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五大道导游词1103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五大道导游词1103

五大道导游词范例沿途讲解:天津的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

共有22条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历史上曾是英租界的“墙外推广界”,地势低洼,后被填平,各国建筑师纷纷在此建造房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天津城建部门为了统一管理,按照由南至北的顺序,将这一地区东西走向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长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等统称为“五大道”地区。

如今,“五大道”已经成了天津小洋楼的代名词。

说起小洋楼,上海、深圳、厦门、武汉都有很多,但比较起来,天津的小洋楼却是现存最多、保存最好,而且是最为集中,又最为出名。

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居住的人不同寻常!据不完全统计,仅五大道地区,就曾居住过两任民国总统,分别是徐世昌和曹锟;七任国务总理或代理国务总理——潘复、唐绍仪、顾维钧、张绍曾、颜惠庆、龚心湛和朱启衿;此外还有数十位各省督军、省市长等近代名人。

著名教育家严修、张伯苓,著名医学家朱宪彝、芳先之,著名实业家周学熙、李烛尘、宋裴卿;著名收藏家周叔韬、张叔诚、徐世章,著名爱国将领高树勋、鹿钟麟,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青年时代,英国400米跑奥运冠军李爱锐等均曾在次居住。

俗话说,百年历史看天津,这里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是百年历史变迁的写照。

说起“五大道”的小洋楼,有必要向您介绍一下天津的旧租界历史。

自1860年——1902年,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等西方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分别在天津城东和东南地区,强划出部分地段作为各国租界。

从此租界当局各自为政,按照各自的规划,建起一片片国中之国,这些建筑风格各异,而小洋楼最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旧英租界地区的“五大道”。

历史的耻辱随着时间的变迁,渐渐被强大的国力抚平。

这些曾经的侵略罪证,现在成了最好的教科书。

昔日的一切都成了历史,而建筑却随时间沉积了下来。

这些体现异国风情的小洋楼,在天津市政府的保护下至今保存完好,充分体现了天津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

就“五大道”地区有代表性的近300幢风貌建筑的设计风格来看,其中英式89所,意式41所,法式6所,德式4所,西班牙式3所,庭院式建筑46所,公寓式建筑40所,西式平房5所,中西合壁式3所,各种风格的建筑汇聚一处,堪称“万国博览会”。

景点讲解:我们现在要进去参观的是由著名作家航鹰女士在市政府支持与有关部门资助创办的“近代天津与世界博物馆”。

它位于河北路314号,其中的“八国联军侵略天津”图片展,将那份过往的记忆展现在我们眼前,它告诉我们勿忘国耻。

提醒人们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这里还有五大道以及天津的其他珍贵老照片,如天津起士林的创办者等等。

沿河北路向左拐,就来到了重庆道。

这里大多是英国联排式高级公寓式建筑,其中有很多名人故居,我们现在将要参观的是“五大道”上唯一的一座王府——位于重庆道55号的“庆王府”。

这里是清王朝庆亲王第四代传人爱新觉罗。

载振的旧居。

但是建造这所房屋的却另有其人。

1922年,清末皇室大总管小德张在此督建了一所宅院,宅基地为中国传统的长方形布局,中轴为楼房四合院,院墙和外檐顺应当时建筑潮流,采用西式建筑手法,拱卷壁柱大门,而且非常之高深,所谓深宅大院。

楼房的地基相当高,所以地下室几乎是全明的。

楼的东西北三方都砌有高高的石阶。

北门为主入口,17级半台阶垒成宝塔形,大家知道为什么是17级半吗?在古代,认为9为阳数之首,皇家的台阶是18级,也就是9的2倍,小德张将自家的台阶设计成17级半,是有他的用意的,很明显,他还是留恋皇宫里的生活,所以在这座建筑中到处可见这种思想的影子,比如栏杆上的270根三色琉璃柱就把主人对紫禁城的怀念一一泄露。

