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墙面砖施工方案

内墙面砖施工方案

目录
1. ....................................................................................................................... 工程概况. (2)
2. 施工准备 (2)
2.1 施工材料 (2)
2.2 主要施工工具 (3)
2.3 施工作业条件 (3)
3. 施工工艺流程 (3)
4. 施工步骤 (3)
5. 质量标准 (5)
5.1 主控项目 (5)
5.2 一般项目 (5)
5.3 允许偏差项目 (6)
5.4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
6. 成品保护措施 (6)
7. 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7)
1. 工程概况
1.1 本工程为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位于海淀区清华东路35 号林业大学院内,南临林大
教学楼,西临半导体科研办公楼,北侧为林大家属楼,东侧为后八家村。

本工程为五层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

总建筑面积24345m2,占地面积4858吊,室外高差1.800m,
±0.000=51.000m 。

1.2 本工程楼梯间、阅览室、书库、一层、二层北侧走道内墙全部为粘贴145X 95mm
内墙面砖,阅览室、书库吊顶高 3.2m,内墙砖粘贴高度3.245m。

踢脚为145高墙砖竖贴(楼梯间除外),镶贴内墙砖的房间内墙吊顶下竖贴一排墙砖。

阅览室墙面面积为
1287.85m2,书库墙面面积为322.62m2;楼梯墙面面积为2060.24m2,走道墙面面积为
840.8m2、框架柱面面积为1294.56m2; 室内总贴砖面积为5806.07m2。

1.3 本方案是依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
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JGJ126-2000、《陶瓷砖和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GB/T9195《干压陶瓷砖》GB/T4100《陶瓷砖试验方法》GB/T3810《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547-94 及设计图纸进行编制。

2. 施工准备
2.1 施工材料
面砖:规格尺寸为145X 45X 6mm,面砖的吸水率不得大于6%。

粘接砂浆:中粗砂, 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胶粘剂:内墙砖胶粘剂采用LC- U型莱恩斯胶,但胶粘剂必须做环保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1.1粘贴前粘贴面要求进行界面处理,要求采用LC- I型莱恩斯界面处理剂对界面进行界面
处理,界面剂:水泥:砂=1 :2:2(重量比)稠度以适合施工为宜。

打底砂浆采用1: 3水泥砂浆,内掺LC- U型莱恩斯胶,占水泥量的3-5%。

粘贴砂浆使用1: 2 水泥砂浆,内掺LC- U型莱恩斯胶,占水泥用量的8%。

2.1.2 所有材料在施工前必须具备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

2.1.3 粘结内墙饰面砖所用的水泥砂胶粘剂等材料均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1.4内墙砖进场后,必须先取一组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2主要施工工具
磅秤、铁板、孔径5mm 的筛子、手推车、桶、抹子、水平尺毛刷、钢丝刷、钢片 开刀、
小灰铲、勾缝溜子、盒尺、钢丝、工具袋、 2m 靠尺、计量器、橡皮锤、选砖卡
子、切割机、磨石机、缝卡子、用 © 6的圆钢砸匾成5mm 宽勾缝工具。

2.3施工作业条件
2.3.1室内门窗口附框安装完毕,门窗洞口上下对齐,结构面处理完毕。

2.3.2预留孔洞及排水管等处理完毕,铝合金门窗附框要固定好,并用
1: 3水泥砂浆
将缝隙堵塞严实。

2.3.3墙面基层清理干净,脚手眼堵好。

2.3.4按砖的尺寸、颜色进行选砖,并分类存放备用,施工工具齐全。

2.3.5脚手架选用双排架,按专项方案搭设完毕,其横竖杆及拉杆等应离开墙面和门 窗口角 150~200mm 。

2.3.7样板墙面面砖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3. 施工工艺流程
4. 施工步骤
4.1基层处理:用钢丝刷清理墙面上的灰尘和混凝土块,用火碱清理混凝土表面的脱 模剂,毛化前墙面必须清扫干净,浇水湿润至少
12小时。

4.2混凝土表面的毛化处理:在墙面上用 LC-I 型莱恩斯界面剂进行界面处理,然后
均匀的刮1: 1: 1水泥莱恩斯胶灰一道,约3mm 厚,木抹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

4.3底层扫毛灰达到强度后(用手掰不动),从墙面和四角、门窗口边弹线找规矩, 必须由墙顶到楼面一次进行,弹出垂直线,确定墙面的垂直度。

分层设点、作灰饼,
灰饼间距小于2m ,灰饼应贴在窗口的四角处,便于附框进出墙一致。

用 1: 3水泥砂 浆找平,掺占水泥用量的 5%LC- U 型莱恩斯胶。

找平层应分层施工,严禁空鼓,每层 厚度不应大于7mm ,且应在前一层终凝后再抹后一层;找平层厚度不应大于
20mm
,
若偏差大于20mm,应附加钢板网;找平层的表面应刮平搓毛,并在终凝后浇水养护;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4mm,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

4.4 找平层养护达到强度后,从墙面和四角、门窗口中挂钢丝线,横线则以楼层为水平基线交圈控制,竖向线则以室内房间四角为基线控制。

挂线间距要求垂直向不大于 1.5m,水平间距不大于1m,窗洞边和层间必须挂线,层间水平线必须挂通线。

4.5 弹线排砖:待找平层达到强度后,经检查如果没有空鼓,即可进行分段分格弹线排砖,同时进行面层粘贴标准点的工作,以控制面层出墙尺寸及垂直、平整。

4.6 选砖:按砖的尺寸做选砖卡子,按大、中、小进行挑选。

面砖的表面应光洁、方正、平整,尺寸、色泽应均匀一致,不得有缺楞、掉角、暗痕和裂纹等缺陷。

4.7 排砖:
4.7.1 平面墙面为骑马缝,墙面顶部和低部分别设置一排竖砖。

从整体上,要求横排对缝,竖排对缝,竖砖破活留在阴角处。

4.7.2砖缝宽度原则上为5mm,根据现场情况在4—6mm之间调整,缝成平型,缝深
3mm。

4.7.3 排砖时从墙面中间起排,向两侧依次排砖,破活留在阴角处。

4.7.4 窗间墙按中线对称排列,并根据骑马缝进行裁砖;上下口各有一批立砖,女儿墙顶有一批立砖。

4.7.5 所有阳角部分为45°对角,并切割出2mm 海棠角,阴角部分为压砖,主面压次面。

4.7.6 窗套两侧必须为正转切割;窗上口墙砖压窗套砖;窗下口45°对角处理,水平
铺贴,两侧采取墙面砖和窗台砖切割出2mm 海棠角。

4.7.7 排砖时,在阳角砖、窗套四周围排砖固定后,再排其余部位。

4.7.8 镶贴原则:在粘结层初凝前或允许的时间内,可调整面砖的位置和接缝宽度,使之符线并敲实;在初凝后或超过允许的时间后,严禁振动或移动面砖;每一大面统一协调,排砖合理,详见排砖图。

4.7.9 结构施工误差在转角及不明显部位调整。

根据大样图及墙面尺寸进行横竖排砖,
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注意大面和柱子以及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