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

浅谈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

在多少,以中病为宜,故被称为小剂量源。

3 治病用药以益气补中升清为主如他为治内伤特立补中益气汤。

他说:“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盖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

泻其胃土耳”;在《立方本指》中说:“必加升麻、柴胡则加之。

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汤液本草》柴胡引东垣说:“有热则引之,无热则不如,又能引胃气上升,升腾而行春令是也,欲其如此,又可加之”;升麻引东垣说:“入足阳明,若初病太阳证,便于工作服升麻、葛根,发出阳明确规定经汗,或失之过,阳明经燥,太阳经不可解,必传阳明矣”。

说明中气壮元气足,诸邪解之,体健而不衰。

从上述可见,李东垣是我国历史上对脾胃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而且是注意战争时期特殊疾病研究的少有的医学家。

他研究脾胃不是单纯就脾胃的功能而言,而是从整体出发,创立了许多对全身有调节作用的方剂和大法,从而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的病机学说和治则学说,对后世温补学派的大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实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收稿日期:2006201213; 修订日期:2006203227浅谈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文窑先(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关键词:石菖蒲; 镇静抗惊; 开窍醒神; 益智健脑; 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20805(2006)0921814201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A corus tatarino w 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

味辛性温,具芳香之气,行散之力较强,为宣气通窍之佳品,既能芳香化湿、醒脾健胃,又可化浊祛痰、开窍宁神,是芳香宁神,涤痰开窍之要药。

临床广泛用于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中风失语、耳鸣、老年性痴呆等疑难病症。

本文对石菖蒲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分析。

1 镇静抗惊作用石菖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其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为中枢镇静抗惊作用[1]。

石菖蒲水煎剂及去油水煎剂可明显降低小鼠的自主活动度,并与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挥发油的镇静作用更强。

当剂量大于25mg/kg 时,即对中枢神经造成广泛抑制,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石菖蒲醇提取物对多种动物有镇静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

有报道石菖蒲可能是通过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儿茶酚胺类、吲哚胺类)起到对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

33%的石菖蒲混悬液10mg ig30m in 后可使小鼠对戊四唑的惊厥率从93%降到60%。

挥发油中的α-细辛醚可能是其抗惊的有效成分,90~150mg/kg 的α-细辛醚i p 能对抗小鼠的电惊厥,140mg/kg 则能完全对抗戊四唑引起的惊厥和侧脑室注射乙酰胆碱(Ach )引起的惊厥大发作[2]。

挥发油中另一主要成分反-4-丙烯基藜芦醚也有中枢抑制作用,50mg/kg iv 可引起家兔的翻正反射、痛觉反射和听觉反射消失。

小鼠自发活动、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实验,抗回苏灵所致惊厥实验、抗缺氧及游泳实验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石菖蒲总挥发油是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主要部位,α-细辛醚及β-细辛醚是石菖蒲上述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近年用α-细辛醚治疗癫痫,有效率达83%。

石菖蒲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

有报道认为β-细辛醚为致癌物质,对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有损害作用,而α-细辛醚毒性较小,是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和癫痫的药物,其制剂已在临床上使用。

曾用石菖蒲为主的汤剂治疗癫痫41例,结果17例完全控制,11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余13例也明显改善[3]。

用近似方法治疗癫痫24例,显效1例,有效19例[4]。

有人以石菖蒲为主治疗癫狂症310例,结果痊愈165例,好转129例[5]。

乔氏也用类似方法治疗血虚痰扰精神分裂症338例,结果治愈率为80.2%,总有效率为98.8%[6]。

对石菖蒲的体内过程研究显示该药口服肠胃吸收迅速(t l/2ka =0.08h )且完全(吸收率F =0.98),15m in 血药浓度达到高峰,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1%,并迅速分布于肝、肾、胆汁、心、脑、肺、脾等脏器;肝肾浓度接近血浆,其余依次递降。

部分由胆汁排泄后,仍经肠肝循环再吸收,最后主要随小便排泄。

小部分药物可被肝脏代谢,体内半衰期约3~4h,分布容积0.38L /kg [7]。

由此可见,石菖蒲镇静抗惊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

2 开窍醒神作用中医学认为中风昏迷、癫狂等神志的改变,多为痰火扰心,痰蒙清窍,致心失所主,脑窍闭塞。

其中痰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石菖蒲与麝香配伍,为化痰开窍药之首选。

临床常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中风昏迷、癫痫、多寐、健忘、耳鸣等。

石菖蒲芳香走窜、开窍醒神,广泛用于闭证神昏证的治疗,临床疗效十分确切。

临床上用单味石菖蒲挥发油制成的注射液(0.5%总挥发油溶液)治疗肺性脑病昏迷,有效率74.9%,能迅速消除意识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8]。

以石菖蒲配伍的方剂更是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精神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治验最多。

有人用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制成针剂,治疗脑病43例次,取得显效、好转25例次的效果。

用石菖蒲的复方煎剂治疗乙型脑炎昏迷25例,有效率为92%[9]。

石菖蒲开窍醒神冲剂由石菖蒲等多味药组成,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取得良好疗效[10]。

石菖蒲开窍醒神的作用尚未见动物实验研究报道。

3 益智健脑作用老年性痴呆是一类进行性精神功能衰退性疾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目前对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故促智药的研究将成为近10年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有人对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统计的47首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石菖蒲、茯苓、地黄、甘草、陈皮、半夏、白术、党参和川芎。

