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机原理(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DOC)

微机原理(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DOC)

1 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

CA.运算器B.主存储器C.CPUD.输入/输出设备2.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

A(B——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A.CPUB.主存储器C.硬盘D.显示器3.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通常采用( )。

CA.原码B.反码C.补码D.BCD码4.采用补码表示的8位二进制数真值范围是( )。

CA.-127~+127B.-1 27~+128C.-128~+127D.-128~+1285.大写字母“B”的ASCII码是( )。

BA.41HB.42HC.61HD.62H6.某数在计算机中用压缩BCD码表示为10010011,其真值为( )。

CA.10010011BB.93HC.93D.147二、填空题1.微处理器是指_CPU_;微型计算机以_CPU_为核心,配置_内存和I/O接口_构成;其特点是_(1)功能强 (2)可靠性高 (3)价格低 (4)适应性强 (5)体积小 (6)维护方便_。

P8 P52.主存容量是指_RAM和ROM总和_;它是衡量微型计算机_计算机数据处理_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构成主存的器件通常采用_DRAM和PROM半导体器件_。

P5 P93.系统总线是_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_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成_数据、地址、控制_3种总线。

P94.计算机中的数据可分为_数值型和非数值型_两类,前者的作用是_表示数值大小,进行算术运算等处理操作_;后者的作用是_表示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描述某种特定的信息_。

P125.机器数是指_数及其符号在机器中加以表示的数值化_;机器数的表示应考虑_机器数的范围、机器数的符号、机器数中小数点位置_3个因素。

P15 P166.ASCII码可以表示_128_种字符,其中起控制作用的称为_功能码_;供书写程序和描述命令使用的称为_信息码_。

P18 P19三、判断题1.计算机中带符号数采用补码表示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机器数的运算。

(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范围不受计算机字长的限制。

( )×3.计算机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内存容量的大小。

( )√4.计算机键盘输入的各类符号在计算机内部均表示为ASCII码。

( )×(键盘与计算机通信采用ASCII码)2 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EU中起数据加工与处理作用的功能部件是( )。

AA.ALUB.数据暂存器C.数据寄存器D.EU控制电路2.以下不属于BIU中的功能部件是( )。

BA.地址加法器B.地址寄存器C.段寄存器D.指令队列缓冲器3.堆栈操作中用于指示栈顶地址的寄存器是( )。

BA.SSB.SPC.BPD.CS4.指令指针寄存器(IP)中存放的内容是( )。

BA.指令B.指令地址C.操作数D.操作数地址5.8086系统可访问的内存空间范围是( )。

BA.0000H~FFFFHB.00000H~FFFFFHC.0~216D.0~2206.8086的I/O地址空间采用16位数寻址时,可访问的端门数容量为( )。

CA.16KBB.32KBC.64KBD.1MB7.8086最大和最小工作方式的主要差别是( )。

DA.数据总线的位数不同B.地址总线的位数不同C.I/O端口数的不同D.单处理器与多处理器的不同二、填空题1.8086的内部结构由_EU_和_BIU_组成,前者功能是_执行指令_,后者功能是_总线操作_。

P24 P262.8086取指令时,会选取_CS_作为段基值,再加上由_IP_提供的偏移地址形成20位物理地址。

3.8086有两种外部中断请求线,它们分别是_INTR_和_NMI_。

P324.8086的标志寄存器共有_9_个标志位,分为_6_个_状态_标志位和_3_个_控制_标志位。

P285.8086为访问1MB内存空间,将存储器进行_分段_管理;其_物理_地址是唯一的;偏移地址是指_相对段基地址的偏移量_;逻辑地址常用于_程序中_。

P29 P20 P34 P356.逻辑地址为1000H:0230H时,其物理地址是_10230H_,段地址是_1000H_,偏移量是_0230H_。

7.时钟周期是指_CPU基本时间计量单位_,总线周期是指_一次总线操作时间_,总线操作是指_CPU经外部总线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_。

P378.8086工作在最大方式时CPU引脚MN/-MX应接_地_;最大和最小工作方式的应用场合分别是_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系统_。

P38 P39三、判断题1.IP中存放的是正在执行的指令偏移地址。

( )×2.从内存单元偶地址开始存放的数据称为规则字。

( )√3.EU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后的结果特征可由控制标志位反映出来。

( )×4.指令执行中插入T I,和T W是为了解决CPU与外设之间的速度差异。

( )×5.总线操作中第1个时钟周期通常是取指周期。

( )×6.8086系统复位后重新启动时从内存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

( )√四、简答题1.8086微处理器中的指令队列起什么作用(EU从指令队列取指令的缓冲作用),其长度是多少字节(6个字节)?P262.什么是逻辑地址(无符号32位二进制数),它由哪两部分组成(段地址和偏移地址)? 8086的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的(物理地址=段地址*10H+偏移地址)?P353.8086微机系统中存储器为什么要分段(8086系统内的地址寄存器均是16位,只能寻址64KB;将1MB存储器分成逻辑段,每段不超过64KB空间,以便CPU操作。

