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张欢(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系统理念,采用近10年数据,分析影响宁夏城镇化发展的指标因子,针对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对宁夏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发展建议。
研究显示:在西部大开发十余年间,宁夏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在城镇数量和质量、城镇建成区面积方面,还是在人口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较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是宁夏城镇化的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省域内城镇化水平差异大;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都相对较弱,尤其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发展滞后。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层次分析法宁夏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过程。
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农业向城镇第二、三产业的转移。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1研究区概况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被誉为中国的“穆斯林省”、“塞上江南”。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宁夏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其生产力发展迅速,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也十分显著,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见表1)。
宁夏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在城镇数量和质量、城镇建成区面积方面,还是在人口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较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表1 宁夏2000—2010年城镇化率年份城镇人口(人) 总人口数(人) 城镇化率2000 1803855 5543214 32.5%2001 1876653 5632211 33.3%2002 1954659 5715376 34.2%2003 2142337 5801912 36.9%2004 2386120 5877142 40.6%2005 2520746 5962029 42.3%2006 2593626 6037305 43.0%2007 2686553 6102518 44.0%2008 2778230 6176939 45.0%2009 2882093 6252023 46.1%2010 3035652 6329550 48.0%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2层次分析法在衡量宁夏城镇化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衡量城镇化的发展状况主要有5个方面的指标:经济指标;人口指标;生活状况;交通状况与环境指标。
通过逐层构建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即将城镇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化(分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综合评价指标: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第二层次为经济指标、人口指标、生活状况、交通状况和环境指标5大类;第三层次为各类具体指标共12项。
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泰(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新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将决策者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过程数量化,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更能适合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较准确地反映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1]。
宁夏城镇化水平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系统,要明确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对宁夏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层次分析法适合这类情况的研究。
其主要建模步骤:(1)选取指标,构建具有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我们评价宁夏(省)的城镇化水平,选取的指标包括经济指标B1(包括人均GDP C1、工业增加值C2、旅游外汇收入C3);人口指标B2(包括城镇化率C4、居民受教育水平C5);生活状况B3(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6、恩格尔系数C7);交通状况B4(包括交通网密度C8、客货周转量C9、运输线路长度C10);环境指标B5(包括人均绿地面积C11、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率C12),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值一级指标(A) 二级指标(B) 权重三级指标(C) 权重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A 经济指标B10.3155 人均GDP C10.6555工业增加值C20.1867旅游外汇收入C30.1578 人口指标B20.4111 城镇化率C40.7500居民受教育水平C50.2500 生活状况B30.07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60.2500恩格尔系数C70.7500 交通状况B40.1411 交通网密度C80.6958客货周转量C90.2241运输线路长度C100.0801 环境指标B50.0592 人均绿地面积C110.5000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率C120.5000 (2)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即构造下一层对于上一层重要性的判断矩阵,并请专家填写。
在请专家打分时,应明确告诉专家权重原则、权重规律、重要性标度含义如下所示:权重原则:假如a ij表示列B1、B2、.....B n相对于行B1、B2、......B n的权重,则a ij=1,a ji=1/a ij 权重规律:针对判断矩阵的准则,其中两个元素两两比较哪个重要,重要多少,对重要性程度通常按1、3、5、7、9标度赋值,重要性标度含义见(表3):层次分析法中,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判断矩阵必须由专家打分法得出,在专家的选择上应注意学科的多样化,但又不偏离本专业的专家,进行两轮打分,选择有效的一次分值进行分析;判断矩阵必须满足一致性要求,不能出现逻辑性错误(A>B、B>C、C>A),因此,在计算出权重以后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
表3重要性标度的含义标度含义1 表示B i与B j同等重要,各得1分3 表示B i比B j稍重要,B i得3分,B j得1/3分5 表示B i比B j明显重要,B i得5分,B j得1/5分7 表示B i比B j绝对重要,B i得7分,B j得1/7分9 表示B i比B j极端重要,B i得9分,B j得1/9分基于宁夏城镇化水平研究构造的判断矩阵,请专家打分后如表4所示(3)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计算得出的各级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4 判断矩阵表A-B i B1B2B3B4B5 B1 1 1 3 3 5 B2 1 1 5 5 7 B31/3 1/5 1 1/3 1 B41/3 1/5 3 1 3 B51/5 1/7 1 1/3 1 B1-C i C1C2C3C1 1 3 5C21/3 1 1C31/5 1 1B2-C i C4C5C4 1 3C51/3 13宁夏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权重分析3.1二级指标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宁夏城镇化分析,通过判断矩阵归一化后得出的各级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二级指标B 相对于一级指标A 的权重由大到小排列为:人口指标B 1(0. 4111)>经济指标B 2(0.3155)>交通状况B 3(0.1411)>生活状况B 4(0.0730)>环境指标B 5(0.0592),权重值越大说明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越大,是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指标和人口指标权重远高于生活状况指标和环境指标,说明影响宁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就是经济和人口。
宁夏地处西部内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三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吸引力较弱,城市人口数偏低,而城市化过程就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所以人口和经济是制约宁夏城镇化的瓶颈,而这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3.2三级指标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三级指标C 对于二级指标B 的权重,影响经济指标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均GDP C 1(0.6555)>工业增加值 C 2(0.1867)>旅游外汇收入C 3( 0.1578) 说明经济指标的主要衡量因素是人均GDP 和工业增加值,旅游外汇收入比重较小。
影响人口指标的权重由大到小为:城镇化率 C 4(0.7500)>居民受教育水平 C 5(0.2500)。
说明人口城镇化率远远重要于居民受教育水平,城市人口影响城市化水平。
影响生活状况指标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 6(0.2500)>恩格尔系数C 7(0.7500)表明恩格尔系数是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要因素,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收入越低,生活水平越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次之。
影响交通状况的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交通网密度C 8(0.6958) >客货周转量C 9(0.2241) > 运输线路长度C 1(0.0801) 。
说明交通网密度是影响交通的重要因素。
影响环境指标的人均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率同样重要。
4宁夏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4.1 城镇化水平相对低、速度慢宁夏一直以来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36.09%,宁夏是32.5%,低于全国3.59个百分点,根据2005 年全国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宁夏城镇化水平是42.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9个百分点,而且与全国其他B 5-C i C 11 C 12 C 11 1 1 C 1211B 3-C i C 6 C 7 C 6 1 1/3 C 731B 4-C i C 8 C 9 C 10 C 8 1 5 7 C 9 1/5 1 3 C 101/71/31省份相比,城市化速度也较慢。
2008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5.68%,宁夏城镇化水平是45.0%,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0.68个百分点,但总体来说宁夏城镇化进程己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从2000年到2008年,宁夏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2.5 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6个百分点[2]。
综合以上各级指标权重分析,宁夏二三产业还欠发达,在经济中的带动力还较小,致使宁夏经济水平较低,进而影响宁夏城镇化水平。
从城市化的动力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是城市化演进的基础,农村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力,工业化的扩张是城市化的主要拉力,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是城市化的后发动力,正因为宁夏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都滞后,所以城镇化水平较低。
4.2发展条件差异大、省域内城镇化水平差异大。
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和背景的差异,人口城镇化水平在全区各县市有很大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