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信息“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概要
课题名称: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教育科学信息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审批:教育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
课题编号:立项号
总课题组成员:
阎立钦教授国家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原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教案教材专家。
郑日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博导、中高考研究专家。
莫景祺博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案处处长
李亚平博士课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主持专家、题秘书长兼课题执行组长。
张景鹏研究员北京教育考试研究院考试评价研究组副组长
何兴才研究员课题学习技术平台研发组长:思学通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学校教育网技术平台研发部主任等。
李春雷北京大学网络课程中心专家、个性化学习平台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
陈朝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博士、评选为第四届全国改革创新优秀校长,个性化教案实践者。
现就子课题(实验基地区、校)申报选题,下发课题概要及选题指南。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旨在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改变教师教案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如通过平台数据为学生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学习计划,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指导学生正确学习;根据平台学生情况反馈进行课程分层设计,自动生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课程内容;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应配备符合目前学习能力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题是一次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技术,在学习方式和教案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我们在湖北、四川选择实验点学校。
、本课题提出的基于个性化学习信息平台是凸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实验中将使个性化教育教案理论和教案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个性化理论对教案的指导作用,面向每一位不同个性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各有所获,课题实验范本在中小学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本课题能够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在学科课堂教案中有效应用。
在课堂教案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关键在于构建个性化的课堂教案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融入整体的课堂教案系统之中,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案模式服务。
如何充分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
特点和作用,并与各学科课堂教案结合起来,是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案整合的需要,也是探讨新型教案模式的需要,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和学科教案改革所面临的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紧迫任务。
本课题将提供样本范示。
二、研究假设
本课题以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为突破口,实现教师教案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如通过平台反馈数据定制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计划,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指导学法;根据平台学生差异反馈进行课程分层设计,分类教案,因材施教;平台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考试的评价需求,相应配备符合目前中高考模拟考试检测评价系统等。
应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生个性化学习平台,创造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教案活动的诸要素稳定而又简约的个性化教案模式,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并在教案实践中,通过信息化教案理论的支撑,运用范围及其环境要求精准学生学和教师教活动的指向性,进而以整合教案的模式和策略推广应用以带动教案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特征与创新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目前众多学习平台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的现状,通过在教案中应用本课题研究的具有个性化学习功能的学习平台,改进传统教案模式,真正把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与教案实践对接;实现教师在教案中、在课堂上、在一切教育的时空中,由过去关注学科本位转到关注尊重每一位学生,教案活动以促进每一位不同学习者个性发展为终极目的,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并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基于网络化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学生学习平台和教师教案模式。
四、研究内容
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数据,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比对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风格、登录情况、测试结果、及时反馈,及根据测试结果预测学习中薄弱的知识等,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全面、更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
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概念图
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功能,提高教案效率研究——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个性化教案模式”,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把学生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进行可视化分析,再与学习者参加平台学习过程产生的利于促进教案效果的数据结合起来,预测设置适应学习者个性的课程和教案方法,提高教案效率。
学习平台应用功能图
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功能,教案交互方式的研究——教案交互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平台提供各种方式给学习者进行解惑答疑,促进学习的交流和提供向他人学习的机会。
例如:,讨论区,实时答疑、互评等功能,方便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开展充分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模块功能研究,如
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相关数据建库研究
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实时答疑互动研究
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学习测评模块研究
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学习反馈模块研究
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讨论区研究等
五、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思路与方法
、对比实验研究法:实验过程中,确定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实验班与对比班,其中实验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案,对比班利用常规的教案方法进行教案,将实验班的教案效果与对比班的教案效果进行对比。
、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教师的实践经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调查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生行为表现变化情况的实验数据。
、观察法:不定期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情感倾向进行观察,发现学生的变化情况。
、个案分析法:对一些典型的学生进行个别分析
(二)技术路线与实验步骤
技术路线:根据学习平台目前存在的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加强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创造教师个性化教案模式,注意教案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案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建立自主式、合
作式、研究式的课堂教案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信息化教案环境,优化教案过程,改进学习方式,针对不同的探究性学习类型,深入开展多轮行动研究
进行循环的行动研究,五个阶段连城线路点。
即: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验——过程观察——总结反思。
六、专家团队
本课题是教育部要求进行的课程改革中的一项实证性研究,期待在个性化学习实验、应对学习考试方面有新的突破,在全国示范。
因此组成全国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
阎立钦国家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原主任、中央教科所原所长
田慧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余祖光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原副所长
郭永福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
陈庆贵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校教育研究部原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委员会主任莫景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案处处长、教育博士
张广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价处副处长、教育博士
郑日昌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博士生导师、考试研究专家
李亚平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主持专家、教育学博士
何兴才中国学校教育网软件研发中心主任、教育技术博士
张景鹏北京教育考试院考试命题评价专家、教授
陈朝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全国第四届改革创新优秀校长,个性化教案实践者
陈健刚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原北大附中校长、中高考专家
(同时在实验学校选拔一批校长为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术专家委员并颁发证书)
七、总课题组主要职责
、负责对课题实验学校的申报进行审核,给申报立项单位授国家级实验学校铜牌;
、视实验学校校长研究能力,经课题专家委员会批准,授专家学术委员证书;
、指导学校实验方案的制定、帮助实验区校中期阶段总结深化实验和后期课题结题;
、组织实验区、校的干部教师培训;联系教授、专家到学校听课、参加教育教案实践活动,与教师、学生、家长零距离接触,对话互动;
、提供最新的教育教案的信息资源,特别是应用于课程改革中的信息;
、应学校邀请,选派专家担任实验区校专家组成员;
、每年一次学术年会,推荐参加课题组优秀成果评选,免费表彰先进实验校(区)、先进实验教师、优秀科研校长、优质教育成果并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