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反思示例【三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反思示例【三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反思示例【三篇】一、联系课文,抓语文的训练点,在联系中积累运用在教学银杏树这种活化石时,我抓住了两句重点句。

一句在读中让学生体会银杏树长得慢这个物点。

另一句是“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在读在知道讲述了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出了两个语文知识点。

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

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

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

“片”和“把”字重叠了。

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

“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弄清了意思后,我让学生给合课后“主读读写写”一题,做做“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学生由于有了以前学过的数量词作基础,所以完成这几个填空完成得很快。

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停止了训练,而是让学生在联系中积累运用。

我让他们再写出两个像这样的词语,是上面几个词中没有用过的量词。

学生很积极、踊跃,有的写了一个个面包、有的写了一张张白纸,有的写了一群群鸟。

学生在联系中学会了积累运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整个课的设计都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课前,我先介绍一点有关化石及活化石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收集什么,范围我不加限制,可以是这课里面介绍的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可以是其他的珍稀动、植物,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

但对收集的资料要求进行整理,能流利地给同学作介绍。

在课堂上,我安排学生进行自主交流,交流他们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个个都争着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给同学听。

在学习课文时,我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在三种活化石中,让他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进行自学,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让学生在听别人介绍时,保持对还没重点学习的一种活化石的好奇心。

在学习时,我还注意到了学生有个别差异性,让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选择一种甚至三种活化石都作介绍,没那么强能力的学生可以只读读自己学会的生字,或读读音会读的句子。

如果在小组中,几个同学都喜欢同一种活化石,也可以几个同学都各自说说,自己对所喜欢的活化石的认识。

这样,既照顾了后进生,也可以让尖子生吃得饱。

调动起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重视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学习这课时,我以学习前一课《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学习方法,迁移到这课的学习上。

在学习这课之前,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学习方法:第一、找出课文讲了几件太空生活的趣事。

第二,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进行自学、交流。

第三,在全班上,作交流汇报。

然后,过渡,学习这课,我们同样用这方法进行学习,找出课文介绍了几种活化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进行自学。

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在班上交流汇报。

让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开始学习怎样去学习语文这一工具性学科。

在这节课上,不足之处是,在一引些知识细节上未能及时纠正学生。

如在做一些重叠词的练习上,有一个同学写个“一个个太阳”,老师只是一语带过,“太多太阳了吧!”未有及时纠正学生这个词是错误的。

也如一个同学说到“一棵棵种子”,教师也未能纠正这里该用“颗”不是“棵”。

另外在读的分量上,还不够,应让学生多读进行感悟。

在今后的教学上,我会注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篇二】【教学过程】课前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师生拍手跟着吟唱,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同时为感悟课文内容做铺垫。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微笑,共同学习吧!师:你看到了什么?(多媒体显示出一幅窗前飘着一个画着可爱小脸的红气球图。

)生:我看到窗户外面有一个红气球。

师:仔细观察,这个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1:我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生2:我看到气球上画的小脸是笑眯眯的。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这个气球是哪儿来的?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个气球放飞在窗户前?生3:我想知道气球上为什么要画一张笑眯眯的小脸?师:真会提问。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师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22窗前的气球。

)点评:观图质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来自由地读课文。

读课文前,哪个同学来给小伙伴们提个要求呢?生:我希望同学们把生字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请教下面的树叶,并多读几遍?生:我希望同学们做到不添字,不加字,把句子读通顺。

(生认真地自由地读课文,认生字。

)点评:通过学生自己提读书要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学生个体展示读,生生挑战读、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点评:通过自读、评价读、挑战读,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轻松达到读准字音,突出重难点字音的目的。

师:看看这些生字朋友,想想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1:我会记“猜”,“情”的“忄”换成“犭”就是“猜”。

生2:科利亚的“科”就是科学的“科”。

生3:我给大家出个字谜:一个女孩在舞台旁边跳舞,大家猜猜我说的是哪个字?生4:我会记“拴”,拴要用手,所以有个“扌”。

生5:我会记“逗”,那个“辶”像一匹马,马驮着豆角,就是逗人的“逗”。

师:你们真能干,会用这么多方法来记生字,下面我们来玩识字游戏。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闯迷宫读词语。

