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选择题试卷

部编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选择题试卷

部编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选择题试卷一、选择题1.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便利的交通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荒漠④气候湿热⑤水源充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2.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A.当年的降水量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C.各年的降水量都是568毫米D.多年平均降水量3.下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4.“三月的横断山区,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百花争艳”,说明气温分布受()影响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5.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A.亚洲和欧洲B.亚洲和非洲C.亚洲和大洋洲D.非洲和欧洲6.某大学学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中国科考船“雪龙号”远赴南极,登陆难言岛参与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工作,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考队从中山站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大西洋B.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W,75°S)C.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此时菏泽市昼短夜长D.图中箭头指示了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8.读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9.当地球上的太阳光照如下图所示时,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0.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大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11.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A.3千米B.30千米C.6千米D.60千米12.韶关乳源必备瑶寨的传统居民(如下图)与我国下列传统居民最为相似的是()A.新疆泥砖平顶屋B.北京四合院C.陕西窑洞D.湘西吊脚楼13.下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A.中高纬度地带B.中低纬度地带C.平原盆地地带D.温和湿润地带14.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15.下列关于世界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乡村、城市聚落的差异,与劳动生产方式关系不大B.中东地区居民属于白种人,使用阿拉伯语C.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欧洲D.凡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便为发达国家16.下列能解释“酷寒的南极大陆下沉睡着万顷煤田”这种现象的是A.大陆漂移B.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D.植被迁移17.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18.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高寒B.冷湿C.干旱D.湿热19.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错误的是()A.“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因素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势因素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海陆因素发生20.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21.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东南亚的房屋多平顶,墙壁厚,窗子小B.长春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C.雨衣在新教吐鲁番盆地销售量很好D.印度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看球赛22.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俄罗斯和卡塔尔举办。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区域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俄罗斯——白种人英语基督教B.俄罗斯——黄种人俄语基督教C.卡塔尔——白种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D.卡塔尔——黑种人阿拉伯语基督教2、近几十年来,卡塔尔出现外籍人口大量迁入的现象,导致人口增长迅速,主要原因是()A.该国是伊斯兰教的创始国,吸引着伊斯兰教徒大量涌入B.该国战乱不断,需要大量的军人C.该国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D.该国石油资源丰富,资源开采需要大量劳动力2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

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A.15°E, 23.5°N B.45°W, 23.5°SC.15°E, 23.5°S D.45°W, 23.5°N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24.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某中学,在入学通知书上,学校提供了两幅地图供参考,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两幅图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的内容比乙图详细B.甲图表示的范围小C.乙图中校门在教学楼的东北方向D.乙图的比例尺大2、家住医院附近的小李骑自行车去学校报到,他在公路上的行驶方向是()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西南向东北3、在比例尺为1:10000的乙图上,测量田径场的长度为4厘米,那么田径场在地面上的长度为()A.0.4千米B.4千米C.40千米D.400千米25.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对甲图和乙图中所标注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A.20°E B.30°WC.60°N D.40°S2、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由大到小再增大B.逐渐增大C.逐渐变小D.由小变大再减小26.“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2、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27.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旅行爱好者,最近从网上发来一张旅行时拍摄的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小明的爸爸拍摄的是哪一民族的生活场景()A.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B.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D.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2、当地人聚居在长屋里与当地哪一因素有关()A.炎热干燥B.严寒多雪C.气候湿热D.河网密布28.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两地降水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处于同一纬度,降水相同B.①地降水比②地多C.①地降水比②地少D.无法判断两地降水多少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A.纬度位置B.季节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29.下图是某平原及其近海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正确的是A.本地正处在冬季B.B点气温低于同纬度D点气温C.本地区位于北半球D.本地区位于南半球30.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A.优B.良C.中度污染D.重度污染31.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及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气温最低月为12月C.终年严寒D.夏季高温,冬季低温2、乙地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降水均匀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在夏季D.年降水量稀少32.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A.800米B.3200米C.1200米D.2000米33.当海拔为50米的山脚气温为18.6°C时,1500米的山顶处气温为___°C()A.18.6B.18C.12.6D.9.934.读某品牌汽车说明书,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B.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C.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D.金融危机促进经济走向分裂35.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A.亚洲、非洲B.非洲、大洋洲C.非洲、南极洲D.南美洲、南极洲36.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A.寒冷B.高寒缺氧C.炎热干燥D.湿热37.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即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被称为()A.大陆B.大洲C.半岛D.岛屿38.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B.测量气温时温度计应直接放在太阳光下C.南半球陆地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D.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39.地图三要素是指:()A.图名、比例尺、注记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40.读六安市某日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约是A.15.7℃B.16.2℃C.14.6℃D.21℃2、图中数据哪一个可能是午后2时测得的数据?A.8.7℃B.13.2℃C.23.6℃D.17.4℃【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以上五个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包括便利的交通,平坦的地形和充足的水源,高山、荒漠和气候湿热都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故选C。

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不是指当年或是某一年的降水量,更不是每一年都是相同的,故选D。

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上的四大洋可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读图可知,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③是印度洋。

根据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四大洋的分布。

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由题目可知,“三月的横断山区,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百花争艳”说明了同一座山由于海拔不同,导致气候的不同,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