进入大厅后,仿佛又进入了一个四合院,装修豪华考究,彰显皇家气派。

四面是二层楼房围成的天井,当年小德张建筑时是二层楼,庆王居住后在原有基础上加盖了祖先祠堂,大厅内设有可拆卸的戏台,供大型宴会、娱乐、聚会使用。

此外,院内还建有数千平米的中式花园、假山,假山石全部是素有瘦、漏、皱、透、丑著称的太湖石铺就。

房前的黄金树一到秋天,根根豆荚金光闪闪,宛如一树金条,寓意金玉满堂,财源滚滚。

现在这里作为天津外事办,只有六日对游人开放。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五大道上的最长的一条道路——马场道。

这里因通往英租界跑马场而得名,曾经是近代天津达官显贵云集、交错往返的一条繁华道路。

位于马厂道117号的天津外国语学院,其中主教学楼正面的大时钟体现了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建筑是五大道上唯一的一所西班牙风格的别墅式住宅.是由英国皮毛商人达文士建的,是目前五大道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

(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沿马厂道右拐昆明路就进入了睦南道.他最初称为香港道,是五大道上最幽静的一条道路.走进睦南道首先看到的就是爱国将领高树勋的故居.他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七七事变后,他积极抗日,作出了许多贡献。

睦南道金林村4号是清末最后一个总管太监小德张的居所。

小德张出身贫寒,12岁自残其身,入宫当太监,后逐渐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清朝灭亡后,他来到天津买房置地.小德张晚年家境逐渐衰败,后来就搬到这里居住,1957年在此去世。

五大道上很少有一模一样的建筑,但是睦南道74号是个例外。

这是四幢风格相同的别墅式楼房,是洋灰公司总经理李勉之的旧居。

1937年,李勉之请法国建筑师盖林设计,兴建了四幢大小式样一致的别墅式楼房,由李氏四兄妹居住,解放后,其妹李慎之将属于自己名下的一幢楼无偿捐献给和平区政府。

睦南道24号是一幢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上世纪20年代,曾是民国国务总理颜惠庆的寓所,也曾作为伪满洲国驻天津领事馆,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楼墙体用疙瘩砖砌筑,是本市一处极具特色的高级欧式住宅楼。

睦南道20号是一座巴洛克式建筑,它的主人就是臭名昭著的偷坟掘墓者军阀孙殿英。

该楼建于1930年,是以其二姨太的名义购置的。

三层砖木结构,正面大型露台,上立有四组绞绳式立柱,柱头雕有花饰,整幢楼具有西洋古典风格。

沿睦南道向左拐香港路,就来到了重庆道。

再沿重庆道左拐就来到了大理道入口,原名新加坡道,以各式欧陆风格的单体小洋楼而著称。

大理道1号原为英美烟草公司总经理住宅,为英国乡村式别墅风格。

大理道66号上的一家西班牙式乡村别墅曾经是安徽寿川经营实业的孙震方旧居。

1949年后,改为政府招待所,现为和平宾馆,又称润园,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都曾在此住过,至今,润园内仍保留着主席当年住房的原貌陈设。

