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库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库

《混凝土材料应用》习题库一、选择题1.凡( )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

A.反应时间B.水化时间C.初凝时间D.终凝时间2.凡( )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A.反应时间B.水化时间C.初凝时间D.终凝时间3.水泥实验室温度为(),相对湿度不低于(),养护箱的温度为()。

相对湿度不低于()A.20℃±2℃、50%、20℃±1℃、95%B.20℃±1℃、50%、20℃±2℃、95%、C.20℃±2℃、50%、20℃±1℃、90%D.20℃±2℃、50%、20℃±1℃、95%、4.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因素主要有:()A、熟料中氧化镁含量B、熟料中硅酸三钙含量C、水泥的细度D、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5.通常水泥颗粒的粒径在( )μm范围内。

A.7~200 B.7~150 C.8~200 D.8~1506.影响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的因素有( )。

A.石膏掺量B.养护时间(龄期) C.加水量D.温度和湿度7.自加水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开始有一定结构强度所需时间为( )A.反应时间 B.水化时间C.初凝时间D.终凝时间8.水化放热量的大小与( )因素有关。

A.放热速度B.熟料的矿物组成 C.水泥细度D.加水量9.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即为( )不良。

A.反应B.硬度 C.坍落度D.体积安定性10.选用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是( )。

A.硬度B.坍落度 C.强度D.体积安定性11.自加水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时间为( )。

A.反应时间B.水化时间 C.初凝时间D.终凝时间12.硅酸盐水泥的运输和储存应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超过()的水泥须重新试验。

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一年13.根据3d,28d的强度将硅酸盐水泥分为三个强度等级,即( ) A.22.5 B.32.5 C.42.5 D.52.5 E.62.5 14.硅酸盐水泥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不适用于( )。

A.房屋结构B.大体积 C.桥梁结构D.耐高温 E.海工结构15.水泥胶砂3天强度试验应在()时间里进行。

A.72h±30min B.72h±45min C.72h±1 h D.72h±3 h16.水泥实验室温度为(),相对湿度不低于(),养护箱的温度为()。

相对湿度不低于()A.20℃±2℃、50%、20℃±1℃、95%B.20℃±1℃、50%、20℃±2℃、95%、C.0℃±2℃、50%、20℃±1℃、90%D.20℃±2℃、50%、20℃±1℃、90%、17.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中一般情况以()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实验结果。

A 、3 B、4 C、5 D、618.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具有良好的( ),便于施工,以保证能获得良好的浇筑质量。

A.和易性B.保水性 C.流动性D.黏结性19.水泥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前,称为( )。

A.石灰拌合物B.砂石拌合物 C.水泥拌合物D.混凝土拌合物20.工地上常用( )的方法来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

A.抗压试验B.维勃稠度试验 C.灌人度试验D.坍落度试验21.在混凝土中,砂、石称为( ),起( )作用。

A.骨料润滑B.集料骨架C.粗骨料支撑D.细集料填充2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单位体积用灰量B.单位体积用水量C.单位面积用灰量 D.单位面积用水量23.拌合物拌制后,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变得干稠,且流动性( )。

A.减小B.增大 C.不变D.不能确定24.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 )的百分率。

A.石总质量B.灰总质量 C.砂、灰总质量D.砂、石总质量25.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以( )表示,单位为( )。

A.ft N B.fcu N/mm2 C.fcu N/mm3 D.fst MPa26.拌合物的和易性也受温度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拌合物的流动性也随之( )A.降低B.升高 C.不变D.不能确定27.在硬化前,水泥浆与外加剂起( )作用。

A.润滑B.支撑 C.骨架D.填充28.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 )。

A.1/10~1/15 B.1/10~1/20 C.1/15~1/20 D.1/20~1/25 29.一般以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倍为宜。

A.1.0~1.5 B.1.5~2.0 C.1.0~2.0 D.1.5~2.530.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 )。

A.集料B.养护温度和湿度 C.水泥中Ca(OH)2含量D.龄期 E.水泥强度与水灰比31.下列选项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和促进强度发展的措施有( )。

A.采用高强度水泥 B.采用快硬早强型水泥 C.加强养护D.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动成型E.不允许掺加外加剂32.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BLT 50081--2002),制作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边长为( )。

A.150mm B.70.7mm C.100mm D.200mm33.混凝土在所处环境及使用条件下经久耐用的性能称为( )。

A.混凝土的抗冻性 B.混凝土的抗侵蚀性 C.混凝土的耐久性 D.混凝土的抗渗性34.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 )标准值来确定的。

