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24.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30. 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2. 南京紫金山最高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
33.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
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
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
39.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
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
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
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
44. 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
是知觉对刺激物积极的组织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来的倾向。
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疏远。
45. 在主题或详细程度不同的地图上,相同的形象符号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46. 顺序量表是从具有可比变化的数据,简单的转化为多与少的关系。
要考虑大与中或中与小在数值上的比例或绝对值。
47. 确定数据的分级数目时数据组分为3~6级较合适48. 三维符号最适宜于采用色相、彩度或网纹变量进行图形的整饰。
49. 等值线的制图数据是定位点的测量值或派生的数值。
50. 等密度线制图不能采用绝对值,如要表示区域单元的数值,必须将绝对数值转为单位面积的比率或比值。
51. 区划图在地图上的图斑有可能互相重叠。
具有间断或重叠特性的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
52. 利用遥感图像调查类型界线,实地调查和野外判读的面积应超过10%。
53. 分层设色法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图。
54. 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按经差2º,纬差3º划分。
55. J—50—5—E表示1:5万地形图。
56. 主图的方向一般应按惯例定位上北下南。
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偏离,但要明确指向线。
57. 图名的主要功能是为读图者提供地图的区域和主题的信息。
58. 统一与协调原则是地图集编制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保证地图集科学性、实用性的关键。
59. 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波段数目,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以及波段的波长和宽度所决定。
60. TM1绿波段:对无病害植物叶绿素反射敏感。
二、名词解释1.地图2. 直线定向3. 真子午线4. 磁子午线5. 磁偏角6. 子午线收敛角7. 磁坐偏角8. 方位角9. 象限角10. 地图学11. 三北方向12. 大地体13.水准面14. 大地水准面15. 椭球体16.天文经度17.天文纬度18. 大地经度19.大地纬度20.1956年黄海高程系21.地图投影22.地图比例尺23.主比例尺24.局部比例尺25. 长度比26.长度变形27. 面积比28. 面积变形29. 角度变形30. 等变形线31. 方位投影32. 圆住投影33.圆锥投影34.等角航线35.高斯-克吕格投影36. 墨卡托投影37. 地图概括38. 分辨敏锐度39. 视锐度(视力) 40. 分区统计图41. 定位符号图42. 普通地图43. 专题地图44.地理图45. 陆地水系46. 等高线47. 等高距48. 等高线平距49. 示坡线50. 分层设色法51. 居民点52. 交通网53. 作者原图54. 编绘原图55. 地图集56. 遥感技术57.时间分辨率58.空间分辨率59.卫星影像镶嵌图60.卫星影像图61.卫星影像地图62.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63. 多媒体技术64.邻接65.包含66关联67. 电子地图68. 地理信息系统69.二维分析70.缓冲区分析71.包含分析72.开销73.资源需求74.资源容量三、问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4. 简述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5.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6.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7. 简述圆锥投影的分布规律。
8.试述等积正轴方位投影的投影条件、投影公式、经纬线形式和变形分布规律。
9.方位投影的特点是什么?10. 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纬线网的特点是怎样的?11. 墨卡托投影投影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12.我国按经差6°或3°是如何进行分带投影的?13.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特点是什么?14. 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是什么?15. 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16. 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有哪些?17. 常用数量分析有哪些方法?18. 开方根规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9.图形形状简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0. 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是什么?21. 地图符号的功能有哪些?22. 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3. 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哪些?。
24. 注记的作用与功能分别是什么?25. 为什么比例圆是点状符号在数量对比上最常采用的几何符号?26. 等值线图的特点是什么?27.定量数据的特征有哪些?28. 等值区域法和分区统计法的区别是什么?29. 地理数据视觉化的含义是什么?30. 等高线的特点是什么?31.简述设计色层表的设计原则。
32.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特点是什么?33. 地理图的编制特点是什么?34. 简述地理图编制过程。
35. 专题地图的特性是什么?36. 简述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标准。
37.地理底图的作用有哪些?38. 底图编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39. 简述专题地图设计及其设计过程。
40. 怎样达到良好的图面配置总体效果的要求?41. 色彩设计应注意哪几个问题?42. 地图集的特点是什么?43. 简述地图集的编制过程及其注意的问题。
44. 遥感信息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5.卫星影像图的产生和编制过程包括哪些?46. 遥感系列制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7.简述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研究内容。
48. 数字地图制图的硬件配置包括哪些?49.数字地图制图软件系统组成包括哪几部分?50.图形数据的组织形式有哪些?51.简述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52. 电子地图的优点53.举例说明电子地图的应用。
54.简述数字地图制图与GIS的关系。
55.简述空间分析及其包括哪几个部分?56.简述网络基本要素组成。
57. 简述GIS应用对地图的作用。
58. 地图符号库的设计,需遵循哪些原则?59. 影响地图产品生产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四、计算题1.已知某地的磁偏角为-5°15′,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
2.已知某地的R=59°20′SE,α=?3.将一张古地图上的“一尺折百里”用公制表示其数学式、说明式和直线式。
4. 在1:100万正轴等积圆锥投影地图上,某点的经线长度比为0.95,自该点向东量得图上距离为2.10厘米,求其实地长度为多少(精确到公里即可)?5. 已知图号为H-51-3,求其地理位置。
6. 试述该坐标值(X=1026km,Y通=25452.678km)对应点位的具体地理位置。
7. 已知某目标方向线OA的真象限角为24°SW,OA的磁方位角为206°30′,求其真方位角和磁偏角各为多少?并分别画出草图。
8. 已知某点的真象限角为13°SW,子午线收敛角为2°,求其坐标方位角。
9. 已知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312°30′,磁偏角为-1°45′,求其真方位角,将它换算成真象限角。
(另作图表示)10.已知某地地理坐标为ф=31º19′30″N,λ=119º22′30″E,求它在1:2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