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是项目投资者为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而出具的一种报告。
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一般需要委托具有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编写资金申请报告。
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决定是否给予资金扶持。
其具体的审批权限和利用方式如下:(1)政府投资补助的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a)能够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带动和引导作用的产业化项目;(b)农业综合开发资助农业发展的项目;(c)科技型创业投资项目;(d)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项目;(e)政府鼓励的风险投资项目;(f)具有经营性质的科研开发项目;(g)国家鼓励发展的能源交通、农林水利、市政工程等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h)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i)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g)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项目。
(2)政府财政贴息资金的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财政贴息资金重点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主要包括:(a)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b)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c)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d)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e)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项目。
部分部委资金关联报告: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建议书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申请报告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节能评估报告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市场研究报告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商业计划书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概况1.1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概况1.1.1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名称1.1.2建设性质1.1.3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承办单位1.1.4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负责人1.1.5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地点1.1.6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8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1.2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建设背景1.3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3.3研究工作范围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第二章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2.1 概况2.2 财务状况2.3单位组织架构第三章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3.1市场发展方向3.2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3.3市场前景预测3.4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3.4.1产品生产纲领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3.4.4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产品应用领域3.4.5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应用推广情况第四章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建设方案4.1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内容4.2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建设条件4.2.1建设地点4.2.2原辅材料供应4.2.3水电动力供应4.2.4交通运输4.2.5自然环境4.3工程技术方案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4.3.5生产工艺4.3.5安装工艺4.4设备方案4.5工程方案4.5.1土建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4.5.3道路停车场4.6公用辅助工程4.6.1给排水工程4.6.2电气工程4.6.3采暖、通风4.6.4维修4.6.5通讯设施4.6.6蒸汽系统4.6.7消防系统第五章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建设进度第六章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6.1环保6.2节能6.2.1能耗情况6.2.2节能效果分析6.3招投标6.3.1总则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6.3.3招标内容第七章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7.1投资估算7.1.1编制依据7.1.2编制方法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1.4建设期利息估算7.1.5流动资金估算7.2资金筹措7.3投资使用计划第八章财务经济效益测算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8.3.1年销售收入估算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8.3.3利润及利润分配8.4财务分析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8.5不确定性分析8.5.1盈亏平衡分析8.5.2敏感性分析8.6财务评价结论第九章医养结合养老院(养老中心)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9.1风险因素的识别9.2风险评估9.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章附件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税务登记证3、组织机构代码证4、项目备案证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6、土地证7、规划许可证8、节能评估文件9、银行信用证明10、企业自筹资金证明11、材料真实性的声明12、上一年度审计报告13、专利证书、使用协议等文件证明14、施工合同15、设备清单16、附图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社区)建设项目1.1.2承办单位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经营范围:注册资本:1.1.3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承办单位为有限公司,该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男,中共党员,现年50岁,有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和老年工作的经验。
1.1.4项目提出背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4.1 我国、我省、我市老龄化现状和问题。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养老床位达314.9万张。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
以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操作规范等也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但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有待加强等。
辽宁省老年人口现状及问题依据全省14市老龄办的统计数据,2011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26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724万人,占总人口的16.96%,与2010年相比,老年人口增加近3 3万人,增幅为4.76%。
我省老龄化程度较高,与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70%相比,高出3.26个百分点。
从各市老年人口情况上看,沈阳市、大连市的老年人口均已突破百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8.53%和18.85%,分别高出全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57个百分点和1.89个百分点。
在全省724万老年人口中,城镇老年人口为374万,农村老年人口为350万。
从分布上看,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和丹东等六市城镇老人多于农村老人。
老年人口年龄构成:60-69岁老年人口4533605人,占老年人口总数62.61%70-79岁老年人口1829965人,占老年人口总数25.27%80-89岁老年人口779699人,占老年人口总数10.77%90-99岁老年人口96465人,占老年人口总数1.33%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71人,占老年人口总数 0.02%与2010年相比,2011年末我省60-69岁老年人口同比增加35万余人,70-79岁老年人口减少近10万人,80-89岁老年人口增加5.6万人,90-99岁老年人口增加2万人,百岁老人数略有减少。
高龄老人:2011年末,全省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87.8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12.12%. 百岁老人:2011年末,全省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71人,较2010年末减少26人。
其中男性470人,女性1001人,男女比为1:2.13。
城镇百岁老人772人,农村百岁老人6 99人。
全省平均每万名老年人拥有百岁老人2.03人。
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状况:根据各市老龄办统计数据,全省老年人口中健康老人达到3676126人,所占比重为50.77%,较2010年末增长1个百分点。
患有老年慢性病和其他疾病的老年人所占比重为49.23%。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之和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6.67%。
空巢老人:随着城市、农村青壮年外出上学、就业、经商、务工等情况的出现,造成大量家庭“空巢”,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子女与父母同城、异城分别居住情况也十分普遍。
截至2011年末,全省“空巢老人”达到304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41. 98%。
见表5。
养老服务机构:2011年末,全省城乡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714家,养老床位总数达到了18万张,同比增长12.5 %。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了25张,高于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19张的水平。
全省共有公办养老机构914家,养老床位10万张,其中城市养老机构123家,养老床位2.7万张;农村养老机构791家,养老床位7.3万张。
全省共有民办养老机构800家,床位8万张。
丹东市老龄化状况和问题丹东市早在1997年就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与国内一些中小城市相比,我们的老龄化速度、步伐都是名列前茅的。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人口老龄化更是呈现出了4个突出的特点:发展速度迅猛。