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部弥漫性病变高分辨率CT检查

肺部弥漫性病变高分辨率CT检查


• 4、血管与微小结节-----在连续的高分辨率 CT图上容易鉴别。 • 5、肺部血管性病变-----急慢性的肺栓塞性 病变有时和间质性肺疾病和小气道病变混淆 其典型HRCT是马赛克征,是肺血管闭塞引起 的灌注减低,代偿血流多处密度稍高。 • 6、组织学上证实有肺间质性病变但HRCT正 常-----比胸片少的多,所以有明确临床表 现。(呼吸短促、肺功能异常、无感染和肿 瘤的征象)。而高分辨率CT显示正常时,肺 组织穿刺活检是需要的。
图4、57岁,男,阻塞性细支气管炎由慢性移植排斥反应引 起,胸部X线片上无异常。 A、普通CT 肺底部有微量GGO(箭)是支气管壁的部分 容积效应。 B、同一层面的HRCT显示弥漫性柱状支扩。箭头所指处 为支扩的“印戒征”。
图9、54岁,女,特发性阻塞性的细支气管炎。 A、吸气期HRCT显示广泛柱状支扩,支气管比邻近的动 脉更粗,支扩的印戒征(箭)和马赛克稍高密度,这些都是 小气道病变的表现。 B、同上解剖层面的呼气期HRCT“予期”的肺容积缩小并 未出现,肺内依然是低密度(低衰减)表示严重弥漫的肺气 肿。只发现个别的次级肺小叶呈稍高密度(箭头)的正常肺 实质。
• 3、郎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郎罕氏细胞组织增生症,组织细胞增生或嗜伊 红细胞性肉芽肿均被认为是和吸烟有关的肺部疾病。 戒烟以后可以改善甚至治疗。病例中90~100%有吸 烟史。 吸烟者HRCT上出现囊肿及不规则结节,而且肺 上叶比肺下叶明显者,则可作出明确诊断(Tayer等) (图16)。 Travis报告48例本病病例,全部都有吸 烟史。 本病早期就出现较多的结节,随时间的推移而 继续发展(图16、17)。
• 这种网状模糊影(特别是吸烟者)会 从后部转到肺前部。而实质性病变其 密度是持续存在的。如果不注意加扫 俯卧位,又对这种肺边缘的微小肺不 张缺乏认识,就可能误认为是间质性 肺疾病。尤其是脊椎前、胸椎增生骨 赘处、肋骨骨痂处、大的食管裂孔疝 等处。(如图3-7)
图3、63岁,男,石棉肺和胸膜斑块(pleural plaque)患者 A、普通CT 10mm准直(层厚),用标准的重建算法。
• HRCT通常是在充分吸气状态下扫的, Arakawa 1998年做吸气末和呼气末HRCT 对比发现有的病人呼气末HRCT的表现更 明显。(如图8、9) • HRCT用1000~2000窗宽,-500~-700窗位 观察比较合适,依机器、胶片、个人经 验而定。
图图8、55岁,女,过敏性肺炎。 A、吸气HRCT显示少数散在的增厚的小叶间隔和“马赛克”现 象。 B、同一层面的呼气HRCT肺实质的低衰减(low-attenuation,即 较低密度)区代表多灶性双侧性肺气肿。而高衰减区代表正常的肺 在呼气期已发展成肺不张。注意支气管后壁的向内凹陷说明CT是在 呼气期扫描的。
• 4、淋巴血管平滑肌增生症
图13、58岁,男, 间质性肺炎。
肺底部HRCT显 示广泛蜂窝状改 变,表示严重的 不可逆性的纤维 化,而此种现象 如果是在胸膜下 和下叶占优,则 是间质性肺炎的 特点。
