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常见疾病典型症状和诊断

猪常见疾病典型症状和诊断

鲜血压片镜检从耳静脉取病猪血液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猪的红细胞变形,还可以看到在血浆中抖动、转动的原点状病原体,见到变形的血细胞及呈淡绿色荧光的附红细胞体,为阳性。
血片染色镜检取死猪血液于载玻片上推片,以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星状,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虫体,轻轻旋动显微镜微调,可见附红体折光性很强,像一轮轮淡蓝色宝石(红细胞),嵌着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附红细胞体)一样,以瑞氏染色,可见虫体呈紫蓝色,个别为黄色,为阳性。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易发于冬春季,易感,经消化道感染。
呕吐水样腹泻,仔猪常因脱水死亡,
病变仅限于小肠,肠壁变薄,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基本上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只是病死率比猪传染性胃肠炎稍低,在猪群中传播速度也比较缓慢一些,因此根据临床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
猪瘟
猪瘟
病毒
可感染任何品种、年龄的猪,常年可发, Nhomakorabea亡率高,
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全身皮肤、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坏死性肠炎
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实验室诊断。病毒抗原的检测对于猪瘟的诊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临床诊断在规模化猪场,如猪群中先后或同时有几个或更多的病猪出现高热不退,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退,全身衰弱,后躯无力,粪便干燥,后期拉稀,呈黄色、绿色不等,有时带血,皮肤的薄皮有出血点,耳朵发紫,死亡率较高,可初步判断为疑似猪瘟。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尤其是剖检病变),即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在血清学诊断方面,主要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
蓝耳病毒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及仔猪出现严重呼吸道疾病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细菌学检查,
病理剖检以两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发生对称性的实变,中间叶实变,以及肺部淋巴结肿大、增生为特征,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
分离培养猪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是一种较小的,呈球状、点状、杆状和多形态的微生物。本菌不易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着色不佳,用姬姆萨和瑞特氏染色良好。
确诊主要依靠血清学诊断,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染色、人工感染试验方法。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二)
二、常见呼吸系统传染病
病名
病原
流行情况
典型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猪肺疫
多杀性巴氏杆菌(PmT)
多发于春、秋季,病猪和健康带菌猪是传染源。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感染。
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慢性的腹泻,消瘦衰竭死亡。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一)
一、常见消化系统传染病
病名
病原
流行情况
典型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仔猪黄痢
致病性大肠杆菌
发病日龄一般为1-7日龄,新生仔猪最易感,
排出黄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特征
剖检有肠炎和败血症变化
依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细菌涂片镜检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无芽孢,有的有荚膜
X光检查:在肺叶的内侧区及心膈角区呈现不规则的絮状渗出性阴影,密度中等,边缘模糊。对阴性猪应隔2~3个月后再复检1次。
血清学检查:微粒凝集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
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为慢性接触性呼吸,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
动物试验用检样制成混悬液或肉汤培养物,注射到兔、小白鼠、鸽子皮下,动物多于24~48h死亡,死后取其肺进行涂片,用美兰染色或瑞氏染色后,镜检;或接种血琼脂平板后再证实。
猪喘气病
猪肺炎支原体
不同品系、年龄、性别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
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咳嗽和气喘
水肿和气肿,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形成“肉变”区,呈淡灰红色或红色,中后期虾肉样变。
PCR猪瘟病毒基因组可用免疫荧光抗体检查,酶标记组织抗原定位法,免体交互免疫试验,血清中和试验,猪瘟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之一进行确诊。
猪丹毒
猪丹毒杆菌
全年可发,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呈地方流行性。
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关节炎、心内膜炎
胃肠道出血、脾脏肿大、大紫肾淋巴结肿大心内膜炎,关节炎。
血清学凝集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猪痢疾(血痢)
猪痢疾密螺旋体
经消化道传播,各种猪均易感,但以7-12周龄猪易发
