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章末过关检测(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B.以点电荷为圆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C.在电场中某点放入检验电荷q,该点的场强为E=F/q,取走q后,该点场强不变D.元电荷实质就是电子(或质子)本身答案:C2.小强在加油站加油时,看到加油机上有如图所示的图标,关于图标涉及的物理知识及其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这些图标的依据是静电屏蔽原理B.工作人员工作时间须穿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服装C.化纤手套与接触物容易摩擦起电存在安全隐患D.用绝缘的塑料梳子梳头应该没有关系解析:选C.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产生静电,会引起静电,穿衣,脱衣也会产生静电.这些图标都是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不是静电屏蔽,故A、D错误;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穿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服装,会引起静电,故B错误;化纤手套与接触物容易摩擦起电,故会引起静电,从而引起油料燃烧的危险,故C 正确.3.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所示,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A .保持Q 、q 不变,增大d ,则θ变大,说明F 与d 有关B .保持Q 、q 不变,减小d ,则θ变大,说明F 与d 成反比C .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θ变小,说明F 与q 有关D .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θ变小,说明F 与Q 成正比解析:选C .保持Q 、q 不变,根据库仑定律公式F =k Qq d 2,增大d ,库仑力变小,则θ变小,减小d ,库仑力变大,则θ变大.实验表明,F 与d 的二次方成反比,故A 、B 错误;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库仑力变小,θ变小,知F 与q 有关,故C 正确;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库仑力变小,θ变小,根据库仑定律得F =k Qq d 2,知F 与两电荷的乘积成正比,故D 错误. 4.如图所示,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从静止同时释放,则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A .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B .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C .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D .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解析:选C .因电荷间的静电力与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同,故电荷将一直做加速运动,又由于两电荷间距离增大,它们之间的静电力越来越小,故加速度越来越小.5.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电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其中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若电子在两点间运动的速度不断增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形成电场的点电荷电性为正B .电子一定是从a 点运动到b 点C .电子一定是从b 点运动到a 点D .电子的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解析:选C .电子做曲线运动,所受的合外力即电场力指向曲线的内侧,由此可以判断出电场力沿电场线由右指向左,电子带负电,故电场线的方向由左指向右,因而形成电场的点电荷应为负点电荷,A 错;电子受到库仑斥力,速度变大,应远离场源电荷,故运动轨迹为由b 点到a 点,C 对,B 错;电子从b 点运动到a 点库仑力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电子做变速曲线运动,故D 错.6.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的电荷量比b 所带的电荷量小.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A.F1B.F2C.F3D.F4解析:选B.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规律,确定金属小球c受到a和b的静电力方向,考虑a的电荷量小于b的电荷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如图所示,选项B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某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b是其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小于它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B.a点的场强方向一定沿着a点的电场线向右C.正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大于它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D.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解析:选BCD.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所以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根据F=Eq得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大于它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故A错误,C、D正确;电场线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所以a点的场强方向一定沿着a点的电场线向右,故B正确.8.两个通电小球带电后相互排斥,如图所示.两悬线跟竖直方向各有一个夹角α、β,且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球质量用m和M表示,所带电量用q和Q表示.若已知α>β,则一定有关系()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m一定小于MC.q一定大于QD.m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大于M所受电场力解析:选AB .