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研究资环学院09生师彭秀欣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检索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主要检索信息技术对于传统的基础教育影响越来越大,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资源剧增,成为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重点。

本文分析了《网络信息检索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

关键词:改革、现状、网络,优化、发展。

正文: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世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新的发展时代。

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带来信息传递和利用方式的改变,而且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途径。

利用计算机从网上获取信息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检索方式,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已向文献检索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引进网络信息检索新内容,并逐步建立起以网络信息资源及其检索为核心的新体系。

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已成为大学生急需学习的内容,所以,网络信息检索应成为高校文献检索课的重点,网络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种类繁多,但由于信息过于庞大和分散,且变化十分快,给网络信息检索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教学难度。

网络信息检索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网络多途径获取各种专业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网络信息意识。

网络信息检索的教学应围绕这个教学目的,紧扣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用性,针对各学科专业的实际需要,选用重要而实用的核心资源。

信息检索课教学的重要作用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检索技能的提高主要是靠对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并通过举一反三的训练,增强学生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Internet概述(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Internet在中国、Internet的连接方式、TCP/IP、Internet的域名等);Internet的网络功能(E-mail、Telnet、FTP、Gopher、NetNews、BBS、WWW及其浏览器等)。

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学会网络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现状: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主要是由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再由老师指导实习。

(一)师资队伍薄弱,素质不高文献检索课一般挂靠图书馆,长久以来,文献检索课教学队伍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图书馆员兼职教学情况普遍、教师专业结构单一,教师数量少、素质不高。

文献检索课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课程,没有相应的学科体系做支撑,为此不论图书馆专兼职老师都无法将其提高到专业和学科的高度来进行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

高校文检课的师资主要由图书情报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的人员组成。

前者具有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而缺乏足够的其他专业知识,课堂教学容易偏重图书情报知识的讲授和检索知识的灌输,而难以针对具体专业特点开展案例教学;而后者则由于未受过图书情报知识的系统教育,对文献检索理论中较抽象的概念很难讲深讲透。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单一束缚了与专业课程结合的实施。

(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本科院校都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由于是公共选修课,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

其主要原因是有些学校领导对课程认识不足,认为文献检索只是一种单纯的查资料的手段,并未认识到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陈旧,教材选择不当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体系已经显得十分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而目前国内文献检索课教材质量相对偏低,内容雷同多,缺乏权威性。

大部分的文献检索教材用大量篇幅来介绍文献检索历史、文献资源、手工检索、特种文献等,理论和概念的内容过多;而在现今主要使用的机器检索方面,如数据库检索、网络资源检索的内容则很少。

(四)课程建设不规范,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图书馆不是教学单位,加之很多学校没有成立文献检索课教研室,故此文献检索课在课程管理上一直不规范,许多学校都没有纳入教务处正式的教学管理体系。

由于高院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手段比较单老师一味地讲课,没有使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学生听课没有兴趣、效果不好。

未来发展:网络信息检索教学宜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方式,这是由网络信息检索的教学内容所决定。

网络信息检索的许多内容,如网络数据库检索的操作变化过程是很难在课堂上用语言来表述清楚的,若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环境、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有利条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趣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国内外网络数据库、网上各种搜索引擎的操作方法、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等的检索方法,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

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1)可利用PowerPoint制作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趣直观的幻灯片,进行单向式网上教学;若有条件可直接上网,进行?实情实景的讲解,这是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的最好方式。

数据库检索界面的显示、按钮的功能、书写提问式、选项的限制、逻辑关系的确定、点看相关的链接、利用词表及索引、联机帮助、不同检索策略的检索结果的比较、结果的保存及输出,数据库的这些功能只有在动态的条件下才能很好地体现。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2)对某些检索费用比较高的联机数据库,可制作一些模拟软件模拟其检索流程与步骤,利用多媒体教室,通过大屏幕投影,老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掌握检索技巧。