),各逻辑段之间的关系如何(可重叠、交叉、紧密连接和分离)?P344.I/O端口有哪两种编址方式(统一编址和独立编址),8086的最大I/O寻址空间是多少(64KB)?P365.8086的最大工作模式(8086、8087和8089通过总线控制器8288产生对总线的控制信号)和最小工作方式(8086直接产生总线控制信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他们分别应用在何种场合(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系统)?P396.简述实地址方式(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计算产生物理地址,其物理地址可以超过20位)和虚拟8086方式(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计算产生的有效物理地址为20位)的区别。

P417.简述Pentium微处理器的主要特性。

P44五、分析题1.有一个由10个字组成的数据区,其起始地址为1200H:0120H。

试写出该数据区的首末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12120H~12120H+10*2-1=12133H)。

2.若一个程序段开始执行之前,(CS)=33AOH,(IP)=0130H,试问该程序段启动执行指令的实际地址是什么(33A00H+0130H=33B30H)?3.有两个16位的字31DAH和5E7FH,它们在8086系统存储器中的地址分别为00130H和00134H,试画出它们的存储示意图。

地址存储空间00130H00131H00134H00135H4.将字符串“Good!”的ASCII码依次存人从01250H开始的字节单元中,画出它们存放的内存单元示意图。

地址01250H01251H01252H01253H01254H3 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要寻找的操作数位于( )中。

BA.通用寄存器B.内存单元C.段寄存器D.堆栈2.下列指令中正确的是( )。

CA.MOV AL,BXB.MOV CS,AXC.MOV AL,CLD.MOV [BX],[SI]3.下列指令中错误的是( )。

C4 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汇编语言程序中可执行的指令位于( )中。

CA.数据段B.堆栈段C.代码段D.附加数据段2.以下内容不是标号和变量属性的是( )。

BA.段属性B.地址属性C.偏移属性D.类型属性3.DOS 功能调用中采用屏幕显示单个字符,其值保存在( )寄存器。

CA.ALB.AHC.DLD.DH4.DOS 功能调用中,从键盘读取一个字符并回显的是( )。

AA.01HB.02HC.09HD.0AH5.循环程序设计中,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 )。

DA.循环的控制B.选择循环结构C.设置循环参数初始值D.修改循环控制参数6.对于宏指令和子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A.宏指令不能简化目标程序B.子程序可以简化目标程序,但执行时间长C.子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由CPU 处理D.宏指令在执行时要保护和恢复现场二、填空题1.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_CPU 指令系统_的程序设计语言,采用_指令助记符_表示操作码和操作数,用_符号地址_表示操作数地址。

P822.汇编语言的语句可由_名字、操作符、操作数、注释_四部分组成;其中_操作符_是必须具备的。

P833.机器指令是指_发送给CPU 的命令_,在运行时由_CPU _执行;伪指令是_发送给汇编程序的命令_,在汇编过程中由_汇编程序_进行处理;宏指令是指_代表一段源程序_,通常用于_经常用到的一个程序段_场合。

P87、P1074.子程序的基本结构包括_子程序说明、现场保护及恢复、子程序体、子程序返回_等几个部分;子程序的参数传递有_寄存器、堆栈、存储器_等方法。

P104、P1055.DOS 功能调用可完成对_完成对文件、设备、内存_的管理;BIOS 的主要功能是_外设的控制;如系统加电自检、引导装入及对键盘、磁盘、显示器、打印机、异步串行通信口等的控制_。

6.给定如下程序段,在每条指令的右边写出指令的含义和操作功能,指出该程序段完成的功能及运行结果:MOV AX,0 ;AX<=0MOV BX,1 ;BX<=1MOV CX,5 ;CX<=5LP: ADD AX,BX ;AX<=AX+BXADD BX,2 ;BX<=BX+2LOOP LP ;CX<=CX-1;若CX ≠0,转LPHLT ;停机(1)该程序段完成的功能是_∑+5012n _。

(2)程序运行后:(AX)=_36_;(BX)= _11_;(CX)= _0_。

三、判断题1.伪指令是在汇编中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相关功能的指令。

( )×2.程序中的“$”可指向下一个所能分配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

( )√3.宏指令的引入是为了增加汇编程序的功能。

( )√4.多重循环的内循环要完整地包含在外循环中,可嵌套和并列。

( )√5.子程序结构缩短了程序的长度,节省了程序的存储空间。

( )√五、设计题1.编程实现求S=(X2+Y2)/Z的值,并将结果放人RESULT单元。

;XT4_5_1.ASMDATA SEGMENT ;定义数据段X DW 15Y DW -32Z DW 280RESULT DW 2 DUP(?) ;定义结果保存单元DATA ENDS ;数据段结束CODE SEGMENT ;定义代码段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 ;初始化DSMOV DS,AXMOV AX,X ;取出被乘数X存入AX中IMUL X ;执行X2操作MOV CX,AX ;乘积的低位字转存至CXMOV BX,DX ;乘积的高位字转存至BXMOV AX,Y ;取出被乘数X存入AX中IMUL Y ;执行Y2操作ADD AX, CX ;X2+Y2的低位字与Z的低位字相加ADC DX, BX ;X2+Y2的高位字相加IDIV Z ;(X2+Y2)/ZMOV RESULT,AX ;商存入RESULT单元MOV RESULT+2,DX ;余数存入RESULT+2单元MOV AH,4CHINT 21H ;返回DOSCODE ENDS ;代码段结束END START ;汇编结束2.编程序完成计算S=(A+B)/2-2(A AND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