库仑力同样满足牛顿第三定律,满足共点力平衡条件;无论q 、Q 谁大,所受库仑力大小总是相等,无法判断q 、Q 间大小,C 、D 错误;由图示可知两小球相互排斥,故A 正确;设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可得两球之间的库仑力F =mg tan θ,因为α>β,所以mg <Mg ,即m <M ,故B 正确.9.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MN 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 、c 关于MN 对称,b 是两电荷连线的中点,d 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点场强大于d 点场强B .b 点场强小于d 点场强C .正电荷q 在a 、c 两点受电场力相同D .负电荷沿MN 移动时,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不变解析:选BD .由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可以知道,E d >E b ,A 错,B 对.由于该电场关于中垂线对称,a 、c 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故正电荷在a 、c 两点受电场力大小相等,但由于a 、c 两点场强方向不同,故电场力方向不同,C 错.MN 上场强方向垂直MN 向右,负电荷在MN 上受电场力方向始终垂直MN 向左,D 对.10.如图所示,水平粗糙绝缘杆从物体A 中心的孔穿过,A 的质量为M ,用绝缘细线将另一质量为m 的小球B 与A 连接,整个装置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 ,A 不带电,B 带正电且电荷量大小为Q ,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A .细线中张力大小为mg cos θB .细线中张力大小为EQ sin θC .杆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QED .杆对A 的支持力大小为Mg解析:选ABC .对小球B 受力分析有,受重力mg 、电场力EQ 和绳子的拉力T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T cos θ=mg ,所以细线中张力大小为T =mg cos θ,A 选项正确;由平衡条件知:EQ mg =tan θ,故EQ sin θ=mg cos θ=T ,B 选项正确;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重力、杆的支持力、电场力、摩擦力,摩擦力与电场力平衡,即杆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QE ,故C 选项正确;杆对A 的支持力大小为(M +m )g ,D 选项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2分)(2018·潍坊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沿一条直线依次排列三个等质量的带电小球A 、B 、C .在C 上沿连线方向施加一恒力F 后,三小球恰能在运动中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已知A 球所带的电荷量Q A =10q ,B 球所带的电荷量为Q B =q .开始时,小球间距离为r ,求所施加恒力F 的大小、小球C 所带电荷量Q C 及电性.解析:取A 、B 、C 三小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设小球质量为m ,依牛顿运动定律,可得F =3ma ①取小球A 为研究对象,有k Q C Q A (2r )2-k Q B Q A r 2=ma ② 取A 球和B 球整体为研究对象,有k Q C Q A (2r )2+k Q C Q B r 2=2ma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Q C =403q (电性与A 球、B 球的电性相反),F =70kq 2r 2. 答案:70kq 2r 2 403q 与A 球、B 球的电性相反 12.(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 点,并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 ,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1)小球带何种电荷,电荷量是多少?(2)若烧断丝线,则小球将做什么运动?(设电场范围足够大)解析:(1)如题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电=qE =mg tan θ,所以q =mg tan θE,因小球受到向左的电场力,所以小球带正电.(2)若烧断丝线,小球在电场力与重力mg 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 =F ′m =mg /cos θm =g cos θ. 答案:(1)正 mg tan θE(2)匀加速直线 13.(16分)质量为m 的小球A 在绝缘细杆上,杆的倾角为α.小球A 带正电,电荷量为q .在杆上B 点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将小球A 由距B 点竖直高度为H 处无初速度释放.小球A 下滑过程中电荷量不变.不计A 与细杆间的摩擦,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A ,B 间的距离足够大.求:(1)A 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当A 球的动能最大时,求此时A 球与B 点的距离.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α-F =ma ,根据库仑定律F =k Qq r 2, r =H sin α, 解得a =g sin α-kQq sin 2 αmH 2. (2)当A 球受到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时,动能最大.设此时A 球与B 点间的距离为R ,则mg sin α=kQq R 2, 解得R =kQq mg sin α. 答案:(1)g sin α-kQq sin 2 αmH 2(2) kQq mg sin α章末过关检测(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8·山西怀仁一中期中)下列物理量中,哪些与检验电荷有关( )A .电场强度EB .电势φC .电势能E pD .电势差U 解析:选C .电场强度E =F q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q 无关.故A 错误;电势φ=E p q,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q 无关,故B 错误;电势能E p =φq ,故电势能与电荷有关,选项C 正确;电势差U AB =W q,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由电场本身和A 、B 两点的位置决定的,与q 无关.故D 错误.2.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B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C .对于正电荷而言,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负电荷则反之D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解析:选D .