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考试整理一:填空(1*20=20分)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
鲍姆伽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被称为“美学之父” 。
主要著作有《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美学》《形而上学》等。
2、“三”的概念:⑴黑格尔三段论:象征型艺术(例如建筑,形式大于内容)、古典型艺术(雕像,内容与形式完全统一)、浪漫型艺术(绘画、音乐、诗,形式小于内容)⑵席勒游戏说的三个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和游戏冲动⑶悲剧艺术发展三个阶段: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存在悲剧⑷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和埃斯库罗斯。
3、审美形态的生成要素:审美形态与语言符号、审美形态与思维方式、审美形态与历史背景、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
4、中国的四个审美形态:神妙、气韵、中和、意境5、西方审美形态的两类型:顺向:优美、崇高、喜剧逆向:丑、荒诞、悲剧6、西方最基本的六种审美形态,呈现为两种类型:1)、优美、崇高和喜剧,属于顺向肯定性审美形态,是人生样态、审美境界和审美风格的正面的和积极的感性凝聚。
2)、丑陋、荒诞和悲剧,属于逆向否定性审美形态,是人生样态、审美境界和审美风格的负面的和消极的感性凝聚。
7、如果依据人类最能表现出它们的民族来加以命名,我们可以分别称它们为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力量。
即双希文化: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8、审美形态是审美活动中特定的人生样态、审美境界、审美情趣和审美风格在历史中的形式沉积和逻辑分类。
9、荣格认为感觉、思维、情感、直觉是四种基本心理活动10、审美发生理论包括:游戏说、生命本能说、巫术说、劳动说11、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按时间阶段来划分,可分为西方古典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
12、王国维美学思想代表作《人间词话》构建以“境界”为核心范畴的美学体系。
三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二:名词解释(2*5分=10分)1、美学: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是将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客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存在和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
2、意境:意境是客观景物经过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熔铸,凭借艺术家的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美的境界。
是情与景的结晶。
是情与景的结晶。
3、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审美活动中特定的人生样态、审美境界、审美情趣和审美风格在历史中的形式沉积和逻辑分类。
三:简答(3*10分=30分)1、崇高的特征。
答:一、基本特征是突出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冲突。
二、从审美形式上看,崇高表现出宏伟、雄浑、壮阔、粗糙、强劲甚至野蛮、怪异的特点。
三、崇高的审美体验特征是痛感中的快感,惊叹感中的自豪感。
2、优美的特征。
答:一、整体的和谐感(根本特征)二、纯粹的自由感三、充分的形式感四、内在的宁静感3、悲剧的特征。
答: 1、从审美主客体关系角度看,是主体与客体处于严重对立状态,主体被客体所压倒,主体合目2、从审美意象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看,悲剧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族类之4、喜剧的特征。
答:1、从审美主客体角度看,是主体已经压倒客体,客体现实在已经成为矛盾次要方面而成为可以摆弄的存在,而客体现实仍然要坚持其存在,这就暴露出其虚张声势而成为可笑。
2、从审美意象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来看,喜剧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调和”。
5、荒诞的特征。
答:(1)形式的碎片化和怪诞(2)内容的平面化和无中心(3)主体的零度化和无力感6、审美的当下性和历史性生成。
答:⑴审美的历史性生成问题,体现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美在审美中生成——美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得以呈现,亦即才现实地生成。
二、美在审美中发展——美的发展过程即审美活动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
⑵审美的当下性生成:一、审美是感性整合理性的活动二、审美是一种情感反应或反映三、审美是感悟四:论述(三选二,2*20=40)1、崇高和优美的区别。
(康德/王国维的话的分析)一、空间上的小与大。
A.优美的事物一般体积较小、规模较小。
B.崇高的事物一般体积巨大、气势宏伟。
二、时间上的慢与疾。
A.优美的事物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
B.崇高的事物则是疾速的、奔腾的、趋于动态的。
三、形式上的柔与刚。
A.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等形式美法则,多曲线不露棱角,多圆形不显生硬,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声音柔和而不刺耳。