急性型以出血性下痢为主,亚急性和慢性以粘液性腹泻为主。
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判定作出诊断。
涂片镜检取病猪新鲜粪便或大肠粘膜涂片,用姬姆萨、草酸铵结晶紫或复红色液染色、镜检,高倍镜下每个视野见3个以上具有3-4个弯曲的较大螺旋体,即可怀疑此病;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一般可作出诊断,
微生物诊断高温时采取猪耳静脉血或者疹块边缘血或病死猪的脏器制片、染色、镜检,如发现G+染色,叫细长成对或成丛排列科初步确证,慢性心内膜炎时,单在或程从的长丝状杆菌。
细菌培养血琼脂平皿上培养24~48小时后,生产针尖大小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呈圆形,灰白色,透明,菌落周围可形成狭窄的了绿色溶血环。在营养琼脂上生长较差。肉汤培养基:轻度混浊,有少量灰白色粘稠沉淀,不形成菌落和菌环。麦糠凯琼脂:不生长。
腹泻、呕吐和脱水
胃底粘膜充血,肠管扩张,呈透明状,肠壁变薄,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判定作出诊断。
临床诊断10日龄内仔猪病死率高,成年猪则经5~7天后康复。小肠壁变薄,半透明,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和隐深度之比,正常猪为7∶1,而病猪则为1∶1。进一步确诊,则须分离病毒或接种新生仔猪。
荧光抗体检测取腹泻早期病猪空肠和回肠的刮削物作涂片或肠管冰冻切片,进行直接或间接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上皮细胞及胞浆性膜上呈现荧光者为阳性。
分离培养需在厌氧条件下进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镜检或进一步做肠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定
血清学检查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中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主要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春季;各种年龄都会感染,仔猪染、发病严重
猪坏死杆菌
坏死梭杆菌
病畜和带菌动物为传染性来源。本病主要经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口腔)而感染。。
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蹄炎。
损伤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发生坏死。
尸体剖检全身淋巴结呈现出血性淋巴结炎,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皮肤有出血斑点,肾贫血有点状出血,脾不肿大,有出血梗死,膀胱、喉头粘膜及心外膜和胃肠浆膜有出血点。慢性型猪瘟大肠有扣状肿,然后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通常可做出诊断。
血清抗体检测血清抗体可为猪瘟免疫提供依据,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检测非典型猪瘟和温和性猪瘟有重要作用。
粘膜、浆膜皮下出血,脑膜充血、出血,心内膜炎和关节炎
依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依靠实验室诊断。
镜检涂片是比较简便的诊断方法。可取病猪的肝、脾、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经涂片后甩碱性美蓝染色液和革兰氏染色液染色。镜检,观察有无典型的链球菌。球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无芽胞,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
血清学诊断猪只感染本病后2~4周,血清中出现凝集抗体,至少维持4个月,但仔猪感染后须12周龄后才能检出抗体。以Ⅰ相菌福尔马林凝集抗原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此外,还可用荧光抗体技术诊断,但不够敏感。
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
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时才引发疾病
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严重的呈豆腐渣样)特征。
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采取肝、脾脏、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24~48h可见不同溶血的灰白色细小菌落,观察菌落生长,有无溶血,以及溶血的类型。若菌落出现β-型溶血,进一步做细菌形态和生化鉴定。还可进一步做血清学及分型鉴定。用PCR鉴定菌株的毒力因子。
动物接种试验将采取的病料或细菌培养物接种家兔、小鼠和鸽子,观察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从死亡动物体内回收、鉴定细菌。
细菌分离与鉴定取新鲜死猪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培养基上,挑取红色菌落作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或用大肠杆菌因子血清鉴定血清型。形态和培养特征致水肿病和新生仔猪腹泻的大多数菌株可呈溶血,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上为中心暗蓝黑色并有绿色金属闪光的菌落
仔猪白痢
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
下痢、排出灰白色粥状粪便
病毒分离鉴定选取病猪脾、扁桃体、肺、淋巴结以及血清,病死猪胸水都可以作为检验材料,分离出诊断鉴别出猪蓝耳病病毒。PCR病原学检测确诊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三)
病名
病原
流行情况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猪链球菌病
链球菌
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易感,通过口或呼吸道传播,也可垂直传播
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和淋巴结脓肿等为特征。
病变仅限于鼻腔及附近组织,鼻腔的软骨和鼻甲骨的软化和萎缩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细菌学检查,可初步诊断为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剖检病变对发病死亡的一头瘦弱猪进行剖检,前鼻窦黏膜发炎,窦腔内积有黏液,鼻腔周围骨骼变疏松,在鼻部横切面,可见鼻甲骨腹部卷曲,轻度变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