• HRCT上的GGO虽无特征性,既可以是肺泡 或小叶间隔的活动性炎症,也可以是纤维化。 Remy-Jardin1993年曾报告一组26个病人 HRCT上有广泛的GGO,对其中的37个部位 进行了活检,结果24个部位是炎症(65%), 13个部位是纤维化(35%)。值得注意的是 85%的纤维化都伴有牵引性支气管扩张或细 支气管扩张。所以说GGO中没有支扩者通常 是活动性炎症。有牵引性支扩者通常是纤维 化。而且炎症为主的GGO对治疗反应较好, 而纤维化为主的GGO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都 比较差(图14)。
二、HRCT扫描方法
• 1~2mm准直+高分辨率重建算法,薄的准 直(1~2mm层厚)减少了邻近含气组织造 成的部分容积效应。高分辨率的算法增 加了空间分辨率。多用仰卧位,有的人 选一定层面扫,有的全肺扫(1~2mm层 厚,10mm以上的间隔)。现在流行的方 式是在主A弓平面,气管隆突平面,隔上 肺底部各扫2~3层(1~2mm层厚)共6~8 层即可。出现坠积(悬垂)部位有模糊 网状影(微小边缘性肺不张)时才加扫 俯卧位。
图5、59岁,肥胖女,HRCT因太胖、噪声影响而无法诊断。 A、广泛的噪声使HRCT质量太差,无法诊断。 B、CT定位片上可提示病人太胖,总的说,一般肥胖 者增加扫描参数(管电流)后都可改善图像质量,但对过 胖者则不行。
图6、41岁,男,像肺内疾病的悬垂部阴影*。 A、病人仰卧,肺底部HRCT双侧均有界限不太清楚的GGO和 模糊的限于肺悬垂部的网状影。 B、同一解剖层面的俯卧HRCT其不透亮处已完全变清晰了, 提示A图上所出现的不透亮是微小肺不张(microateletasis) *悬垂部或下垂部(dependent)密度增高,不透亮之意。 是指血液下垂、坠积受压,使肺边缘形成微小的肺不张,所以才 造成边缘处的不透亮,胸膜下不透亮(subpleural opacity)。
图16、65岁,Langerhans’(郎罕氏)细胞组织细胞 增生症,进行性呼吸困难三年。主动脉。弓平面 HRCT呈不规则结节和囊肿混合表现囊肿在肺底部 不太严重。
图17、54岁,女,Langerhans’(郎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 症20年病史。主动脉弓平面HRCT囊肿占优。肺底部不太严 重,不规则结节所占比例少。
图图14、53岁,女,脱屑性(desquamative)间质性肺炎。 A、HRCT显示片状GGO。 B、B、内科治疗6个月后HRCT显示病变几乎都好了。
五、HRCT上异常表现的种类
• A、网状或间质性异常 1、间隔线:光滑、不规则、结节状 2、蜂窝状 3、支气管血管增厚 • B、结节状异常:粟粒状、中心小叶性、淋巴周围性 • C、衰减度的改变 • 1、 密度增高: GGO、实变 • 2、 密度减低:囊肿、肺气肿 • 3、 马赛克现象:原发于血管病变、原发于气道病变、 肺的 片状浸润性病变 • HRCT对囊性肺疾病及其与肺气肿的鉴别特别准确。对胸膜下 蜂窝状改变占优势的间质性肺炎、结节病、尘肺、结节病的诊 断,可以说除了组织病理学以外是最有效的手段。
• 2、肺气肿
为局部低密度缺少明确的壁。常见的是 中心小叶性肺气肿,见于吸烟者,并以 上叶分布为主。早期是围绕中心小叶动 脉的中心部位出现“圆形黑孔” 。以后 随着肺气肿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圆形低 密度区互相融合而不可分(图15)。 全肺肺气肿则以肺下叶占优。
图15、72岁,女,严重的中心小叶气肿。 A、主动脉弓平面HRCT示严重的气肿,正常的肺实质几 乎全被异常低密度所代替。 B、肺底部HRCT显示轻度肺气肿,表现为圆形低密度, 经常紧靠中心小叶动脉(箭)。
