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言 (2)
一市场细分的标准 (2)
(一)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2)
(二)华为手机市场细分的依据 (3)
二华为手机的目标市场选择 (4)
(一)评价细分市场 (4)
(二)选择目标市场 (4)
(三)目标市场战略 (4)
三华为手机的市场定位策略 (5)
(一)产品差别化策略 (5)
(二)服务差别化策略 (5)
(三)人员差别化策略 (5)
(四)形象差别化策略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华为手机广告策划
【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世界电信业也正在高速发展中,运营商方面,我国电信业在移动、联通、电信三巨头的带领下也正在走向成熟和完备,而设备商方面华为、中兴等诸多企业也在逐步走向世界。
华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经有了一定品牌基础,所以本文以华为公司的目标市场营销战略为例来进行分析。
本文结合华为手机的现状,明确了华为在国内市场上的的优势、劣势、机遇,进一步确定最有优势的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研究。
【关键词】目标市场市场营销消费群体市场细分
一,广告市场调查
中国手机市场经历了摩托罗拉一枝独秀,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足鼎立和目前的群雄并起三个阶段。
国产品牌厂商通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等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1999年不足市场的3%逐渐发展到 2004年的55%左右的市场份额。
但是,成绩的背后隐藏了诸多问题,致使2010年国产品牌手机市场占有率又急速滑落到40%左右。
华为于2005年3月成为手机牌照改为核准制之后首批获准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厂商之一。
华为手机已经进入国内市场并已展开竞争。
此前数天,华为终端与中国电信联合宣布,天翼3G智能手机华为C8500销量于今年2月底破百万,这对于华为终端具有标杆意义,因为这还是第一款破百万的国内Android智能手机,第一款六个月时间内破百万的国内智能3G手机。
对此,华为终端CEO万飚还介绍了其它方面的情况。
在国内市场,华为入门级EV-DO手机C5700发货量也突破了100万,并获得同类市场超过30%的份额。
另外,根据第三方报告的数据,截止至2010年年底,华为终端CDMA终端产品发货超过2000万,持续维持第一的市场份额。
二市场认识与细分
华为手机市场细分的依据
1智能手机本身要细分市场,高端市场已被台美韩厂商控制,华为希望占据智能手机这一金字塔的中部,华为在很久以前就引入了德国FHG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华为的通信系统经受住了来自欧美一些国家的移动运营商十分苛刻的检验,这将为华为手机优良的产品性能提供有力的保障。
近日,华为终端CMO徐昕泉透露了华为发展智能手机的策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价廉物美的手机,因为未来会有50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智能手机增长的潜力极其巨大。
我们预测5年内,
1
全球移动宽带用户会从3亿增长到30亿以上。
这种增长需要靠价廉物美的智能手机来实现。
2 在地理因素上东部大中城市工商业发达,根据e龙公司公布的2009年中国热点商务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居前十名中就有广州、杭州、天津、青岛、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八座城市,处于后几十位的几乎也被东部城市占据,这些城市对外交流频繁,有很多从事商务或本身的工作具有类似商务工作特点的消费者,从规模上和获利性上来看,商务消费者细分市场都有较大的吸引力。
3从人口因素看来除了商务型消费者市场,值得华为关注的就是大学生消费者市场。
东部区域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在校大学生人数众多,而且相对集中于各个省会等大中城市。
一般来说,受教育的程度高,收入水平也就相对偏高,那么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他们将是社会中高收入阶层的大多数。
所以,现在关注他们,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了未来。
而且,华为在中国大学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就为华为手机打开大学生市场奠定了良好得基础。
年龄和生命阶段:不同阶段的人群购买的物品会不同,年轻人喜欢产品新颖、俏皮,中老年人偏向于沉着稳重型,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不同的产品。
尤以手机为例,手机功能齐全、色彩鲜艳是年轻人的喜好品,而成年人更注重于实用,屏幕宽大,颜色单一些。
华为手机产品认识与定位
就本身而言华为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并有一支销售能力很强的销售队伍,但是手机毕竟不是和通信系统那样只要技术含量高、运行稳定性好就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另外,通讯系统、增值服务的推广和销售面对的大多是重点大客户,而手机的销售却要面对为数众多、千差万别的消费者。
进入手机领域并不久的华为,如果试图进入所有可能进入的消费者市场,直面来自全方位的竞争,必然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所以我认为华为面临目前的中国手机市场,较适宜采取重点以培育华为手机中端品牌形象为根本,着眼于未来3G发展机遇,采取集中化策略,服务于较为狭窄的细分市场。
就消费群而言,东部区域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在校大学生人数众多,而且相对集中于各个省会等大中城市。
一般来说,受教育的程度高,收入水平也就相对偏高,那么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他们将是社会中高收入阶层的大多数。
所以,现在关注他们,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了未来。
而且,华为在中国大学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就为华为手机打开大学生市场奠定了良好得基础。
针对于华为现在的状况,应该采用无差异营销战略,集中研发中端产品。
为此华为公司将“普及型”智能手机作为其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切入点,与产业链各界的发展思路相契合。
今年年初中国电信宣布将采购500万部中档价位3G手机,并表示2010年的重点是“发展千元3G智能手机”;中国联通副总裁李刚也表示,中国联通将从6月中下旬力推1000-1500元左右的3G智能手机;而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也认为,中国移动推广1000元甚至1000元以内的3G手机将是大势所趋。
在此背景下,终端厂商和芯片厂商力推“普及型”智能手机也就顺理成章。
华为推出的中端商务手机在质量上和功能上不落后于同类国外一流品牌企业的产品,而采取满意定价时,这势必将对一些中端商务手机消费者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华为手机广告战略策划
(一)产品差别化策略
产品差别化战略是从产品质量,产品款式等方面实现差别的。
寻求产品特征是产品差异化战略经常使用的手段。
在产品质量方面,华为以“做一个世界级的、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为发展目标,特别强调科研投入。
使得华为的通信系统经受住了来自欧美一些国家的移动运营商十分苛刻的检验,这将为华为手机优良的产品性能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产品款式上,华为手机注重以流线型的设计为主,辅以超大的显示屏是消费者喜爱的主要原因。
(二)服务差别化策略
2
服务差别化战略是向目标市场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优质服务。
企业的竞争力越能体现在顾客服务水平上,市场的差别化就越容易实现。
在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方面。
华为力争离客户近一点,服务更细一点。
华为公司反复强调,企业要活下去,永远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关注客户需求”。
华为还不断推出包括白金服务、金牌、银牌服务在内的一系列服务,供用户选择,同时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服务包定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因此,华为的业务发展获得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联通、网通、铁通等电信运营商的长期支持。
(三)人员差别化策略
人员差异化战略是通过聘用和培训比竞争者更为优秀的人员以获得差别优势。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在华为的员工队伍中,技术研究及开发人员占46%,市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占33%,管理及其它人员占9%,生产人员占12%。
这说明研发和市场营销在华为的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四)形象差别化策略
形象差异化战略是在产品的核心部分与竞争者类同的情况下塑造不同的产品形象以获取差别优势。
经过多年的和移动运营商在通信系统领域内的合作,华为已经和联通华盛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由联通华盛运营商进行手机定制,分集采和非集采,这使得华为手机将能够较顺利的进入移动运营商手机订制的范围,从而可以通过运营商的网络将产品推向消费者。
运营商的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将有力的提升华为手机品牌的形象。
产品战略策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