电势与电场强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低,故A 错误;在匀强电场中,由公式U =Ed 可知,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与场强和两点间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都有关,故B 错误;根据功能关系,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做正功,电势能都是减小的,做负功电势能都是增加的,故选项C 错误;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而且速度最快,所以D 正确.3.在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 ,当一个-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 )A .E p A =-W ,φA =-W qB .E p A =W ,φA =-W qC .E p A =-W ,φA =W qD .E p A =W ,φA =W q解析:选C .-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电荷的电势能减小W ,无限远处电荷的电势能为零,则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为E p A =-W ,A 点的电势φA =-W -q=W q,C 正确. 4.(2018·湖南衡阳一中高二月考)如图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 为线段ab 的中点.若一个运动的正电荷先后经过a 、b 两点,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3 V 、φb =7 V ,则( )A .c 点电势为2 VB .a 点的场强小于b 点的场强C .正电荷在a 点的动能小于在b 点的动能D .正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的电势能解析:选D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由题意知电场线向左,只有在匀强电场中c 点的电势为2 V ,故A 错误.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电场线的疏密,就无法判断两点场强的大小;所以a 点处的场强E a 可能小于b 点处的场强,也可能大于E b ,故B 错误.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可知,正电荷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一定增大,而由能量守恒得知,其动能一定减小,故C 错误,D 正确.5.空间存在甲、乙两相邻的金属球,甲球带正电,乙球原来不带电,由于静电感应,两球在空间形成了如图所示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其电场线,虚线为其等势线,A 、B 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 、D 两点关于直线AB 对称,则( )A .A 点和B 点的电势相同B .C 点和D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 .正电荷从A 点移至B 点,静电力做正功D .负电荷从C 点沿直线CD 移至D 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φA >φB ,所以正电荷从A 移至B ,静电力做正功,故A 错误,C 正确.C 、D 两点场强方向不同,故B 错误.负电荷从C 点沿直线CD 移至D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D 错误.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荷,且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 点的正点电荷,以E 表示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E p 表示点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上极板不动,将下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A .θ增大,E 增大,E p 增大B .θ增大,E 增大,E p 减小C .θ减小,E 不变,E p 增大D .θ减小,E 不变,E p 减小解析:选D .电容器电量不变;下极板向上移动时,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根据C =εS 4πkd可知,电容C 增大,则根据Q =CU 可知,电压U 减小;故静电计指针偏角θ减小;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 =U d =Q Cd =4πkQ εS ;因此电场强度与板间距无关,因此电场强度不变;根据U P =Ed, P 点与下极板的距离d 减小,则P 点的电势降低,根据E P =qU P 可知正点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减小,故选项D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试探电荷q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运动.已知Q 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则关于试探电荷q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B .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C .q 在M 点的加速度比N 点的加速度大D .从M 点运动到N 点,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解析:选ACD .点电荷q 沿椭圆轨道运动,必定受到Q 的引力作用,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q 做负功,则q 的电势能增加,故A 正确.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q 做负功,由动能定理知动能减小,故B 错误.M 与Q 间的距离比N 与Q 的距离小,由库仑定律知,q 在M 点所受的库仑力大于在N 点所受的库仑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q 在M 点的加速度比N 点的加速度大,故C 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从M 点运动到N 点,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故D 正确.8.(高考山东卷)如图甲所示,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 ,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 =0时刻,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 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0~T 3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 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板边缘飞出.