与石菖蒲配伍的复方制剂能提高大鼠和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报道也不少。

由何首乌、石菖蒲、葛根、银杏叶、川芎、赤芍等中药组成的益智Ⅰ号,25,50g/kg 灌服7d,能对抗东莨菪碱1mg/kg,40%乙醇10m l/kg 和亚硝酸钠120mg/kg 对记忆的破坏作用,且能提高正常大鼠的明暗辨别学习记忆获得和记忆巩固[11]。

启智灵口服液由首乌、远志和石菖蒲等7味中药组成。

实验证明,它能对抗樟柳碱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提高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A )和多巴胺(DA )的含量,减少5-羟色胺(5-HT )、5-羟吲哚乙酸(5-H I A A )含量及增加脑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

临床采用四七汤(制半夏、朱茯苓、石菖蒲、枳实、郁金)加喷水后治疗老年性痴呆,与对照组脑复新相比疗效显著,对老年性痴呆、中风合并痴呆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定志丸・4181・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卷第9期L I SH I ZHEN MED I C I N E AND MATER I A MED I CA RESEARCH 2006VOL.17NO.9 由人参、远志、茯苓及石菖蒲组成。

证明定志丸在防治记忆障碍上,远志、茯苓、石菖蒲有协同人参之作用。

用菖蒲郁金温胆汤以疏肝解郁开窍为基础,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满意疗效,提示此方有恢复老年性脑功能作用。

补肾健脑汤(淫羊藿、石菖蒲等)治疗中风痴呆,总有效率83.9%[12]。

用石菖蒲配伍活血化淤药(当归、川芎等)对脑震荡后遗症有消除症状、改善脑功能的作用。

当然,石菖蒲在上述方剂中的作用如何,还待进一步探讨。

4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分析石菖蒲含挥发油、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

挥发油中含34种成分,主要为β-细辛醚(β-asar one ),占63.2%~81.2%;α-细辛醚(α-asar one ),占3.4%~13.7%;细辛醚(asar one );石竹烯(caryopphyllence );石菖醚(sekishone );细辛醛(asarylalde 2hyde );γ-细辛醚(γ-asar one );d -δ杜松烯(d -δcadinene );肉豆蔻酸(myristric acid );百里香酚(thy mol )等。

倍半萜类化合物是石菖蒲挥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石菖蒲植物中已分离得到的倍半萜达二、三十种;苯丙素类是石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中α,β-asar one 又在苯丙素中占相当分量,有的甚至高达80%之多,并被公认为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水煎液化学成分目前通过核磁共振仪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2,4,5-三甲基苯甲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2,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丁二酸,辛二酸,5-羟甲基糠醛,双-[5-甲酰基糠基]-醚和2,5-二甲氧基苯醌。

有报道石菖蒲挥发油LD 50为(0.23±0.023)m l/kg [2],α-细辛醚的LD50为926m l/kg (大鼠)和417.6m l/kg (小鼠)。

市面常有用外菖蒲充当石菖蒲入药;外菖蒲挥发油含量不超过0.01%,而石菖蒲(正品九节菖蒲:九节菖蒲一名原是根据石菖蒲药材有“一寸九节”性状特征而得,有此特征的药材历来被视为石菖蒲的优质品种)挥发油含量一般为1.0%~3.0%,主要成分有β-细辛醚(β-asar one,61.12%)、莰烯(ca m 2phene,2.78%)、龙脑(borneol,1.93%)。

综上所述,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表现为兴奋与镇静的双重作用。

在临床上既治疗昏迷,又有镇惊疗痫的作用。

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确切。

尽管已有文献报道石菖蒲可能有潜在的致畸致癌作用,但目前并未见临床报道。

因此,作为长期使用的常用中药,石菖蒲仍具有自己特有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慎重起见,临床上应尽量避免长时期大剂量使用。

参考文献:[1] 刘新民.石菖蒲的研究现状[J ].中医药研究,1992,(4):57.[2] 赵士正.α-细辛醚抗癫痫作用动物实验及机制探讨[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8):490.[3] 曾广盛.甘松汤治疗癫痫41例疗效分析[J ].浙江中医杂志,1981,16(11):521.[4] 张翼麒.癫痫宁治疗癫痫病临床与脑电图疗效[J ].云南中医杂志,1985,(4):16.[5] 王守玺.石礞半承汤为主治疗狂症310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1989,8(2):5.[6] 乔玉川.中药代号方治疗精神分裂症500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0):12.[7] 阴 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Ⅱ)[M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5:109.[8] 金维岳.石菖蒲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279例临床观察小结[J ].中成药研究,1982,(10):22.[9] 周大兴.石菖蒲对小鼠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J ].中草药,1992,(8):417.[10] 杨开清.脑醒冲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4例[J ].新中医,1999,31(3):35.[11] 单少杰.益智方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初探[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1):3.[12] 黄瑞彬.醒脑汤治疗脑震荡后遗症50例[J ].陕西中医,1997,18(9):40.收稿日期:2005211214; 修订日期:2006204227作者简介:谭庆刚(19552),男(土家族),湖北巴东人,现任湖北民族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古典籍和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谭庆刚(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摘要:《医学粹精》为清末湖北恩施名医汪古珊所著,他根据自己30多年临证经验,参之古圣先贤的论述,摘其精要,历经6年,编撰成《医学粹精》一书,书中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