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课程名称:造型设计基础
学分:2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16 实践学时:16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构成基础、机械制图、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产品效果图技法与分析、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通过学习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任
务与原则,将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产品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业产品
造型设计有关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产品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和主要程序等知识融会贯通,掌
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探求人——机——环境相互协调的设计思想,学会
一般工业产品造型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任务。

培养学生
使用不同创意与表现方法完成造型设计的能力,通过具体制作实施完成造型设计的制作。


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讨论,有意识、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教学目的为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了解工业产品
造型设计的实际运作过程,了解造型设计的方法和流程,理解技术与艺术、设计与文化的相
互关系,激发学生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的设计意识,提高视觉审美能
力,使学生具备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础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发展历史、任务和原则。

2、明确工业产品形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4、明确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和程序。

5、掌握正确的设计审美,善于观察,掌握一定的造型设计能力。

(二)能力目标
学生全面了解技术与艺术、设计与审美文化的相互关系,拓宽学生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实践操作与本理论专业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良好的观
察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造型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概述 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造型等名词所涉及的基本定义、特征以及意义等概念,对产品造型设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理解,并能够在后期的设计中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
1、设计、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
2、造型的特征与意义
教学重点:
产品造型设计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章产品造型设计演变 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产品在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设计运动与风格的概念、特征以及其影响与价值,对产品造型设计的历史有一个总体的理解。

教学内容:
1、工艺美术运动
2、新艺术运动
3、装饰艺术运动
4、现代主义运动
5、流线型
6、有机现代主义
7、组合设计
8、后现代主义
教学重点:
掌握产品造型设计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第三章造型设计基础 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练掌握产品造型基础语言的概念、内容与特征,色彩理论体系的内容,以及产品造型设计的法则以及要素,并能够在后期的设计中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
1、造型语言
2、造型色彩
3、产品造型法则
4、产品造型要素
教学重点:
造型要素的理解运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对色彩属性的了解与运用;深刻理解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法则与要素。

第四章设计思维与方法 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创意思维的基本含义,熟练掌握常用的创意思维方法,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意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创新思维基础
2、设计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创意思维的概念;掌握创意思维的基本思维方式;熟练掌握创意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在此后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

第五章产品造型设计流程 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掌握产品造型设计的设计模式与流程,并在此后的课题设计中灵活运用,培养与训练学生系统化的设计理念与意识。

教学内容:
1、产品设计流程模式
2、设计务实的一般流程
教学重点:
掌握设计的流程以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第六章产品造型设计表现 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产品造型设计的常见表现方式;掌握每种方式的特点与应用范围,提高学生对于产品表现的认识。

教学内容:
1、手绘
2、计算机辅助设计
教学重点:
了解手绘的概念,常用工具及其不同工具的特点,建立手绘意识;明确计算机辅助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软件;了解模型制作的过程及材料特性。

第七章仿生设计 8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仿生设计的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仿生设计的设计方法与应用实例,
培养学生建立仿生设计的意识。

教学内容:
1、仿生学与仿生设计学
2、仿生设计方法
3、仿生汽车造型设计
教学重点:
了解仿生设计的概念,发展趋势以及意义;熟悉仿生设计的设计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了解仿生设计在汽车造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造型分析能力。

五、教学组织与方法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述、案例分析及实践练习为主,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

此前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形态审美、手绘表达能力,本课程重在训练学生对产品造型及功能的把握,创新思维与设计方法的学习,产品设计流程的了解,通过指定功能或形态的实践作业,注重设计美学和造型训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以平时考核(课堂组织纪律、作业等)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邬烈炎编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8月
参考书目与文献:《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第2版,赵占西、黄明宇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6年07月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陈震邦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4年04月
《产品造型设计的源点与突破》温为才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5年08月
大纲制订人:段骏平
大纲审定人:牟联忠
教学院长(主任):
制订日期:2017年11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