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关于微粒在0~T 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末速度大小为2v 0B .末速度沿水平方向C .重力势能减少了12mgd D .克服电场力做功为mgd解析:选BC .0~T 3微粒做匀速直线运动,则E 0q =mg .T 3~2T 3没有电场作用,微粒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a =g .2T 3~T ,由于电场作用,F =2E 0q -mg =mg =ma ′,a ′=g ,方向竖直向上.由于两段时间相等,故到达金属板边缘时,微粒速度为v 0,方向水平,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从微粒进入金属板间到离开,重力做功W G =mg · d 2,重力势能减少12mgd ,选项C 正确;由动能定理知W G -W 电=0,W 电=12mgd ,选项D 错误.9.(2018·湖北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期末联考)如图所示,A 、B 、C 、D 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正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所有棱长都为a .现在A 、B 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两个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D 棱上各点电势相等B .C 、D 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大小相等且均为kq a 2 C .将一负电荷沿CD 棱从C 点移动到D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 .将一正电荷沿CD 棱从C 点移动到D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解析:选AB .据题,+q 、-q 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通过AB 的中垂面是一等势面,C 、D 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C 、D 两点的场强都与等势面垂直,方向指向B 一侧,方向相同,根据对称性可知,场强大小相等,故C 、D 两点的场强、电势均相同.两个电荷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E 1=E 2=kq a 2 ,方向的夹角为120°,则C 点的合场强E =E 1=E 2=kq a 2 ,如图.故A 、B 正确;因CD 是等势面,故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沿CD 棱从C 点移动到D 点,电场力都不做功,选项C 、D 错误.10.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 、N 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 、N 从虚线上的O 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 、b 、c 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 点电势高于c 点.若不计重力,则( )A .M 带负电荷,N 带正电荷B .N 在a 点的速度与M 在c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C .N 在从O 点运动至a 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D .M 在从O 点运动至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解析:选BD .由O 点电势高于c 点电势知,场强方向垂直虚线向下,由两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知N 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向上,M 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向下,故M 粒子带正电、N 粒子带负电,A 错误;N 粒子从O 点运动到a 点,电场力做正功.M 粒子从O 点运动到c 点电场力也做正功.因为U aO =U O c ,且M 、N 粒子质量相等,电荷的绝对值相等,由动能定理易知B 正确;因O 点电势低于a 点电势,且N 粒子带负电,故N 粒子运动中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正功,C 错误;O 、b 两点位于同一等势线上,D 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2分)(2018·西藏拉萨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的电子从A 点沿与电场垂直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初速度为v 0,当它通过电场B 点时,速度与场强方向成150°角,不计电子的重力,求:(1)电子从B 点射出的速度v B ; (2)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解析:(1)电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B 点的速度v B =v 0cos 60°=2v 0. (2)电子从A 运动到B 由动能定理得:-eU AB =12m v 2B -12m v 20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 AB =12m (2v 0)2-12m v 20-e=-3m v 202e .答案:(1)2v 0 (2)-3m v 202e12.(14分)(2018·济南重点中学联考)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直线轨道上方h 高度的P 点,固定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上的A 点以初速度v 0沿轨道向右运动,当运动到P 点正下方B 点时速度为v ,已知点电荷 产生的电场在A 点的电势为φ(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P A 连线与水平轨道的夹角为60°,试求:(1)物块在A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在B 点的电势. 解析:(1)带电体间的库仑力为:F =k qQ r 2其中,r =hsin 60°对物块受力分析可得,N =mg +F cos 30° 由以上三式得,N =mg +33kqQ 8h 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N ′=N =mg +33kqQ8h 2,方向竖直向下.(2)从A 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qU AB =12m v 2-12m v 20又U AB =φA -φB =φ-φB 解得φB =m 2q(v 20-v 2)+φ. 答案:(1)mg +33kqQ 8h 2 方向竖直向下(2)m 2q(v 20-v 2)+φ 13.(14分)(2018·福州四校联考)如图,ABD 为竖直平面内的绝缘轨道,其中AB 段是长为s =1.25 m 的粗糙水平面,其动摩擦因数为μ=0.1,BD 段为半径R =0.2 m 的光滑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 =5.0×103 V/m.