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精美。
B.崇高的事物却常常有意地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形式美法则,各个部分很不协调,显得突兀、怪诞、凶猛,甚至有意包含一些丑的因素,让人首先压抑、不快、畏惧、痛苦,然后才提升转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四、力量上的弱与强。
A.优美的事物不呈现主体和客体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主客体双方的平衡、统一、和谐、安宁,强调力量的平衡和稳定,追求一种阴柔之美。
B.崇高的事物则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尖锐对立和严重冲突,充满了动荡与斗争,强调力量巨大与气势磅礴,追求一种阳刚之美。
总结: 一、优美,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
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
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
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二、崇高,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
在审美类型中,崇高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
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
客体企图以巨大的气势和力量压倒主体,主体在严峻冲突中更加激发自身的本质力量与之抗争,最终战胜与征服客体,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比在优美事物中更加充分的显现。
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
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而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二曰壮美。
”“若吾人与审美对象无利害关系,又毫无生活之欲存在,则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
若此物大不利于吾我人,而吾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康德的崇高论康德指出,优美是不涉及概念的,在形式上合乎主观目的性的愉快,崇高却是一个理性概念的表现。
崇高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的崇高”,指事物数量或者体积的无限巨大,如崇山峻岭、大海、天空;一种是“力学的崇高”是指事物力量或者能量的无限巨大,如火山的爆发、暴风骤雨。
生命力阻碍——生命力爆发——克服阻碍带来崇高感。
康德认为,在欣赏崇高事物的过程中,第一个阶段是恐惧、拒绝、痛苦,这是由对象的“粗野”造成的;而后一个过程则是愉快,是由于审美的主体战胜了恐惧感后,是人自我的理性力量得到尊敬的一种体现。
康德在《论崇高感与优美感》指出了优美与崇高的区别:“这两种情操都是令人愉悦的,但却是以非常之不同的方式。
”“崇高使人感动,优美则使人迷恋。
”“崇高必定总是伟大的,而优美却也可以是渺小的。
崇高必定是纯朴的,而优美则可以是着意打扮和装饰的。
”“真正的德行只能是根植于原则之上……这些原则不是思辨的规律而是一种感觉的意识,它就活在每个人的胸中……我相信,如果我说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那么我就概括了它的全部。
……惟有当一个人使他自己的品性服从于如此之广博的品性的时候,我们善良的动机才能成比例地加以运用,并且会完成成其为德行美的那种高贵的形态。
”黑格尔把崇高与古代的象征型艺术联系起来。
象征型艺术的特点就是内容压倒形式,有限的感性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内容,从而造成了艺术形象的变形与歪曲。
他认为是在有限的形式当中显现了理念的无限的力量,崇高感因此产生。
在他看来,崇高就是理念压倒形式,因此,绝对理念就是崇高的本质。
】2、论述悲剧(结合具体的作品)答:悲剧性的涵义:1、价值毁灭和内在伤害2.历史必然和法则启示3.悲情、道德感和净化特征:1、从审美主客体关系角度看,是主体与客体处于严重对立状态,主体被客体所压倒,主体合目的性实践在主客观条件限制下遭受必然的牺牲与失败。
2、从审美意象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看,悲剧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族类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对立对抗,是目的性面对规律性、善面对真时所遭受的内在伤害。
悲剧性的涵义:价值毁灭和内在伤害;历史必然和法则启示;悲情、道德感和净化意义: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3、悲剧和喜剧的区别。
(结合自己看过的作品)这世界对于思考者是喜剧,对于感觉者却是悲剧。
悲剧和喜剧的基本区别在于,喜剧主要诉诸理智,而悲剧则触动感情。
鲁迅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而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喜剧定义:1、狭义的喜剧限于指代一种艺术类型和戏剧体裁,与作为艺术类型和戏剧体裁的悲剧相对。
2、广义的喜剧则是一个美学范畴,它是包括从现实到艺术审美的非常广泛的一种审美形态,与作为美学范畴和审美形态的悲剧相对,属于顺向肯定性的审美形态。
喜剧的特点: 1、寓庄于谐 2、表演夸张 3、讽刺和幽默喜剧的特征: 1、从审美主客体角度看,是主体已经压倒客体,客体现实在已经成为矛盾次要方面而成为可以摆弄的存在,而客体现实仍然要坚持其存在,这就暴露出其虚张声势而成为可笑。
2、从审美意象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来看,喜剧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