A.圆柱体抗压强度 B.立方体抗压强度 C.棱柱体抗压强度D.劈裂抗拉强度35.混凝土抵抗水、油等液体在压力作用下渗透的性能称为( )。

A.混凝土的抗冻性 B.混凝土的抗侵蚀性 C.混凝土的耐久性 D.混凝土的抗渗性36.在结构设计中抗拉强度是确定( )的重要指标。

A.混凝土强度B.混凝土抗侵蚀性 C.混凝土耐久性 D.混凝土抗裂度37.抗冻等级( )以上的混凝土简称抗冻混凝土。

A.F40 B.FS0 C.F60 D.F7038.非荷载型混凝土变形是由( )因素引起的变形。

A.物理B.化学 C.物理化学D.不能确定39.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 )表示,其强度划分为( )个等级。

A.C 十四 B.M 八 C.MU 十D.P 十六40.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称为( )。

A.徐变B.瞬变 C.压应变D.拉应变41.抗渗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 )。

A.抗冻性B.抗侵蚀性 C.耐久性D.抗冻性和抗侵蚀性42.混凝土的碳化作用是C02与水泥石中的( )作用,生成CaCO3和水。

A.Ca(OH)2 B.NaOH C.KOH D.CaO43.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 )来表示,其抗渗等级分为( )个等级。

A.C 三B.M 六 C.MU 四D.P 五44.混凝土的( )是指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能。

A.抗冻性B.抗侵蚀性 C.和易性D.耐久性45.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 )来表示。

A.C B.M C.F D.P46.拌合物的流动性常用( )来测定。

A.坍落度试验B.抗压试验 C.抗裂度试验D.灌入度试验 E.维勃稠度试验47.配制普通混凝土常用的水泥有( )。

A.铝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D.硅酸盐水泥 E.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48.当混凝土所处的环境中含有侵蚀性介质时,要求混凝土具有( )能力。

A.抗渗B.抗反应 C.抗氧化D.抗侵蚀49.混凝土内水泥中的( )含量较高时,它会与集料中的SiO发生反应,并在集料表面生成一层复杂的碱一硅酸凝胶。

这种凝胶吸水后,体积膨胀,从而导致混凝土胀裂,这种现象称为碱一集料反应。

A.Ca(OH) B.碱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D.不能确定50.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它包括的内容有( )。

A.流动性B.粘聚性 C.稳定性D.保水性 E.黏结性51.配制混凝土对粗集料的质量要求包括( )。

A.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B.碎石和卵石中泥、黏土块和有害物质含量C.强度及坚固性 D.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 E.粗集料的强度52.配制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集料有( )。

A.中石B.碎石 C.卵石D.大石 E.石子53.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 )。

A.单位体积用水 B.水泥品种细度和集料特性的影响 C.砂率的影响D.单位体积用灰量 E.外加剂、掺合料、时间和温度的影响54.普通混凝土由( )组成。

A.水泥B.水 C.集料D.土 E.外加剂55.配制混凝土对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包括( )。

A.砂的坚固性B.碱活性集料 C.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D.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E.砂的强度56.砂按其形成环境可分为( )。

A.河砂B.海砂C.山砂D.湖砂E.泥砂57.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含( )。

A.抗渗性B.抗水化作用 C.抗碳化反应D.抗冻性和抗侵蚀性 E.抗碱一集料58.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 )。

A.干湿变形B.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C.温度变形D.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一徐变 E.碳化收缩59.混凝土的变形主要分为( )。

A.非荷载型变形B.荷载型变形 C.非自重变形D.自重变形 E.永久变形60.下列选项属于侵蚀性介质的有( )。

A.软水侵蚀B.硫酸盐侵蚀 C.重水侵蚀D.镁盐侵蚀与碳酸盐侵蚀 E.强酸与强碱侵蚀61.非荷载型混凝土变形包括( )。

A.塑性收缩B.化学收缩 C.碳化收缩D.干湿变形 E.徐变变形62.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 )有关。

A.密实度B.内部孔隙的大小 C.水的用量D.内部孔隙的构造 E.水泥用量63.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一般是指( )。

A.Ca(OH)2 B.NaOH C.KOH D.Na2O E.K20 64.当坍落度为12cm的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成型时,采用()方法成型。

A 振动台法B 人工插捣法C 二者兼用65.混凝土拌合物应在15分钟内成型完,对于成型试模尺寸为150×150×150mm3的混凝土试件,应分()层插捣,每层插捣()。

A.3,25 B 2,25 C 2,27 D 3, 2766.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采用的方法()A.沉入度法 B 压入法 C 贯入阻力法 D 震动法67.采用相对用量法表示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以()为1,按“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表示。

A、细集料质量B、粗集料质量C、水的质量D、水泥质量68.原材料确定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A.水泥用量B.水灰比C.骨料的质量69.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应连续均匀加载,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加荷速度应为()A.0.2-0.5MPa B 0.3-0.5MPa C 0.5-0.8MPa D 0.8-1.0MPa70.坍落度小于()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