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一、名词解释1、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木知木觉”。

2、心理治疗:是指以临床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

二、简答题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一、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与同学、老师或其他成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对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及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有适应能力;二、健全的个性:开朗、待人坦诚、意志坚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三、情感和情绪稳定协调: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四、智力正常:能胜任学习与工作任务,从事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

一般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五、行为协调:儿童的行为能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并与儿童的年龄及角色身分相称;六、适度的反应能力:对于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作出适度的反应,遇到突发事件时,在紧急状态下有一定的应变能力,采取和年龄相适应的解救措施,而不是退缩、逃避现实;七、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八、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九、注意力集中;十、完好的感知能力十、完好的感知能力2、简述心理健康的表现。

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而愉快3.意志健全4.统一协调的行为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6.行为反应适度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三、论述题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辅导者或教育者与来访的当事人或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帕特森曾写道: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请注意,我不是说咨询或治疗涉及人际关系,我是说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

辅导者与来访求助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更是决定咨询与辅导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与辅导人员的态度和相应技术起着主导作用。

罗杰斯认为,基本条件是共情、尊重和真诚,除此之外,还有具体化、即时性、对峙等。

一、共情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

所谓共情,罗杰斯认为就是能体会当事人之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

通俗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

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

共情包含同情的成分,但又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会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

共情不仅有同情,更有理解。

也就是说,在咨询与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不但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对这些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

由于共情,来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使辅导员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

要准确地表达共情,应注意:1.要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他的内心世界;2.要以言语准确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3.可借助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表情、姿势、动作变化等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4.表达共情应适时,适度,因人而异;5.重视来访者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可直接询问对方是否感到被理解了。

二、尊重无条件的尊重是罗杰斯提出的著名观点,指对来访者接纳、关注、爱护的态度,意思是要尊重来访者的现状、价值观、权益和人格。

这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使来访者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

尊重来访者,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

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来访者来说,尊重和接纳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

为了要表达尊重,需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他身上的消极面和缺点;2.尊重意味着以真诚为基础,并非无原则的迁就;3.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不管男女、贫富、出身、职位;4.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对来访者热情相待,礼仪周全;5.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6.尊重意味着保护对方隐私。

三、真诚指辅导员在辅导关系中真实地展现自己,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诚恳忠实地对待来访者。

真诚有两层含义,一是辅导员真实展现自己,另一层是真诚地对待来访者。

真诚对于辅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辅导员的真诚不仅给当事人一种安全感,而且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榜样。

受辅导员真诚的感染和暗示,当事人也会逐渐诚实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袒露自己的内心。

真诚与其说是一种咨询与辅导技术或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人生态度。

恰当地表达真诚,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因为那是真诚的一种自然流露。

因此要注意: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与实话实说有联系,但不能相提并论。

真诚应符合对来访者负责,有助于来访者成长的原则,所以真诚不是什么都可随意的、直接的说出来,有时实话未必要实说。

2.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应适度,过多地宣泄自己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

真诚应实事求是,不必在来访者面前过多表现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饰成分,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四、积极关注也称之为正向关注,积极关怀,含义是以积极态度对待来访者。

对来访者言语和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使来访者拥有正向的价值观。

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涉及对人的基本认识、其本评价和基本情感。

如果咨询与辅导员想帮助来访者有所改变,就必须相信他是能够改变的,而且已具有改变自身的积极因素;不仅如此,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都有一种向上成长的动力,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比现在更好。

这一观点对辅导员来说,十分重要。

没有这样的理念,咨询与辅导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

辅导员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辅导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有咨询辅导的效果。

积极的关注往往能帮助求助者全面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发现自己的长处、光明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应避免盲目乐观和过分悲观。

片面理解积极关注的辅导员,会表现出对来访者过分乐观,淡化来访者的问题性质,对来访者保证"天下太平"。

另有一些辅导员被来访者的自我描绘所迷惑,自己也感到沮丧无望,消极悲观,从而强化了来访者的消极悲观面。

2.要立足于实事求是,以事实为基础。

积极关注不能无中生有,要符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

否则来访者会觉得辅导员只是哄自己、安慰自己、取悦自己,是辅导员无能的反映,这样的积极关注会适得其反。

3.要促进来访者自我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促进自我成长。

五、具体化是指辅导员协助和引导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

有些来访者前来求助时,因为紧张、担忧等原因,常常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所叙述的事件、情感常常是含糊的、笼统的、抽象的。

对此,辅导员的任务就是澄清来访者所表述的问题,把握真实情况。

没有具体性,辅导员就无法开展针对性工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来访者及问题。

所以要把握具体性,应注意两方面:1.要澄清具体事实。

若来访者所叙述的事件是模糊的,辅导员要设法搞清楚对方所表达的真正含意。

2.要明确词汇概念的具体含义。

因为来访者对某些词汇概念的理解不同,使之与其原意相差太远。

例如某个学生没有把所想的告诉当事人,结果当事人认为这个学生"很虚伪",这显然使用概念不当。

对此要层层解析,予以澄清。

六、即时性又称直接性,即刻性,是指辅导员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不要过分注意过去和未来的事件,从而协助当事人明确自己现在的需要和感受。

有些来访者只讲过去经历过的事件或未来的想法,对当前的问题采取回避和淡化的态度,此时辅导员应引导和影响当事人,使之表达出此时此地的感受和想法。

即时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咨询辅导员时时注意自己和当事人的辅导关系,对当事人的反应及时给予回应和反馈。

如"你笑了,现在感觉好些了吧?""你现在很难过,是吗?"在英语国家,即时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在整个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更多地使用现在时态。

即时性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必要条件,它可以鼓励来访者更多地直接暴露自我,促进来访者和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有效的交流。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引导来访者及时表述现时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过分注意过去和将来。

2.辅导员对来访者与自身的辅导关系要敏感,对来访者的言行要作即时的反应和反馈。

3.在辅导过程中更多地运用"现在"、"这会儿"、"刚才"等此类副词,供来访者时时注意到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

七、对峙又称对立、对质、面质等,是指辅导员指出来访者在态度、思想、行为等方面或相互之间的矛盾。

来访者在辅导过程中可能会表现为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表述不一致,感受与结果不一致等情况。

对此,辅导员要通过询问技术,协助当事人面对自己的矛盾之处。

对峙的意义在于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环境的深入了解,鼓励他们放下包袱,面对现实,实现协调统一。

对峙的使用要谨慎和适当,防止影响辅导关系,导致辅导失败,为此应注意:1.对峙应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之上。

2.对峙可以是尝试性的,使用"或许"、"似乎"等不肯定的词来指出来访者的矛盾可能更好。

3.对峙一定要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避免无中生有,造成伤害,中断辅导关系。

4.对峙不能追求发泄和无情攻击,应注意温和、婉转、适度。

5.对峙要和支持结合起来,没有支持的对峙会产生危害,而没有对峙的支持则是贫血的。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五年级的肖向梅同学是个文静的小女孩,她活泼可爱,学习也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独立完成,字迹清楚工整,是老师们心目中的好学生。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怕考试。

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所以成绩老是不尽人意,她自己也很摸不着头脑,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明明自己付出了,可为什么没得到应有的收获呢?试分析该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出指导措施。

,父母和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学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平时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产生严重自卑感;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过分紧张等等。

而肖向梅同学就是属于后者。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科学用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