C
D
C、为仰卧位高分辨率扫描显示胸膜下致密影。
D、为俯卧位高分辨率扫描显示胸膜下致密影消失,证 明是正常现象。
图7、29岁,女,间质性肺炎的悬垂部阴影。 A、肺底部HRCT,患者仰卧,双侧显示肺的悬垂部有 界限不清的GGO和网状影。 B、和A 同一层面的俯卧HRCT,阴影持续存在,证明 肺实质有异常。
六、各论
• 1、支气管扩张症
HRCT已代替了支气管造影。HRCT上的表 现有其特异性。支气管管腔扩大超过同级肺动 脉的断面,有/无支气管管壁的增厚,包括钻石 戒指征。支气管周围的纤维化,使其壁更显增 厚(图4和9)。扩张支气管内可出现气—液平 面。扩张的支气管可呈囊状或线状充气结构, 有的表现为“双轨”征。
图2、HRCT上可见到的异 常表现的线条示意图。 (从上到下)肺动脉、肺 静脉、正常的次级肺小叶、 增厚的小叶间间隔、增厚 的小叶内间隔、增厚的支 气管血管核心结构(core structures)光滑、结节状、 叶间裂增厚、薄壁囊肿、 肺小叶的GGO、中心肺小 叶(ceutrilobular)牵引性 支扩、蜂窝状改变、实变。
四、应用HRCT的临床指征
• • • • • 支扩的检出和评估。 临床上可疑有肺部疾病,但胸部X线片正常。 评估病变的活动性,观察治疗效果。 选择活检的方式和部位。 对癌肿病人有肺部难以解释的症状,胸片正常 的(Sadoff报告乳腺癌肺淋巴管转移癌患者中 50%X线胸片正常),一定要进行HRCT检查。 胸片上即使显示出了异常,其特异性也比 HRCT低得多。
图12、56岁,养鸟人肺(bird-fancier’s lung)的过敏性肺炎。 A、后前位胸部X线片,初始报告正常,仔细看中下肺模 糊稍高密度。 B、胸片后1小时HRCT显示广泛GGO和稍融合的区域内 可见不太清楚的中心小叶结节,除此以外,还有播散性次级 肺小叶的气肿(箭)。
肺纤维化的后期HRCT上有蜂窝状改变(图13)。 代பைடு நூலகம்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二、容易引起误解的HRCT表现
• 1、运动伪影:产生假阳性表现,假GGO,假 支扩,假双重叶间裂。假支扩是肺动脉血管搏 动在血管周围形成类似支扩的平行血管影。特 别是邻近左室、主动脉区。但不是每层连续同 样显示。 • 2、太窄的窗宽,太低的窗位-----可使支气管壁 假增厚,肺内假GGO。 太宽的窗宽------使囊性病变和透亮度增加显 示不清。另外不同的窗宽、窗位的HRCT不好 比较,会导致病变改善或进展了的错误印象。
在HRCT上可以看到的异常表 现用线条表示如图1、2
图1、次级肺小叶 (secondary lobule)的线 条示意图。肺小叶的边界 是小叶间隔。每个小叶的 中央是一呼吸细支气管和 肺动脉(蓝)。肺静脉 (红)则走行于小叶间间 隔内。淋巴管(绿)是在 叶间间隔和支气管血管带 (bundles)围绕的中心间 质内。(从上到下)肺静 脉、呼吸细支气、脏层胸 膜、小叶间间隔、肺动脉、 淋巴管。
图9、54岁,女,特发性阻塞性的细支气管炎。 A、吸气期HRCT显示广泛柱状支扩,支气管比邻近的动 脉更粗,支扩的印戒征(箭)和马赛克稍高密度,这些都是 小气道病变的表现。 B、同上解剖层面的呼气期HRCT“予期”的肺容积缩小并 未出现,肺内依然是低密度(低衰减)表示严重弥漫的肺气 肿。只发现个别的次级肺小叶呈稍高密度(箭头)的正常肺 实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