)师:祝贺你们,送你们一份特殊的礼物。

(课件出示写有“我会写”的智慧花。

)点评:注重情趣化识字,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并利用有趣的游戏及时巩固识字效果,并以“趣”来激发、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师: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又正确,又美观呢?(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如何写好字,取代老师一笔一画的分析。

师故意误写,让学生来纠正。

生认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点。

)师:写完了对照田字格中的字,自己评一评,写得好的,奖自己一颗☆,再和同桌看看、评评。

点评:注重学生的自评与师生、生生间的互评,使评价多样化,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三、朗读感悟师: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生选喜欢的方式: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和好伙伴一起读课文。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放了一个气球去问候他。

师:什么是“传染病”?生1:像“非典”这样的病就是传染病。

生2:会传染给别人的病。

师:同学们,科利亚病了,住进了医院。

(课件出示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的情景图,并配上让人感到孤独寂寞的低调音乐,教师入情地范读,生看图听读,引生入境。

)师:你有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很难过。

生2: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很难受的样子。

)生3:我有点想哭(眼圈红着)。

生4:我也想哭(泪珠滚动)。

生5:我觉得科利亚好寂寞,好孤单啊!生6:老师,他哭了。

……师:你们都是情感十分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来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请自己练一练。

(生在音乐声中,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生:(含着眼泪)很入情地朗读。

师:都想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吗?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读读1~2自然段吧。

(生齐读。

)点评:用CAI、音乐、教师的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师: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不能和爸爸妈妈去逛公园,也不能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他只能呆呆地望着窗外那一角天空,他觉得真没意思(板书“真没意思”)。

(音乐停。

)师:此时此刻,科利亚呆呆地望着窗外在想什么?生1:他好想爸爸妈妈来看他。

生2:他好想自己的病快点好呀。

生3:他好想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

生4:他好希望同学们来看他,和他讲故事,讲学校发生的事。

点评:换位体验,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师:正在这时,科利亚突然看到了什么?(课件演示,一个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上来,在窗前停了一会,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的情景图。

)生1:他看到一个红气球在窗前停了一会,还一上一下地动起来。

生2:他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出示句子:①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②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师: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生自由读句子。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写出了这张小脸的样子很可爱。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这张小脸的可爱吗?(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读得多好啊,你们想读吗?生:想。

师: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

)师:我看到了教室里有40张可爱的小脸。

谁能用“可爱的”说一个句子?生1: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可逗人喜爱了。

生2:我的妹妹长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师:当科利亚看到这个画着可爱小脸的气球,他怎么样了?(出示科利亚高兴地笑了的画面和句子:科利亚望着窗外那逗人的笑脸,高兴地笑了。

)生齐:他高兴地笑了。

师:我看到你高兴地笑了?看到他也高兴地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体会到科利亚高兴的心情?(生练习朗读。

)生:有感情而且带着表情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吧。

(生齐带着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师:读了这句话,想想你能给大家提出一个什么问题?生: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师:是呀,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快和同桌认真读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想好了互相说一说。

点评:培养学生读中质疑和合作释疑的能力。

(学生同桌边读边议。

)生1:因为他看到气球上的小脸看上去很好玩、很逗人,所以高兴地笑了。

生2:因为他看到气球,知道同学们来看他了,所以高兴地笑了。

师:现在你们就是科利亚的同学,想一想你们在窗下是怎样把这个气球放上来的?想好后,在四人小组里商量商量,并试着演一演。

(生分小组自由排练,师巡视并点拨。

请一组同学合作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呢?生1:科利亚,你好了吗?生2: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3:科利亚,安心养病,听医生的话,快点出院和我们一起玩吧。

生4:科利亚,你看到这个气球,高兴吗?……点评: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科利亚的同学,入情入境,成为剧中人,在角色体验中通过阅读、思考把自己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用创造性的语言回答,体现了“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