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分析自然界里水的三种状态互相转化以及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使学生认识水
在自然界里循环运动。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自然变化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界里是永恒变化和运动的,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自然界里水的变化的归纳
概括能力。
2、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和节水爱水的环保教育
教学准备
挂图——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示意图。
(图中的箭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雨和雪的成因。
那么,降到地面上的雨水和雪融化后变
成的水会有什么变化?它们会跑到哪里去?
(学生讨论并回答。
尽量让学生充分说出看法。
)
2、讲述: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看来要完整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我们一
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
(出示挂图——自然界海、陆、空的景物示意图,无表示水的运动方向的箭头。
)(1)观察:这幅图展示了自然界中的许多景物,请先说一说这图中出现了哪些景物?
(学生回答,教师指示相应的景物。
)
(2)讨论:根据这幅图讲一讲下雨下雪后降到地面上的水最终可能跑到哪儿去?用箭
头来表示水跑的方向?
(3)讲解:下雨下雪后降到地面上的水有受热蒸发了,变成了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有
的流入江、河、湖,再流入大海;有的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形成泉水,泉水流入
小溪小河,再汇集到大江、大河、湖泊,最后流入大海。
总之,下雨下雪后降到地面上的水
有三个去向:有的“升天”了,有的“入地”了,有的“下海”了。
(4)讨论: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新的问题: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降不完,
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水?(引导学生根据图示中箭头所示水循环的过程进行讨论并交流。
)(5)讲述:地面、江河湖海、动植物身体内的水时刻都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
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随风飘动,变成雨、雪降落下来。
蒸发总在进行,天空中
便有源源不断的水补充。
(6)讨论:大海里的水为什么不会干?自然界里各地方水有什么关系?它们是怎样运
动的?
(7)总结:自然界里的水不断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中;天空中的水蒸气
不断受冷形成云,变成雨、雪降落到地面上,地面上的水又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大海。
自然界
里的水总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循环往复地运动着。
我们把这个变化过程称为:“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8)指图复述: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2、指导学生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水在自然界里循环运动。
这个循环过程说起来很复杂,要
用很多的话。
能不能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来表示水的循环过程呢?
(2)学生讨论,在纸上画示意图。
(教师巡视指导。
)
(3)交流。
(各小组派一人到黑板上画出图示,然后比较各个图的优缺点,集体修改,
形成一幅既合理又简明的图。
)
(4)在课本方框中抄录集体创造的“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示意图。
三、巩固练习
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利用“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四、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编讲一个“小水滴在自然界里的旅行记”的科学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