(3)可制作CAI课件,供学生自学时使用或随时参考。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文献检索课老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电子版,然后送上校园网,学生可在教室甚至宿舍里通过终端调出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突出重点、难点,以点带面,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典型检索工具或数据库的介绍。

对于不同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应进行比较、归纳,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教师在授课时应采用“引路者”的教学方法,多举实例,可以往毕业生毕业设计课题挂钩,经与学生一起细致地分析研究,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检索工具和数据库,采用不同的检索方法和手段对同一课题进行检索。

这种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同一课题贯穿课程学习的始末,为学生获取某一专题资料指明途径和方法。

经过“引路者”的训练,学生在实习信息检索课教学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在网络环境下,构成信息检索课教学信息化资源的要素主要有信息化相关人员(教师、学生、教育技术人员、教育管理人员)、信息检索课教学设施、信息检索程、信息检索技术应用“1等几方面。

这些要素的运动和变化全面推进了信息化相关人员的能力建设、信息检索课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检索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以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检索课教学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来论证信息检索课教学信息化资源的构成要素、各阶段的推进目标和实施策略。

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动态的条件下很好地展现出来。

把“网络信息检索”课设置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高校历来是信息用户教育的中心.高校图书馆是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来实现。

而国家教育部于1984年就发文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

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必须制订详细的教育计划。

使这一教育任务能有的放矢地进行。

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应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教育,并与大学生专业学习各个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对低年级学生大力开展图书馆入门教育。

向学生宣传图书馆在大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对高年级学生开设“网络信息检索”这门课程。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网络检索技能.信息检索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

教师要尽可能增加机检实习的学时,并不断优化实习环境,应重视实习环节的教学与辅导,应安排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练,满足上机实习的要求。

实习内容主要是校园网上的本校数据库和Internet上的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

实习时,应要求学生对本校购进的中外数据库、常用的综合性搜索引擎、专业性搜索引擎等作重点练习,并对网上分布的其他类型相关资源,如专业性信息导航系统、专利信息、标准信息、相关论坛等按其网址作以广泛的浏览,以增加学生对网上专业性信息资源分布的感性认识。

教师可在机上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演示检索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学生也在自己的机器上进行同步操作,这样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和锻炼技能,教学效果会大为提高。

实习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解决学生在检索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就课题本身进行探讨,对其中的检索词、检索式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网络信息检索具有快速、全面、准确的特点,它对检索策略的制定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应着重教授学生加强检索策略的规划,合理确定检索标识,选择检索入口,恰当组织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提出表达式。

实习要体现文检课的特色,不要把网检课变为纯粹的网上冲浪,应突出网络检索的优势。

在实习过程中,必须密切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如学科前沿动态、毕业设计课题等,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检索到大量学科专业信息,以利于专业论文的撰写。

由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好地体现信息检索的价值。

加强机检实习,提高信息检索操作能力信息检索和网络利用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上机、上网实习是学好信息检索课的重要途径。

为此,要抓住校园网建设的机遇,建立能够满足全校检索课教学实习需要、适于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利用教学需要的实习室。

技术上,注意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引进购置的各类光盘数据库要注意选用网络版,还要注意光盘塔网络的通用性,以便能在同一套设备上运行。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围绕自选课题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类工具及计算机系统来检索与课题有关的文献。

使学生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增强现代信息素养,适应现代化信息服务环境,达到熟练掌握网络信息的获取技能的目的。

一.加强从教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学水平信息检索课是传授最新知识、最新技术的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知识更新频度,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外语基础,又要有计算机网络知识和信息意识。

任课教师要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践技能,广泛收集、阅读、积累有关信息网络方面的资料,不断提高信息网络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掌握最新教学方向及教学方式。

另外,还要时常关注网络动态,了解用户信息需求。

总之,搞好网络环境下高校用户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教育,促进信息检索课的深入发展与研究,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高校应该不断加强和改进用户的信息检索教育,创造一切条件,促进广大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