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停止和自锁控制线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自动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的结构、功能和原理,熟悉电气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掌握器件与图形符号之间对应关系。
2、通过对电动机启动、停止和自锁控制线路的设计,通过实际安装接线,掌握最典型的启动、停止控制电路原理。
通过自设进一步加深理解自锁、点动控制的设计特点。
二、实验设备
1、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一台。
2、自动空气开关一只。
3、交流接触器一只。
4、热继电器一只。
5、启动和停止按钮各一只。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实验前要了解实验屏左侧端“电源总开关”位置。
掌握实验屏左下端“启动、停止、急停”按钮的用法,了解实验屏三相电压输出端U、V、W位置。
2、实验接线前,先按一下实验屏左下端“停止”或“急停”按钮。
切断三相交流电源。
再按图1-1所示电动机启、停控制实验电路进行安装接线,步骤如下:
a、先连接主电路如图1-1(a)所示,再连接控制电路如图1-1(b)所示,连线完毕后要认真检查。
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实验。
b、先把空气开关QS放在断开的位置上,再按“启动”按钮,启动实验屏电源,观察实验屏三相电压U、V、W有没有电压输出和指示。
若没有电压输出,检查熔断器FU是否正常。
c、实验中如果需要检查或调整线路,必须先断开空气开关QS,然后才能进行操作。
3、实验电路通电试验
a、启动时,先合上自动空气开关QS,再按下按钮SB1时,接触器线圈KM通电吸合,并将主电路中的KM主触头吸合,电动机M因接通电源而被投入运转。
同时辅助常开KM 吸合,当松开SB1时,因辅助常开KM吸合,线圈KM继续保持通电,维持交流接触器
吸合状态。
电动机M继续运转。
这种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常开保持线圈得电的电路。
称为自锁
b、电动机M运行时。
若电动机电流超过热继电器K的整定值,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弯曲,热继电器常闭触头K打开,线圈KM断电,交流接触器KM释放,电动机M停止运转。
c、停止时,按下常闭按钮SB2,线圈KM断电,交流接触器KM释放,电动机M停止运转。
四、自设题目
(要求同学在完成上面的实验后,自己画图设计并接线实验。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电路,了解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掌握电器元件串联或并联设计方法。
)
1、在图1-1的基础上,增加异地控制按钮,实现在异地也可以用按钮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的电路设计。
2、在图1-1的基础上,增加点动复合按钮控制设计,实现运行时可点动,停车后也可点动的电路设计。
3*、完成多地控制一台电机的启动、点动、停止的控制的电路设计。
五、实验报告及回答问题
1、实验报告内容:器件的选择,规范的图纸,电路的分析,故障的判断。
2、图1-1中各个电器(如QS、FU、KM、K、SB1、SB2)起什么作用?
3、图1-1电路中是怎样实现欠压和失压保护?
六、预习内容
1、交流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他们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画出他们对应图形符号。
2、什么是主回路、控制回路? 什么是自锁?
3、要会使用万用表。
一定要学会用“电压法”“电阻法”测量检查电路。
实验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行程开关的结构、功能和原理,熟悉电气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掌握器件与图形符号之间对应关系。
2、通过对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设计、通过实际安装接线,掌握典型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互锁的概念。
3、通过自己设计掌握自动循环设计原理和方法. 掌握电气连锁和机械连锁设计
二、实验设备
1、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两台。
2、自动空气开关一只。
3、交流接触器两只。
4、热继电器一只。
5、启动和停止按钮若干。
6、行程开关两只。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实验前要了解实验屏左侧端“电源总开关”位置。
掌握实验屏左下端“启动、停止及急停”按钮的用法,了解实验屏三相电压输出端U、V、W位置。
2、实验接线前,先按一下实验屏左下端“停止”或“急停”按钮。
切断三相交流电源。
按实验图2-1所示电动机控制线路进行安装接线,步骤如下:
a、先连接主电路如图2-1(a)所示,再连接控制电路如图2-1(b)所示,连线完毕后要认真检查。
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实验。
b、先把空气开关QS放在断开的位置上,再按“启动”按钮,启动实验屏电源,观察实验屏三相电压U、V、W有没有电压输出和指示。
若没有电压输出,检查熔断器FU是否正常。
2
c、实验中如果需要检查或调整线路,必须先断开空气开关QS,然后才能进行操作。
3
a、合上自动空气开关QS,按下按钮SB1时,KM1线圈通电并将主电路中的KM1主触
头吸合,辅助常开KM1吸合并自锁,电动机M正转。
同时串接在线圈KM2支路中的KM1常闭触点断开,使得线圈KM2无法得电------形成互锁。
b、按下停止按钮SB3,电动机M正转停止。
再按下按钮SB2时,KM2线圈通电并将
主电路中的KM2主触头吸合,辅助常开KM2吸合并自锁,电动机M反转。
同时串接在线圈KM1支路中的KM2常闭触点断开,使得线圈KM1无法得电------形成互锁。
同理按下停止按钮SB3,电动机M反转停止。
四、自设题目
(要求同学在完成上面的实验后,自己画图设计并接线实验。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电路,了解电气读图的一般规则,掌握互锁、连锁控制电路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
)
1 、在图2-1的基础上,增加按钮互锁功能,实现电动机正反转互换,完成复合连锁控制
电路设计。
2 、在图2-1的基础上、增加两个行程开关完成自动循环功能的设计
3* 、在图2-1的基础上、完成自动延时往复运动控制电路的设计。
五、实验报告及回答问题
1、实验报告内容:器件的选择,规范的图纸,电路的分析,故障的判断。
2、在图2-1的实验中,互锁是怎样实现的?
3、什么是电气连锁和机械连锁
六、预习内容
1、行程开关的作用。
画出它的对应图形符号。
2、交流电机是怎样实现正反转的?
3、什么是互锁?
3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顺序起停控制线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功能和原理,掌握器件与图形符号之间对应关系。
2、通过对电动机顺序起停控制线路的设计和实际安装接线,掌握顺序控制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提高自己设计电路和读图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
1、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两台。
2、自动空气开关一只。
3、交流接触器两只。
4、热继电器两只。
5、启动和停止按钮若干。
5、中间继电器一只。
6、时间继电器一只(通电延时型)三、设计要求
两台电机分别控制两条传输带传送物料,要求起动时,用按钮控制电机M1先起动,电机M2后起动,完成起动过程。
停车时,要求M2先停止,经延时后,M1再停止运转,完成停车过程。
工艺图画如图3-1所示
四、设计步骤和方法
1、设计之前首先要清楚生产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的要求。
2、先设计主电路:根据工艺要求确定电动机、接触器和自动空气开关的台数。
设计必要的短路和过载保护环节。
3、设计基本部分:起停按钮及自锁等基本环节;
4、设计连锁环节:根据工艺要求将相互关联的触点串联或并联。
5、设计特殊部分:延时、位置及速度等环节
6、简化设计线路:检查其动作是否无误,有无寄生电路,是否存在竞争,操作是否合理,能否进一步减少电器或触点等。
7、控制线路设计应力求安全、可靠、简单、经济,操作及维修方便。
图3-1工艺图
五、实验报告及回答问题
1、实验报告内容:器件的选择,规范的图纸,电路的分析,故障的判断。
2、自锁、互锁和连锁的关系。
3、本实验中各控制回路是如何实现互锁和连锁的?
六、预习内容
1、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它们工作原理及结构,画出它的对应图形符号
2、顺序控制的控制规律是什么.
3、什么连锁控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