一带负电小球以速度v 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接着进入半圆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D 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2.0×10-2 kg ,所带电荷量q =2.0×10-5C ,g =10 m/s 2,(水平轨道足够长,小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求:(1)小球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 时的速度大小;(2)带电小球在从D 点飞出后,首次落到水平轨道上时的位移大小; (3)小球的初速度v 0.解析:(1)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的情况下,设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v D ,离开D 点到达水平轨道的时间为t ,落点到B 点的距离为x ,则mg -qE =m v 2DR,代入数据解得v D =1 m/s.(2)2R =12mg -qE m t 2,代入数据解得t =0.4 s ,x =v D t =0.4 m. L =x 2+(2R )2=225m. (3)由动能定理得: -μ(mg -qE )s -2mgR +2qER =12m v 2D -12m v 2得v 0=2.5 m/s.答案:(1)1 m/s (2)225m (3)2.5 m/s.章末过关检测(三)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B .由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 .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D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解析:选C .无论导体是否接入电路中,其电阻不会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所以A 、B 错;导体的电阻只跟导体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有关,跟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及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D 错.2.电路中每分钟有60万亿个自由电子通过横截面积为0.64×10-6 m 2的导线,那么电路中的电流是(电子带电量为1.6×10-19C)( )A .0.016 μAB .1.6 mAC .16 μAD .0.16 μA解析:选D .由电流的定义式I =qt 可知,电流大小与横截面积无关,代入数据可求得电路中的电流为0.16 μA .3.(2018·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如图所示,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I AB >I BC B .I AB <I BC C .U AB =U BCD .U AB >U BC解析:选D .由题图知,导体AB 与BC 串联接入电路,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流过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I AB =I BC ,故A 、B 错误;由题意知,导体AB 与BC 的材料、长度相同,AB 的横截面积小于BC 的横截面积,根据电阻定律可知:R AB >R BC ,因为I AB =I BC ,由U =IR 知,U AB >U BC ,故C 错误,D 正确.4.用电动势为6 V 、内电阻为4 Ω的直流电源,依次给下列四个小灯泡供电,最亮的是( ) A .R 1=2 Ω B .R 2 =4 Ω C .R 3=6 Ω D .R 4=8 Ω答案:B5.(2018·西安一中高二月考)一个电流表,刻度盘的每1小格代表1 μA ,内阻为R g ,如果把它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刻度盘的每一小格代表n μA ,则( )A .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R gB .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 -1)R gC .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 g nD .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 gn -1解析:选D .因I g =U gR g,量程扩大n 倍为nI g ,则应有(n -1)I g 被分流,故应并联一个分流电阻,阻值R =I g R g (n -1)I g =R gn -1,则D 正确.6.如图所示的伏安法测电阻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为3 k Ω,读数为3 V ;电流表内阻为10 Ω,读数为4 mA .待测电阻R 的真实值等于( )A.750 ΩB.760 ΩC.1 000 ΩD.1 010 Ω解析:选C.电压表读数为电压表与R并联部分的电压,由于电压表内阻为3 kΩ,所以流经电压表的电流I1=3 V3 kΩ=0.001 A,电流表读数为4 mA=0.004 A,所以流经R的电流I2=0.004 A-0.001 A=0.003 A,由欧姆定律R=3 V0.003 A=1 000 Ω,故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将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接上分压电阻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B.接上分压电阻后,电压按一定比例分别加在电流表和分压电阻上,电流表的满偏电压不变C.若分压电阻是表头内阻的n倍,则电压表量程扩大到n+1倍D.通电时,电流表和分压电阻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解析:选BCD.分压电阻与电流表串联,电压按电阻阻值比例分配电压,总电压增大,但表头的满偏电压不变,A错误,B、D正确;分压电阻R=nR g时,R V=(n+1)R g,电压表量程U=I g R V=(n+1)I g R g,C正确.8.(2018·山东济南一中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1∶R2=1∶3B.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长后电阻等于R2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P1∶P2=1∶3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解析:选AC.在I-U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图象可知k1=3k2,则R2=3R1,即R1∶R2=1∶3,故A正确;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后,横截面积同时变为原来的13,根据电阻定律R=ρLS可知,R1将变为原来的9倍,是R2的3倍,故B错误;R1与R2串联,电流相等,由P=I2R知,P1∶P2=R1∶R2=1∶3,故C正确;R1与R2并联,电压相等,由I=UR可知,I1∶I2=R2∶R1=3∶1,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