,提供免费工作餐,租住集体宿舍。

对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驾驶员可以办理哈市非农业家庭户口,年内完成单车工作计划70%以上工作量的,工资待遇不低于3000元/月。

解决方案四:规划未来创造良好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立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使万人公交车辆保有量达到15标台,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达到20公里/小时,城市中心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实现主城区500米、5分钟换乘,公共客运系统分担率达45%的目标。

同时,基本建成“两油、四环、十射”的城市快速路网系统,大幅度扩充和完善道路“微循环”系统。

此外,还将规划建设6座公交综合枢纽、43座公交换乘枢纽,新建和4.改造115座公交首末站、123公里公交专用道、1200座停靠站。

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将完成新增大容量清洁能源公交车2200辆,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基本达到欧Ⅳ标准。

市财政每年还将补贴300万元,建立70岁以上老年人乘车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措施。

五.结语哈尔滨市经济正在向着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进适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的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哈尔滨市公交发展水平,以实现交通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