以及特意为主席修筑的游泳池都按当年原貌陈设,以示纪念。

沿大理道右拐昆明路就来到了常德道,这也是五大道中最短的一条道路。

马场道:最长的一条道路。

马场道2号。

潘复旧居。

1927年被张作霖任命为国务总理。

三层西式小洋楼。

欧式花园别墅。

马场道6号。

赫伯特。

克拉克。

胡佛旧居。

1929年3月当选为美国第31届总统。

已拆除。

马场道与河北路交口河北路334号。

民国内阁总理张绍曾旧居。

马场道102号。

爱国实业家天津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公司总经理李烛尘的旧居。

典型的英式联排建筑。

马场道117号。

天津外国语学院。

原北疆博物馆。

主教学楼正面的大时钟体现了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

马场道121号。

英国皮毛商人达文士旧居。

西班牙式别墅。

是五大道目前保存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睦南道:最幽静的一条道路。

睦南道141号。

爱国将领高树勋旧居。

二层别墅小楼。

红砖墙,红瓦坡顶,左侧突出一个小塔楼。

睦南道139号。

著名医学家、天津儿童医院创办人柯应夔旧居。

睦南道129号。

著名实业家、古籍文物收藏家周叔滔旧居。

睦南道122号。

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胞弟徐世章旧居。

耀华中学董事、工商学院董事长、东亚毛纺公司董事长。

三层摩登式建筑。

睦南道金林村4号。

清末最后一个总管太监小德张居所。

睦南道74号。

洋灰公司总经理李勉之旧居。

法国设计师盖林设计。

共四幢。

由其兄妹四人居住。

1994年,其妹李慎之将自己的一幢楼无偿捐献给和平区政府。

是德国风格的别墅住宅。

睦南道70号。

英籍犹太人开滦矿物局总经理纳森在津旧居。

英格兰乡村别墅风格的花园住宅。

睦南道79号。

天津八大家之一“乡祠卞家”卞肇新旧居。

人称“隆顺榕卞家”。

西班牙风格建筑。

睦南道50号。

张学良二弟张学铭旧居。

英式庭院式住宅。

睦南道与新华路交口。

新华路255号。

曾两任清朝军机大臣、1918年被段祺瑞的安福系国会推举为总统。

自称“文治总统”的徐世昌旧居。

建房9所,共181间。

睦南道28号。

天津八大家之一“李善人”后代李叔福旧居。

意式风格建筑。

睦南道24号。

民国国务总理颜惠庆旧居。

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也曾作为伪满洲国驻天津领事馆。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为大连永源轮船公司经理李学孟购置的私人住宅。

墙体用疙瘩砖砌成。

睦南道20号。

盗清东陵的军阀孙殿英旧居。

西洋古典巴洛克式建筑。

睦南道11号。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三姨太许夫人以“庆羯堂许”的堂名购置的私人住宅。

英国乡村别墅式住宅。

睦南道2-4号。

奥地利建筑设计师盖林设计的香港大楼。

呈“L”形。

高级公寓楼。

重庆道:重庆道4号。

张作相旧居。

西洋古典建筑。

重庆道23号。

曾任北洋政府江西督军的孟恩远旧居。

大理道:大理道1号。

英美烟草公司总经理住宅。

英国乡村式别墅风格。

大理道 3号。

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的蔡成勋旧居。

在自家院中,建起完全中式的蔡家祠堂。

中西合壁式。

大理道4号。

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的张志潭旧居。

西式洋楼。

大理道18号。

著名西北军将领、曾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的鹿钟麟旧居。

大理道26号。

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胞弟徐世章在五大道上的又一处居所。

大理道48号。

曾任北洋政府江西督军陈光远旧居。

欧式现代风格建筑。

中西合璧。

大理道60号。

曾在安徽寿川经营实业的孙震方旧居。

欧式庭院式别墅。

1949年改为政府招待所,现为和平宾馆。

又称润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此下榻。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毛主席、周总理。

常德道:最短的一条道路。

常德道78号。

著名实业家、曾在解放后任天津市市长的毕鸣歧旧居。

为五大道上为数不多的西式平房之一。

常德道69号。

著名医学家、中国脑外科创始人赵以成教授旧居。

英格兰乡村别墅式住宅。

常德道49号。

“爱梦缘文化艺术博览馆”著名华人艺术家梦缘先生创作。

常德道24号。

著名医学家、曾任天津儿童医院院长范权教授住宅。

欧洲折衷主义风格。

常德道2号。

1935年由原国民党财政部关务署署长张福运出资兴建的私人住宅。

后转手由天津中国银行经理和天津中孚银行经理林鸿赉居住。

英式庭院式建筑风格。

常德道1号。

罗马柱式的欧洲中世纪风格三层小楼。

常德道、大理道、重庆道之间。

民园体育场。

重庆道:大多为英国联排建筑。

重庆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