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生活中处处有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
(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归纳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信息的含义。
2.教学难点
信息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各位同学回忆到目前为
止一天之内所亲身经历的事。
学生聚精会神,默默思
考
引导学生思考,以自
己的亲身经历来理解
信息和信息的作用,
为本课教学做铺垫。
布置任务并思考布置思考题并提问:
1、今天你获得哪些消息;
2、通过哪些途径或方式获
得;
3、对你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
杂志、短信等手段获得信
息,对我的生活、学习起
到作用。
并填写P3表。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
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
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
都没有贴标签。
根据液体发出
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
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
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实践并回答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
觉器官,理解不同事
物所包含的信息不同
探究学习提问: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
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它们
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
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了解、体会同
一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总结讲解总结信息的含义并提问:
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
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
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
呢?
学生讨论,仔细听讲并回
答:
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
感官,提高收集信息的能
力(电话、显微镜、网络)
加深理解信息的含义
实践学习二信息特征的游戏区:
传话游戏
每组传一句话,最后一位学生
记录。
提问与回答,引导出信息的特
征:
信息是事物及其运动所具有
的一种普遍属性,它具有许多
特征。
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
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
和失真性、加工性等
每组学生参与悄悄话的
传话游戏。
思考回答问题,描述此游
戏包含的信息的特征。
最
后共同讨论,总结出信息
的特征。
通过游戏引导出信息
的主要特征,并激发
快乐学习的热情,全
员参与,体验信息的
某些特征,自我总结,
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与
理解。
分析讲解信息传播方式及特征
学生仔细听讲并归纳信
息的主要特征
理念结合实战练习出示练习题,个别提问或集体
提问:
1、名扬千里(信息的传递性)
2、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信
息的真伪性)
3、一传十,十传百(信息的
共享性)
4、玉不琢,不成器(信息的
价值相对性)
5、红灯停,绿灯行(信息的
时效性)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写P5
表。
以典故和俗语,提高
学生的学习热情,进
一步加深理解信息的
基本特征和内涵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教师言简
意赅,浓缩精华地作一快速总
结。
学生仔细听讲
反馈环节知识回顾
总结课堂知识要点:信息、信
息的主要特征。
反馈练习:
1、在报纸上发布汽车销售广
告,其信息表达方式是()
A、文字、语言
B、文字、
声音
C、声音、图像
D、文字、
图像
2、下列表述中属于信息的是
()
A、DVD影碟机
B、一张
VCD光盘
C、转播中央电台节目的电波
D、商品广告
3、通过因特网找到了一些关
于环境保护的文章和图片,制
作成网站,发布在学校的网站
上,这属于信息的()
A、传递
B、加工
C、收集
D、
以上都是
4、分析探讨以下信息的特征
共同总结课堂知识要点,
完成抽奖卷中课堂笔记
部分的填写。
反馈练习由一位学生上
台作答,其余学生卷上作
答。
巩固并复习本课所学
知识点
通过反馈练习,检查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及时反馈及时评价。
板书设计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生活中处处有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1、信息可以传递与共享;
2、信息可以开发与存储;
3、信息可以处理与再生;
4、信息可以利用与增值;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
项目评分细则评分
课堂表现40分认真听课,积极
进行课堂学习活
动。
并有自已独
立的见解。
40分
基本上能认真
听课,积极进
行课堂学习活
动。
30分
能认真听课,并进
行课堂学习活动。
但有分神的现象。
要教师约束。
20
分
在教师的约
束学习活动
不佳。
15分或以下
30
作业完成20分按时保质保量独
立完成,并有独
特见解。
20分
按时保质保量
独立完成。
15分
基本能按时完成。
10分
有不交作业
或抄袭等的
现象。
5分或以下
20
小组活动40分积极参加小组活
动,有独立见解,
动手、动口、动
脑能力强,与同
学合作愉快。
40
分
积极参加小组
活动,爱动手、
动口、动脑能
力强,与同学
合作愉快。
35分
能参加小组活动,
与同学合作愉快。
30分
达不到以上
要求。
20分或以下
35
总评80分以上评优,70-80评良,50-60评合格,50分以下评不合格。
总分:
85
等级:
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解信息及其特征,如果直接从概念讲,学生很难一下接受,而且感觉也比较枯燥,所以作为教师一方面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里,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树立自信,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使抽象的理念通俗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幸福快乐地学习,去体验,去感悟,去发展,去享受成功的喜悦,去感受生命的活力!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没有兴趣?!怎么会不爱学习?!教师又怎么能不受学生的欢迎?!
本节的内容在本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参与学生活动,课堂本是一个有情地,学生更是有情人,他们走进课堂,就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自尊的不同个性的人。
所以作为教师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好表现、自信的心理及时地给予鼓励,来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欣赏的动作毫不吝啬地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热情和潜能,这时课堂的人际和谐了,空气自由了、情感释放了,思维活跃了,心灵放飞了!在这种氛围里,特别是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在这个新集体中,就能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他们就变的敢说、愿意说、会说、抢着说,个性充分得以张扬,在问题思考、解答、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养成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馈环节反应是知识的的巩固、课堂达成率的体现环节,在这节课中使用课堂阶段小结反馈与学案形式完成,学案中的知识点环节是课堂笔记的随时记录,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总结,在后期的反馈中去复习,反馈练习将课堂中的所有知识点考虑进去,让学生能迅速完成。
每次开课都是一轮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提升过程,由于时间匆忙,还有许多环节需要去反思去体验去总结,从而才能获得更多的收获与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今后,在我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我更加地愿意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永葆工作激情,和我的学生们共同谱写出新的生命交响乐,共同走向快乐、成功、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